范美容
[摘要] 目的 探討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的臨床療效。 方法 將160例翼狀胬肉患者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80例,兩組均采用常規翼狀胬肉切除術,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 結果 治療組的淚液分泌試驗值與淚膜破裂時間分別為(9.97±0.34)mm/5 min和(9.65±0.26)s,而對照組分別為(10.40±0.16)mm/5 min和(10.86±0.83)s,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的有效率為96.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P<0.05)。 結論 翼狀胬肉是常見的眼表疾病,采用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治療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翼狀胬肉;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77.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1(a)-0180-03
翼狀胬肉是眼科的常見多發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發病率在1/3左右[1]。翼狀胬肉是一種與過度紫外線照射有關的侵入性、炎癥性和增生性眼表疾病,當前在我國的發病率比較高,均發生于老年人群體[2]。翼狀胬肉切除手術是目前治療翼狀胬肉的主要手段,但是術后高復發率一直困擾著國內外眼科學工作者,局部使用絲裂霉素、自體結膜移植、β射線照射、聯合角膜緣干細胞移植等可以減少胬肉的復發[3-4]。其中,角膜上皮干細胞位于角膜緣,角膜上皮病變是由于角膜緣干細胞功能缺陷或數量不足而引起的。為此,本研究探討了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翼狀胬肉患者,其中,男82例,女78例;年齡最小40歲,最大75歲,平均(58.62±10.52)歲;病程1~30年,平均(4.56±0.11)年。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80例,兩組在性別、年齡與病程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符合翼狀胬肉的診斷標準;初發性翼狀胬肉(胬肉體部肥厚、表面不平、有粗大擴張充血的血管);單眼發病;無嚴重并發癥與精神疾病;患者知情同意。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翼狀胬肉切除手術:開瞼器撐開眼瞼,夾住胬肉頭部,從其邊緣外0.5 mm處作淺層角膜切開,將胬肉組織與角膜組織分離到角膜緣;剪開胬肉體兩側球結膜,分離角鞏膜緣處的粘連,鈍性分離鞏膜上組織;分離結膜下胬肉組織直達半月皺襞;鞏膜面進行止血,對表面進行仔細刮切;將切除后的結膜緣間斷縫合于角鞏膜緣外2~4 mm的鞏膜面,使部分鞏膜面暴露。結膜囊涂抗生素眼膏,包術眼。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手術從同側術眼的顳上方角膜緣剖切一帶有0.5~1.0 mm寬的淺板層透明角膜和3.0 mm寬的表層球結膜上皮植片。分離至角膜緣繼續向前進入透明區0.5~1 mm,將其剪切成移植片。將移植片平鋪于鞏膜裸區,確保供區的角膜緣與缺損區的角膜緣相對吻合,用10-0尼龍線與四周結膜作間斷縫合。術后于移植結膜下注射慶大霉素注射液20 000 U地塞米松,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每天換藥1次,2周后拆除縫線。
1.4 臨床評價標準
痊愈:結膜平整無充血,角膜創面上皮覆蓋,無新生血管和胬肉增生;有效:結膜平整基本無充血,角膜創面上皮基本覆蓋,無新生血管和胬肉增生;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所有患者在治療后進行淚膜破裂時間與淚液分泌試驗的比較。
1.5 統計方法
采用SAS 12.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療效的比較采用軼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淚膜破裂時間與淚液分泌試驗的比較
治療組的淚液分泌試驗值與淚膜破裂時間分別為(9.97±0.34)mm/5 min和(9.65±0.26)s,而對照組分別為(10.40±0.16)mm/5 min和(10.86±0.83)s,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
經過觀察,治療組的有效率為96.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P<0.05)(表2)。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翼狀胬肉是最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是一種向角膜呈三角形侵入生長的結膜纖維血管增生組織病變。翼狀胬肉復雜的病因一直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5]。目前普遍認為翼狀胬肉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在紫外線照射下,成纖維細胞轉化并引發機體免疫反應,身體正常的免疫反應激活肥大細胞并釋放出大量細胞因子,參與新生血管形成[6]。有調查顯示,某地區的翼狀胬肉發病率高達29%,其中城市的發病率低于農村[7]。
翼狀胬肉切除手術的目的就是在瞼裂區重建角膜緣干細胞,恢復角膜緣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防止復發。多采用單純局部切除,但是因組織的修復反應,易出現異常愈合,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8]。角膜緣干細胞可以自行繁殖,通過培養,分裂形成組成角膜的上皮細胞。在組織損傷或發生相關疾病時干細胞的增殖力提高,以補償組織修復的需要。正常狀態下干細胞活動相對靜止,阻止了新生血管和假性胬肉長入角膜。在自體角膜緣干細胞培養移植手術中,首先采集少量來自患者健康眼睛的角膜緣干細胞,這一操作不會對其視力造成損傷。干細胞培養一般只需要15 d左右,然后通過實驗室培養出足夠用來移植的數量,最后移植到患病的另一只眼睛上,讓其自然“生長”,修復角膜,幫助患者恢復視力[9]。本研究中治療組的有效率為96.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5.0%(P<0.05)。endprint
淚膜破裂時間是臨床上直接檢查淚膜情況的一項指標,指第1次完全瞬目到淚膜上出現第1個干燥斑的時間。翼狀胬肉能導致淚膜破裂時間的延長與淚液分泌的增加,從而使得眼淚的分泌出現障礙,導致“淚流不止”,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功能。本研究中治療組的淚液分泌試驗值與淚膜破裂時間分別為(9.97±0.34)mm/5 min和(9.65±0.26)s,而對照組分別為(10.40±0.16)mm/5 min和(10.86±0.83)s,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的過程中,應該在顯微鏡下進行手術,力求將胬肉一次性切除干凈;取材時應盡量不帶或少帶筋膜囊組織,同時術中要絕對保證植片與植床角膜緣的對位縫合;手術當天取平臥位,減少活動,防止切口滲血和植片出血。
總之,翼狀胬肉是常見的眼表疾病,利用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志崇.雙眼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23例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07,36(31):34-35.
[2] 賈汝福,黃玉華,白洪敏.手術患者護理需求規律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7,36(2):45.
[3] 姜方義,徐永根.翼狀胬肉術中絲裂霉素C的應用[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9,27(1):34-35.
[4] 劉風閣,郭向欣.自體角膜緣干細胞聯合結膜移植治療翼狀胬肉[J].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5,27(2):152-153.
[5] 高玫蕊,葛勝利,常佩香.復發性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上皮移植的療效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2008,6(8):1266-1267.
[6] 李漢林,周瓊,劉永琰.翼狀胬肉不同術式預防復發的對比研究[J].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8,12(30):963-965.
[7] Tsoi VL,Hill KE,Carlson NG,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evidence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nitrotyrosine in a case of clinically isolated optic neuritis[J].J Neuro Ophthalmol,2006,26(2):87-94.
[8] 楊文蕾,張琳.翼狀胬肉與干眼的相關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6(28):739-742.
[9] SeoKY,Chung SH,Lee JH,et al.Regulation of membrane-associated mucins in the human corneal epithelial cells by dexamethasone[J].Cornea,2007,26(6):709-714.
(收稿日期:2013-09-09 本文編輯:袁 成)endprint
淚膜破裂時間是臨床上直接檢查淚膜情況的一項指標,指第1次完全瞬目到淚膜上出現第1個干燥斑的時間。翼狀胬肉能導致淚膜破裂時間的延長與淚液分泌的增加,從而使得眼淚的分泌出現障礙,導致“淚流不止”,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功能。本研究中治療組的淚液分泌試驗值與淚膜破裂時間分別為(9.97±0.34)mm/5 min和(9.65±0.26)s,而對照組分別為(10.40±0.16)mm/5 min和(10.86±0.83)s,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的過程中,應該在顯微鏡下進行手術,力求將胬肉一次性切除干凈;取材時應盡量不帶或少帶筋膜囊組織,同時術中要絕對保證植片與植床角膜緣的對位縫合;手術當天取平臥位,減少活動,防止切口滲血和植片出血。
總之,翼狀胬肉是常見的眼表疾病,利用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志崇.雙眼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23例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07,36(31):34-35.
[2] 賈汝福,黃玉華,白洪敏.手術患者護理需求規律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7,36(2):45.
[3] 姜方義,徐永根.翼狀胬肉術中絲裂霉素C的應用[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9,27(1):34-35.
[4] 劉風閣,郭向欣.自體角膜緣干細胞聯合結膜移植治療翼狀胬肉[J].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5,27(2):152-153.
[5] 高玫蕊,葛勝利,常佩香.復發性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上皮移植的療效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2008,6(8):1266-1267.
[6] 李漢林,周瓊,劉永琰.翼狀胬肉不同術式預防復發的對比研究[J].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8,12(30):963-965.
[7] Tsoi VL,Hill KE,Carlson NG,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evidence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nitrotyrosine in a case of clinically isolated optic neuritis[J].J Neuro Ophthalmol,2006,26(2):87-94.
[8] 楊文蕾,張琳.翼狀胬肉與干眼的相關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6(28):739-742.
[9] SeoKY,Chung SH,Lee JH,et al.Regulation of membrane-associated mucins in the human corneal epithelial cells by dexamethasone[J].Cornea,2007,26(6):709-714.
(收稿日期:2013-09-09 本文編輯:袁 成)endprint
淚膜破裂時間是臨床上直接檢查淚膜情況的一項指標,指第1次完全瞬目到淚膜上出現第1個干燥斑的時間。翼狀胬肉能導致淚膜破裂時間的延長與淚液分泌的增加,從而使得眼淚的分泌出現障礙,導致“淚流不止”,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功能。本研究中治療組的淚液分泌試驗值與淚膜破裂時間分別為(9.97±0.34)mm/5 min和(9.65±0.26)s,而對照組分別為(10.40±0.16)mm/5 min和(10.86±0.83)s,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的過程中,應該在顯微鏡下進行手術,力求將胬肉一次性切除干凈;取材時應盡量不帶或少帶筋膜囊組織,同時術中要絕對保證植片與植床角膜緣的對位縫合;手術當天取平臥位,減少活動,防止切口滲血和植片出血。
總之,翼狀胬肉是常見的眼表疾病,利用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志崇.雙眼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術23例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07,36(31):34-35.
[2] 賈汝福,黃玉華,白洪敏.手術患者護理需求規律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7,36(2):45.
[3] 姜方義,徐永根.翼狀胬肉術中絲裂霉素C的應用[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9,27(1):34-35.
[4] 劉風閣,郭向欣.自體角膜緣干細胞聯合結膜移植治療翼狀胬肉[J].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5,27(2):152-153.
[5] 高玫蕊,葛勝利,常佩香.復發性翼狀胬肉切除聯合自體角膜緣上皮移植的療效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2008,6(8):1266-1267.
[6] 李漢林,周瓊,劉永琰.翼狀胬肉不同術式預防復發的對比研究[J].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8,12(30):963-965.
[7] Tsoi VL,Hill KE,Carlson NG,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evidence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nitrotyrosine in a case of clinically isolated optic neuritis[J].J Neuro Ophthalmol,2006,26(2):87-94.
[8] 楊文蕾,張琳.翼狀胬肉與干眼的相關性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6(28):739-742.
[9] SeoKY,Chung SH,Lee JH,et al.Regulation of membrane-associated mucins in the human corneal epithelial cells by dexamethasone[J].Cornea,2007,26(6):709-714.
(收稿日期:2013-09-09 本文編輯:袁 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