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曦 黃慧紅 宋東紅
[摘要] 通過總結本例重度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患者并發左側頸靜脈、鎖骨下靜脈血栓的護理要點,加強對患者的病情觀察,嚴密觀察患側皮溫、皮色、腫脹、疼痛等生命體征監測,嚴格每日測腹圍、測體重,記錄出入量,做好患者的飲食、活動、體位、衛生、用藥指導、加強心理護理。治療關鍵是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出現并發癥后,應加強患者心理護理、病情觀察及治療,使得患者病情穩定好轉出院。
[關鍵詞] 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頸靜脈血栓;鎖骨下靜脈血栓;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1(a)-0094-04
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varian hyper 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發生在輔助生育技術中促排卵或超促排卵的月經黃體期及早孕期的一種嚴重醫源性疾病,期特點為卵巢囊性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加富含蛋白質的體液漏入血管間隙,出現血液濃縮、“第三間隙”水腫,重者造成體液在體腔積聚,出現腹腔積液、胸腔積液及心包積液、少尿、電解質紊亂、危及生命的高凝狀態、血栓形成、肝腎功能損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死亡[1]。其中輕度OHSS有自限性,但中、重度OHSS可導致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根據相關統計,在接受促排卵的人群中,輕度OHSS發病率在20%~33%,中度OHSS發病率在3%~6%,重度OHSS發病率在0.1%~2%[2]。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行超促排卵并發各種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發生率約為0.04%,動脈系統占33%,靜脈系統占67%,其中71%發生在頭頸部等上半身靜脈系統,74%患者合并OHSS,上肢深靜脈血栓的年復發率為2.3%~4.7%,比下肢深靜脈血栓高,有血栓傾向的患者可能更高[3]。
在2013年8月4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我院”)婦產科生殖醫學中心收治1例OHSS的患者,經積極治療后康復出院,該患者于2013年8月27日主因左側頸靜脈、左鎖骨下靜脈血栓再次入院,針對臨床癥狀、配合治療及相應的護理措施,患者病情平穩好轉出院。
1 病例資料
患者,女,24歲,因雙側輸卵管梗阻于我院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13 851 pmol/L共獲卵16枚,于7月27日移植2胚,患者于7月28日起開始出現腹脹,8月1日起加重伴尿少,食欲差,不能平臥,于8月4日以重度OHSS收入院,入院后查體:腹膨隆,張力大,移動性濁音(+),B超示:左側卵巢72 mm×56 mm,右側卵巢78 mm×65 mm,腹水深:11 cm,血常規:白細胞11.13×109/L,血細胞比容0.489%,紅細胞5.57×1012/L,血紅蛋白172 g/L,血小板338×109/L,D-二聚體定量0.75 μg/mL,尿比重1.030,住院期間患者仍有腹脹、尿少等癥狀,遵醫囑給予擴容補液治療、白蛋白(瑞士杰特貝林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批號4312100162)靜脈輸入,根據病情行B超定位放腹水治療4次,并給與患者高蛋白飲食、活動、體位、用藥、衛生指導,住院期間無外陰、下肢水腫表現,8月9日測血HCG:116.51 mU/L,于8月14日患者病情平穩,好轉出院。于2013年8月27日患者主因新鮮移植術后31 d,左側頸部、左側上胸部脹痛,左側上肢發涼、膚色變暗2 d,考慮為左側頸部靜脈血栓,急診再次收入院。查體:頸部皮膚顏色正常,無腫脹,頸動脈搏動正常,頸部活動稍受限,左側上肢皮膚溫度稍偏低,顏色與對側上肢比較顏色稍暗,可捫及橈動脈搏動,左側上肢活動正常,腹軟無壓痛,無反跳痛,移動性濁音陰性,無外陰及雙下肢水腫,婦科彩超示:左卵巢81 mm×42 mm,右卵巢87 mm×74 mm,宮內孕單活胎相當于6周+3,血管彩超:左側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及腋靜脈血流速度緩慢-早起附壁血栓形成不除外,D-二聚體定量3.31 μg/mL,血小板聚集實驗(PAGT)60%,請血管外科會診后,予左側患肢制動,速碧林(葛蘭素史可有限公司天津,批號5161)4100 U,q 12 h,皮下注射抗凝治療,患者癥狀逐漸緩解,于8月31日復查彩超提示左側頸靜脈、鎖骨下靜脈血栓形成,繼續抗凝治療,易栓組合:抗凝血酶Ⅲ(ATⅢ)74%,雙鏈DNA抗體(DsDNA)陰性;抗核抗體(ANA)均質斑點型1∶80,抗可溶性抗原(抗ENA)譜陰性;雙下肢彩超未見血栓形成,9月2日婦科彩超:宮內孕單活胎相當于7周+3,停黃體支持,9月4日血管外科會診建議,目前仍采取左上肢制動,孕期需持續抗凝治療;患者病情平穩,左上肢皮色、皮溫及橈動脈搏動均正常,于9月5日平穩好轉出院。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由于該案例中患者不孕時間長,家庭、社會環境,帶給患者的生育負面影響和壓力極大,當治療過程中發生卵巢過度刺激,尤其出現血栓等嚴重并發癥的情況下,常給患者的身心及經濟方面帶來巨大的壓力,甚至極易出現焦慮、恐懼、無助、敏感多疑等心理狀況,擔心宮內胎兒是否能保住,擔心病情進展[4]。根據上述情況,護理人員應從心理指導及健康宣教方面著手,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用語言、表情、態度和行為影響改變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狀態;同時,做好各方面的思想工作,通過講解發生OHSS的原因及特點、介紹相關疾病治愈的成功案例等方法,消除患者的焦慮不安,減輕精神壓力,從而給予患者心理支持,使患者逐步建立康復的信心,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配合治療。
2.2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十分重要,因為輕度OHSS的患者也存在向重度轉變的可能性,尤為重要的是觀察其并發癥的發生:肝腎功能障礙、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血栓栓塞等,只有早期發現病情變化才能積極的應對,以達到良好的預后。針對此類合并血栓的患者,應注意傾聽患者的主訴,注意觀察皮溫、顏色及腫脹程度、疼痛及頸動脈、橈動脈搏動情況;動態觀察患者相關檢驗結果,警惕肺栓塞、腦栓塞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2.2.1 每日定時、定體位測腹圍、測體重、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并根據測量的結果來確定和修正治療方案。例如告知患者使用標記刻度的容器來測算飲水量,小便解到專門的量杯內,以便記錄尿量等。OHSS的患者會根據病情的好轉程度其尿量有一個少尿-多尿-尿量正常的發展過程,應準確記錄入量及出量,保持尿量>30 mL/h[5],確保醫生能對患者的病情轉歸做出及時準確評估。
2.2.2 遵醫囑及時準確留取化驗,講解化驗的留取方法,以保證化驗的準確性,及時追相關化驗結果,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以便積極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防止延誤病情。
2.2.3 密切觀察心肺功能、水電解質平衡和凝血功能等情況,對于不同程度患者,血細胞比容是判斷OHSS嚴重程度的指標,應及時糾正血容量,防止血液濃縮[6]。建立靜脈通道,在補充血容量的過程中,先進行晶體溶液(平衡液)的輸入,后進行膠體溶液(人血白蛋白),糾正低蛋白血癥,維持血液循環及預防血栓形成。伴有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的患者,需床頭抬高15°~30°,遵醫囑給予低流量吸氧,密切注意患者神志、意識、面色、生命體征變化。針對此類合并血栓的患者嚴密觀察凝血功能情況,觀察皮膚有無出血點、淤青;鼻、口腔黏膜出血傾向,觀察抗凝藥物使用的副作用。
2.2.4 腹痛及陰道出血是OHSS主要的臨床表現[7],如患者主訴有腹痛,必須密切觀察腹痛的部位、性質、持續時間、有無壓痛及反跳痛,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排除卵巢扭轉及破裂。如有陰道出血的情況,應提醒患者采用同款衛生巾記錄出血量,每天進行2次會陰擦洗,保持會陰清潔,防止感染。如出血量等于或大于月經量,及時通知醫生給與相應處理,有針對性的對組織物排出進行觀察,如有則保留標本及時送檢。
2.2.5 頸靜脈血栓形成后,應密切觀察患者患處皮溫、皮色、腫脹、疼痛及橈動脈搏動情況[8]。患肢制動,禁止按摩,臥床休息,防止血栓脫落導致其他部位栓塞,遵醫囑給予患者速碧林4100 U,q 12 h,皮下注射抗凝治療。
2.3 飲食指導
患者對于因腹脹、惡心、嘔吐、食欲不振,進食少,造成入量嚴重不足,加上多次放腹水后,蛋白質大量丟失,除靜脈補充液體外[8],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鼓勵患者進食,少量多餐,盡量進食一些清淡易消化食物,指導患者多補充高蛋白、高維生素、纖維素飲食,如:魚類、蝦類、雞蛋、牛奶、蛋白粉、蔬菜、水果等,保持通暢的大便,預防便秘,避免排便用力造成的腹壓增加影響靜脈回流。
2.4 體位指導
因雙側卵巢增大,囑患者輕翻身、避免劇烈活動,防止卵巢扭轉或破裂。重度OHSS因胸水、腹水引起呼吸困難者,應指導患者采取半臥位,使隔肌下降,增加肺活量,減輕胸水、腹水對肺的壓迫,緩解不適癥狀。當病情逐步平穩后,鼓勵患者下床活動或在床上做踝泵練習,避免長期臥床引起血栓。靜脈血栓形成的患者,采取患肢制動,禁止按摩,臥床休息,防止栓子脫落造成其他部位栓塞,如腦栓塞、肺栓塞等。
2.5 皮膚護理
患者因體內蛋白低,全身水腫,皮膚彈性差,張力大。保持患者衣服、床單位清潔、干燥,給予體位指導,預防壓瘡發生。密切觀察腹部、外陰、雙下肢水腫情況,如有外陰水腫,遵醫囑給予50%硫酸鎂濕敷,每日用0.025%碘伏溶液進行會陰擦洗2次,指導患者勤換內衣內褲,保持外陰清潔舒適。同時觀察體溫變化,預防感染的發生。
2.6 胸、腹水癥狀的護理
由于大量胸、腹水造成嚴重腹部不適及呼吸困難時,醫生根據情況要進行胸腔或腹腔的穿刺,引流部分胸水或腹水,以緩解癥狀,術前協助患者半坐臥位,配合醫生行B超定位穿刺放腹水。告知患者放液穿刺時勿翻動身體、勿咳嗽,放腹水、胸水過程中,要嚴密觀察患者血壓、脈搏、呼吸變化,傾聽患者主訴,同時注意有無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等相關癥狀,觀察引流液的量、色,放腹水后應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因放腹水可能引起腹腔內壓力驟降而導致腹腔內出血,應注意放腹水速度,一般不超過1000 mL/h,1次總量不超過3000 mL,放胸水總量1次不超過1000 mL[9],術后觀察傷口敷料是否干燥、有無滲血、滲液情況,如有及時通知醫生更換敷料,預防感染。術后應加強患者的高蛋白飲食指導,必要時遵醫囑靜脈補充人血白蛋白,輸入時應緩慢輸注,控制在20~30滴/min,因白蛋白可迅速將第三間隙的液體轉入血管內,若輸注過快,加重心臟負擔,易導致心衰或腦血管意外發生。
2.7 出院指導
告知患者出院后飲食方面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清淡易消化食物[10],少量多餐,觀察尿量,注意休息,保證足夠的睡眠,保持心情愉快,定期進行門診隨診,如出現腹痛、腹脹、陰道出血者及時就診。此外針對頸靜脈血栓患者患者,告知患者出院后繼續左上肢、頸部制動1周,按時用藥定期復診,病情變化隨時就診,產科規律產檢,血管外科隨診。
3 討論
OHSS是輔助生殖技術中促排卵或超促排卵藥物引起的并發癥,是一種醫源性疾病,發生后會給患者造成極大的身心痛苦及經濟負擔,病情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輕度患者隨病情發展可能轉為重度,因此引起臨床高度重視。
通過針對該患者的護理并進行相關文獻的學習可知,OHSS患者凝血功能失衡會持續至OHSS發病后4周以上,甚至臨床癥狀緩解以后,因此靜脈血栓形成常遲發于OHSS癥狀緩解后,這一點尤其值得注意。有學者認為,對于OHSS患者積極輸液、補充白蛋白從而提高血液膠體滲透壓、腹腔穿刺放腹水等改善血液濃縮的措施往往比預防性抗凝治療更加重要。
早期發現、預防并發癥的出現是治療的關鍵。要加強對OHSS患者的入院評估,采用Wells下肢靜脈血栓預測表對高危人群進行評估,給予其相應的飲食、活動、衛生、體位指導,來降低高危人群的發病率,護理人員應做好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導。
對已發生靜脈血栓的患者,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病情變化、傾聽患者主訴,做到早期發現,使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及護理,以減輕患者癥狀,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從而提高醫療護理質量。同時提高護理人員的疾病相關知識水平、良好的醫護協作以及提升醫護人員的整體素質也是治療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張文清,王磊.重度卵巢過度刺激綜合診治11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9):2133-2133.
[2] 郭陽春,張軍,楊曉萍.中重度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患者的護理[J].護理學報,2010,17(16):51-53.
[3] Rao AK,Chitkara U,Milki AA. Subclavian vein thrombosis following IVF an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a case report [J].Hum Reprod,2005,20(12):3307-3312.
[4] 張彩霞,王丹丹,覃瑤琴.輔助生殖技術健康教育中溝通的作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5):2260-2261.
[5] 唐漢珍,李蓉.重度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病人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3,18(4):279-280.
[6] 黃家佳,楊健之.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危險因素及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生殖與避孕,2011,31(4):283-287.
[7] 繆筑琴,徐蘅英,曹鈺.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9):825.
[8] 劉澤霖.靜脈血栓栓塞的抗栓治療[J].血栓與止血學,2011,17(1):42-48.
[9] 民黎君,黎靖宇,韋繼紅.發生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患者的護理策略及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1,9(8):58-59
[10] 林春燕.45例卵巢過激綜合征患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3,33(1):135-136.
(收稿日期:2013-10-30 本文編輯:李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