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偉徐學功
1.河南中醫學院2012級研究生5班,河南鄭州 450000;2.鄭州市中醫院,河南鄭州 450000
1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數據分析
王偉偉1徐學功2
1.河南中醫學院2012級研究生5班,河南鄭州 450000;2.鄭州市中醫院,河南鄭州 450000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分布特點。方法通過對鄭州市中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省直三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內收集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數據進行分析。結果1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謝中甘油三酯水平偏高,高密度膽固醇水平在正常值低限,而低密度膽固醇在正常值高限。結論年齡與脂代謝功能成反比。糖尿病病程與脂代謝功能成反比。
冠心病;糖尿病;血脂
有學者[1]認為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發癥的眾多危險因素中,脂代謝異常起著核心作用,主要表現為血漿TG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及LDL—C水平升高三聯征。冠心病合并II型糖尿病時會存在更嚴重的脂代謝紊亂。還有學者[2]等發現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者多于非糖尿病組,故高血糖、高血脂這些多危險因素并存可能是導致冠脈病變較重的原因之一。
1.1 一般資料
為鄭州市中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省直三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內收集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共計100例,男48例,女52例,平均年齡60歲。
1.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都符合國家WHO糖尿病、冠心病的診斷標準。
1.3 血脂異常診斷參照標準
①高TC血癥:血漿TC>5.2 mmol/L;②高TG血癥:血漿TG濃度>1.7 mmol/L;③低HDL-C血癥:血漿HDL-C水平<0.91 mmol/L;④LDL-C的正常值為<3~12 mmol/L,>3.64 mmol/L則可認為LDL-C濃度升高[3]。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2.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均值

表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均值
2.2年齡≥60歲與<60歲患者的對比
年齡≥60歲與<60歲患者之間TG比較無統計學意義,TCHO、HDL、LDL之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年齡≥60歲與<60歲患者的對比
2.3 糖尿病病程≥10年與<10年患者的對比
糖尿病病程≥10年與<10年患者之間TG、LDL比較無統計學意義,TCHO、HDL之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糖尿病病程≥10年與<10年患者的對比
研究結果表明1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謝中甘油三酯水平偏高,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均在正常范圍內。但高密度膽固醇水平在正常值低限,而低密度膽固醇在正常值高限。考慮這與患者長期服用降脂降糖藥物有關。有學者[4]發現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壓、血清甘油三醋(TG)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明顯升高,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顯降低。該研究結果與幾位學者的研究結果大體一致。
≥60歲組患者總膽固醇水平、低密度膽固醇水平均高于<60歲組患者,而≥60歲組患者高密度膽固醇水平均高于<60歲組患者。北京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糖尿病患者的人數與年齡成正相關[5]。由此證明,年齡與脂代謝功能成反比。
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總膽固醇水平高于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而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高密度膽固醇水平低于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由此證明,糖尿病病程與脂代謝功能成反比。
有學者[6]證實糖尿病及其引起的脂代謝紊亂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并且為獨立作用因素。年齡、病程、TC、HDL、LDL與冠心病的發生關系密切。該研究為冠心病的二級預防提供了理論依據,可以減少冠心病的發生率。
[1]段亞敏.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特點[J].中外醫療,2009(18):184-185.
[2]劉艷陽,黃知春,張世新,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狀動脈病變特點分析[J].內蒙古學院學報,2010,32(3):281-283.
[3]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5版.北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837.
[4]江濟華,韋紅霞,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臨床特點[J].臨床內科雜志,2002,19(3).
[5]楊澤,鄭宏,高芳坤,等.北京地區中老年人糖尿病和IGT患病率與增齡相關性的分析[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2(10):69-73.
[6]孫玉芹,韓海玲,等.糖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謝與冠脈病變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1(14):1788-1790.
R259
A
1672-4062(2014)11(b)-0051-01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