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香
江蘇省漣水縣人民醫院檢驗科 223400
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是由于冠狀動脈血管發生痙攣或者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血管內皮下膠原組織暴露,隨之發生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冠狀動脈完全或不完全堵塞,使心肌細胞缺血缺氧壞死,表現為發作性胸悶、胸痛等癥狀,臨床可分為不穩定型心絞痛、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等,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因此早期作出確切診斷并給予恰當合理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血液里反映心血管病變的標志物主要有CRP、Mb、CK-MB、cTnT、cTnI、BNP等。CTnI是目前認為小范圍心肌損傷的確診標志物,也是ACS治療及預后的標志物[1]。hs-CRP是心血管疾病最強的危險指標,而且隨疾病好轉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2]。本文就我科開展的cTnI、hs-CRP兩個項目來探討其對ACS病的重要性。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心內科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間收治的135例ACS患者,根據臨床癥狀、心電圖、實驗室等檢查并按WHO診斷標準而確診。其中急性心肌梗死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齡62~81歲,平均年齡(67.3±10.4)歲;不穩定型心絞痛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60.2±11.2)歲;穩定型心絞痛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齡59~87歲,平均年齡(68.8±13.1)歲。對照組60例為同期來我院體檢的其他單位工作人員,均排除心肌炎、慢性心力衰竭、嚴重肝腎不全、炎癥感染、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的全身其他系統疾病以及近期服用抗炎藥等情況。
1.2 方法 抽取24h內入院患者空腹靜脈血4ml,待其自然凝固后3 000r/min離心5min,取血清-20℃保存備用。檢測hs-CRP是采用散射比濁法,深圳市國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試劑,儀器為NephstarPlus分析儀;檢測cTnI是采用免疫層析法,上海鴻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試劑,儀器是Easy READER分析儀。操作過程均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并有質控品控制,質控結果均在標示范圍內方可檢測。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量資料比較時,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冠心病組與健康對照組血清cTnI、hs-CRP水平比較 冠心病組的cTnI、hs-CR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2.2 不同類型冠脈病血清cTnI、hs-CRP含量比較
AMI組的cTnI、hs-CRP含量明顯高于UAP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均<0.05);UAP組的cTnI、hs-CRP含量高于SAP組,也有明顯差異(P均<0.05)。結果見表2。

表2 不同類型冠脈病變的血清cTnI、hs-CRP水平比較
急性冠脈綜合征是臨床常見心血管內科急診,如及時發現并作確切診斷,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恢復壞死心肌功能,改善患者病后生存質量[3,4]。臨床常見的早期檢測心肌細胞受損的指標比較多,但每種檢測都沒有單獨特異性和準確時相性。所以聯合檢測對早期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文運用超敏C反應蛋白和肌鈣蛋白I同時檢測進行比較,發現血清hs-CRP、cTnI水平在ACS患者中明顯升高,且在不同類型的ACS患者中的含量也不同,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早期診斷及其病情估計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超敏C反應蛋白是機體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組織損傷等炎癥性刺激時肝細胞合成的急性時相蛋白,正常情況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血液中。當機體有急性炎癥、創傷和梗死時含量就升高,被認為是最主要最敏感炎癥指標之一[5],在6~8h就會迅速升高,48h即可達峰值,隨著病變消退、組織、結構和功能的恢復降至正常水平[6]。此反應不受放療、化療、皮質激素治療的影響。因此,hs-CRP的檢測在臨床應用相當廣泛:包括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手術后感染的監測、抗生素療效的觀察、病程檢測及預后判斷等。超敏C反應蛋白是心血管疾病最強的危險指標,可用于對ACS的早期診斷、識別及治療,還可預測將來心肌梗死及中風的危險性。
心肌鈣蛋白I是一個分子量為22.5KD的心肌蛋白,它與肌鈣蛋白T、肌鈣蛋白C一起形成一個心肌肌鈣蛋白復合物存在于肌細胞內,共同完成細胞內肌動蛋白間相互作用的鈣信號傳遞的基本功能。但心肌細胞受損后,游離于胞漿里的cTnI迅速釋放入血,4~6h后開始在血液中升高,18~24h達峰值,能在血液中保持6~10d。肌鈣蛋白I具有高度心肌特異性和靈敏度,所以肌鈣蛋白I已成為目前最理想的心肌梗死標志物[7],患者入院24h之內對該指標進行測定,可對繼發心臟病的危險度進行分級,對不穩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不良預后是一個有力而獨立的診斷指標[8]。急性冠脈綜合征是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或侵蝕,繼發完全或不完全閉塞性血栓形成為病理基礎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穩定型心絞痛等。本病臨床上多見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受高血脂、高血壓、吸煙、糖尿病、肥胖、遺傳因素等影響。近年來,臨床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與男性相比,女性發病率較低,但在更年期后發病率增加。
本研究結果表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cTnI、hs-CR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對于早期診斷有重要的意義[9]。但對于ACS的進一步分級各種文獻沒有給出具體的參考意見,從本文中可以看出急性心肌梗死組與不穩定型心絞痛組、不穩定型心絞痛組與穩定型心絞痛組之間有顯著差異(P<0.05)。這對臨床的救治與預后判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血清hs-CRP、cTnI水平在ACS患者中明顯升高,且在不同類型的ACS患者中的含量也不同,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早期診斷及其病情估計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由于這兩項指標產生機理不同,且在特異性和敏感性方面各有優勢,聯合檢測hs-CRP、cTnI對急性冠脈綜合征可做出準確的評估[6,10],同時結合臨床,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 毛衛未,胡志堅,高志亮.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癥器質性與其他標記物的實驗診斷研究〔J〕.實驗與檢驗醫學,2008,26(6):643-644,646.
[2] 吳達黨.B型腦鈉肽和超敏C反應蛋白在冠心病中的臨床意義〔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12):1784-1786.
[3] 趙云,吳潔.缺血修飾白蛋白對急性心肌缺血的診斷價值〔J〕.實驗與檢驗醫學,2009,27(5):448-450,468.
[4] 葉小萍,劉敏,曾秋林,等.Mb cTnI Hs-CRP對急性胸痛檢測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09,27(6):667-668.
[5] 王建軍,葉云,高紅艷,等.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LPA hs-CRP和HCY水平的臨床研究〔J〕.中國急救醫學,2012,32(10):877-880.
[6] 趙瑞春,馮秋斌.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聯合D-二聚體的測定及相關性分析〔J〕.河北醫藥,2011,33(10):1510-1512.
[7] 余書武.血清肌鈣蛋白I缺血修飾清蛋白和超敏C-反應蛋白在冠心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3,10(6):643-644,646.
[8] 葛曉麗.肌鈣蛋白I與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預后關系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2011,18(9):1724-1725.
[9] 葉劍彪,陳金有.聯合檢測cTnI hs-CRP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的應用價值〔J〕.溫州醫學院學報,2013,43(1):47-49.
[10] 李炳華,李劍華,寇筱囡.107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的測定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