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冰 江蘇省大豐市萬盈鎮衛生院 224128
一般老年人中常發生肺心病,其產生的原因是慢性的缺氧使紅細胞增多,這就導致了血液的黏度的增加,又進一步導致肺動脈壓力不斷升高和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又更使缺氧的癥狀加重,使得發展成為心衰。這也就是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產生的原因。急性加重期是肺心病最為危險的階段,病死率高達40%[1]。所以有效的治療藥物對患者是非常重要的。筆者采用依那普利聯合丹參酮治療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2年1月-2014年3月來我院就診的56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其診斷均按照肺心病的診斷標準中的急性加重期診斷標準進行。將其中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其他重要臟器嚴重損傷、精神病及過敏體質的患者均排除。以上患者的心功能不全的等級均在Ⅱ~Ⅳ級。男32例,女24例。年齡55~84歲,平均年齡67.3歲。病程5~22年,平均13.2年。其中23例并發心律失常,14例發生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15例發生肺性腦病,有4例為多臟器功能衰竭。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比例及病程等方面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對本次的實驗均知情,且簽有同意書。
1.2 方法 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之后,均給予常規的治療,包括給患者低流量的持續吸氧、選用合適的抗生素控制感染的惡化、對酸解平衡和電解質進行調整,依據患者具體病情給予強心劑、利尿劑等治療。對照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依那普利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用依那普利聯合丹參酮進行治療。每2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在治療結束之后,對患者的各項指標(肝腎功能、血氣指標、心功能指標等)進行檢查,并對其心功能進行評價。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標準[2]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進行比較分析。觀察兩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并進行詳細記錄。
1.3 統計學分析 以上的所有數據資料都采用SPSS11.5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均采用均數±標準差來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當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個療程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4%,優于對照組的78.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的各項指標值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見表1。
肺心病是一種慢性病,是因為肺動脈血管、肺、胸廓發生病變而使肺發生病理性的改變,增加了肺血管的阻力,增大了動脈壓,最終發生心腔的擴張或是肥大。而發生此病的患者極易出現乏氧的情況。而缺氧又會導致高碳酸血癥的發生,這也就出現肺動脈高壓導致心衰的發生,此時即是肺心病的急性加重期。所以說治療的要點是降低肺動脈壓力、擴張血管、減輕患者的乏氧狀態等等。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
依那普利是一種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而且屬于長效制劑。由于其可以減少血管緊張素Ⅰ向血管緊張素Ⅱ的轉化,因此大大降低了血管緊張素Ⅱ的產生,使各個血管的收縮能力降低,從而減輕了肺動脈和其周圍血管的壓力,改善心臟的排出功能,從而達到治療心衰的目的。依那普利不僅用來治療心衰,其還被廣泛的作為首選藥治療高血壓。丹參酮是從丹參中分離出來的一種二萜醌類化合物,它可以有效地抑制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心肌的耗氧量、減少心肌梗死的面積等等。而且還有研究發現其能夠對冠狀動脈起到擴張的作用,從而使得血流量增加,降低心率和增強心肌耐缺氧的能力。兩者聯合使用起到協同作用,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流的改善起到非常顯著的作用[3]。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6.4%,優于對照組的78.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在治療后各項指標如血氣值、血液流變學指標和心功能指標值觀察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而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沒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可以說此種藥物的聯合使用是較為安全的。
綜上所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之上,利用依那普利聯合丹參酮進行治療效果非常顯著,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臟血流及心臟的功能,緩解乏氧狀態,而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且可耐受,因此筆者認為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 陳國偉,鄭宗鍔.現代心臟內科學〔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
[2] 楊亞勤.依那普利聯合丹參酮治療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8:252-254.
[3] 袁東運.依那普利與丹參酮治療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療效觀察及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0,17(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