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澤梅 廣東省電白縣人民醫院 525400
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指的是除淋菌以外病原菌導致出現的尿道炎和宮頸炎,不同患者、不同體質,病情表現出的嚴重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本文對患有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的患者應用注射用鹽酸多西環素實施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患有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37例。對照組中已婚23例,未婚14例;已產婦9例,未產婦28例;患者年齡24~58歲,平均年齡(37.2±1.6)歲;患病時間1~46個月,平均患病時間(13.1±0.8)個月。治療組中已婚21例,未婚16例;已產婦11例,未產婦26例;患者年齡26~59歲,平均年齡(37.4±1.7)歲;患病時間1~44個月,平均患病時間(13.3±0.9)個月。兩組患者上述四項自然指標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口服阿奇霉素,0.5g/次,1次/d,計劃治療2周。
1.2.2 治療組:口服阿奇霉素,0.5g/次,1次/d;靜脈滴注鹽酸多西環素,0.1g/次,1次/d,計劃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患者的癥狀表現徹底消失時間、病原菌檢測結果轉陰時間、接受藥物治療總時間、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病情治療效果、藥物不良反應、停藥后病情再次復發率等指標進行對比研究。
1.4 治療效果評價方法 痊愈:尿道炎和宮頸炎癥狀表現和體征經藥物治療后完全消失,實驗室相關病原菌檢測結果全部顯示為陰性;顯效:尿道炎和宮頸炎癥狀表現和體征經藥物治療后基本消失,實驗室檢查病原菌檢測結果一半以上顯示為陰性;有效:尿道炎和宮頸炎癥狀表現和體征經藥物治療后有所減輕,實驗室相關病原菌檢測結果一半以上顯示為陽性;無效:尿道炎和宮頸炎癥狀表現和體征沒有任何改變,實驗室相關病原菌檢測結果全部顯示為陽性[1]。
1.5 數據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形式表示,并進行t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如果兩組數據比較P值<0.05,則認為兩組對比數據之間的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1 癥狀表現徹底消失時間、病原菌檢測結果轉陰時間、接受藥物治療總時間 對照組應用阿奇霉素治療(6.92±1.46)d患者尿道炎和宮頸炎癥狀表現徹底消失,治療(9.33±1.94)d實驗室病原菌檢測結果完全轉陰,共計接受臨床藥物治療(13.72±2.15)d;治療組應用阿奇霉素與注射用鹽酸多西環素聯合治療(4.14±0.91)d患者尿道炎和宮頸炎癥狀表現徹底消失,治療(6.49±1.54)d實驗室病原菌檢測結果完全轉陰,共計接受臨床藥物治療(9.81±2.16)d。兩組患者癥狀表現徹底消失時間、病原菌檢測結果轉陰時間、接受藥物治療總時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2.2 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病情治療效果 對照組應用阿奇霉素治療后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病情控制總有效率為70.3%;治療組應用阿奇霉素與注射用鹽酸多西環素聯合治療后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病情控制總有效率為91.9%。兩組該項觀察指標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病情治療效果比較〔n(%)〕
2.3 尿道炎/宮頸炎復發率和藥物不良反應 對照組停止藥物治療后有10例患者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病情再次復發,復發率為27.0%;治療組在停止藥物治療后有2例患者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病情再次復發,復發率為5.4%。兩組該項觀察指標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兩組均未出現任何藥物不良反應。
非淋菌性尿道炎/宮頸炎患者常會出現尿道感覺不適、陰道發癢、燒灼感、排尿明顯疼痛等癥狀表現,有些患者在發病時還會出現尿頻、排尿困難、尿道口紅腫、分泌物稀薄、量少等癥狀[2]。多西環素是一種通過半合成途徑得到的長效四環素類廣譜抗生素類藥物,該藥物的脂溶性較高,對組織具有非常強的穿透力,可以與病原菌核蛋白體30S亞基在短時間內發生結合反應,對蛋白質的合成過程起到阻止作用,也可使病原菌細胞膜通透性發生顯著改變,對DNA的復制過程產生抑制,從而最終達到抗菌治療的目的[3]。
[1] 何葉,曾定元.殼聚糖宮頸抗菌膜聯合多西環素治療非淋菌性宮頸炎的療效分析〔J〕.重慶醫學,2013,42(6):626.
[2] 崔笑榮,李桂香,陳靜靜,等.不同地區適齡婦女生殖道感染調查結果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27):125.
[3] 王迎春,周學琴,劉玉琴.阿奇霉素藥物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相關因素的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2,3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