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偉 王良平 周 婷 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 314200
陰道炎是指陰道黏膜及黏膜下結締組織發生炎癥,以外陰瘙癢、灼痛、分泌物增多、異味明顯等為主要臨床表現[1]。為了解我院陰道炎患者陰道炎的感染情況,對2013年1-12月來我院就診的2 588例陰道炎患者的分泌物標本進行細菌性陰道病、支原體、衣原體、真菌、滴蟲檢查,結果報道如下。
1.1 標本來源 選擇2013年1-12月期間,對來自婦科門診2 588例陰道炎患者陰道分泌物標本進行檢驗,患者年齡18~60歲。陰道分泌物由婦科醫生按要求采集,采樣后立即送檢驗科。
1.2 試劑 細菌性陰道病快速試劑盒由北京中生金域診斷技術有限公司生產,支原體鑒定和藥敏試劑盒由珠海迪爾生物工程公司生產,沙眼衣原體檢測試劑由艾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1.3 方法 滴蟲和假絲酵母菌檢測用生理鹽水直接涂片鏡檢,先用低倍鏡查找,再用高倍鏡查找;沙眼衣原體采用膠體金法檢測;細菌性陰道病使用快速試劑盒根據使用說明檢查;支原體采用支原體鑒定和藥敏試劑盒,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操作及判讀結果。
檢測2013年1-12月陰道炎患者的陰道分泌物標本2 588例,共檢出陽性標本2 027例,總陽性率為78.3%,其中細菌性陰道病1 213例,檢出率為46.9%,支原體789例,檢出率為30.5%,假絲酵母菌279例,檢出率為10.8%,滴蟲86例,檢出率為3.3%,衣原體(CT)81例,檢出率為3.1%,按四個季度總結,其病原學檢測結果分布見表1。2 027例各個季度病原學檢測結果分布見表2,其中單純性感染1 693例,占83.5%,2種或2種以上混合感染334例,占16.5%。

表1 2 027例陽性陰道分泌物各季度病原學檢測結果分布
陰道分泌物是女性生殖系統分泌的液體,是陰道黏膜、宮頸腺體、前庭大腺、子宮內膜等分泌液體的總和。正常陰道分泌物為白色稀狀或稀糊狀,無氣味,適量;而異常陰道分泌物其顏色不一,性狀差異大,有特殊異味,量增多或減少。陰道炎是婦科門診的常見病,女性陰道感染多由于陰道菌群平衡失調引起,陰道乳桿菌屬減少,將導致陰道菌群失調,使條件致病菌大量繁殖,引起陰道炎。因此,陰道分泌物中的病原體直接或間接地威脅著婦女的身體健康。
BV感染與傳播和性活動密切相關,已列入第三代性傳播疾病,其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因此,BV對婦女健康的危害相當大。本次調查BV檢出率為46.9%,提示本地區臨床陰道炎患者BV是發病率最高的疾病。同時BV患者中感染支原體、真菌、滴蟲也非常普遍,從表2可以看出BV在混合感染中占的比例最高,所以臨床上應更加重視對BV感染的關注。
支原體和沙眼衣原體感染可引起女性尿道炎、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盆腔炎、不孕等[2]。本次調查中,支原體的檢出率為30.5%,混合感染中支原體的比例也很高,僅次于BV感染。近年來,隨著支原體感染的增多和抗生素的濫用,其耐藥性越來越強,應引起高度重視。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衣原體的檢出率為3.1%。衣原體是一種通過性接觸傳播的疾病,也存在間接性感染,因此,杜絕不潔性生活,對預防衣原體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表2 2 027例陰道分泌物各季度病原學結果分布
真菌性陰道炎在本次調查中檢出率為10.8%。其主要表現為外陰瘙癢、灼痛感等,白帶增多,呈凝乳狀或豆腐渣樣。引起真菌感染的因素較多:陰道內菌群失調以及絕經期婦女激素水平下降,陰道壁萎縮變薄,上皮細胞內糖原減少等,致陰道內乳酸桿菌的比例降低產酸減少,陰道酸堿度升高或者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抑制了陰道內正常菌群的生長,使得原有的真菌大量繁殖,從而引發真菌病。另外季節的變換,如春夏季,工作生活環境中的溫度和濕度升高,有利于真菌的生長,是真菌性陰道炎的高發時節,本次調查中春夏季真菌檢出率高于秋冬季。滴蟲性陰道炎由陰道毛滴蟲引起,是常見的性傳播疾病。滴蟲存活的適宜溫度為25~42℃,溫度過低、送檢時間長都會降低檢出率。本院對真菌、滴蟲檢查采用鹽水法,有報道認為快速染色法簡便快速、形態清楚、結果準確、檢出率比鹽水法高[3],此方法今后可以借鑒。本次調查檢出率為3.3%。本次調查同時發現,在高溫季節,滴蟲、真菌的檢出率相對較高,這表明滴蟲、霉菌的檢出率與季節有關。
通過調查,本院陰道炎患者病原學感染率較高,陽性率為78.3%,主要病原菌是BV、支原體、真菌。混合感染334例,占16.5%,也占有一定比例,以往混合感染在臨床上容易被忽視,比如有些患者按單純感染治療后,仍有外陰瘙癢、疼痛、白帶性狀不佳等癥狀,應重視并發現混合感染,才能及時、有效治療。所以對于陰道炎患者,白帶病原菌檢測是非常有必要的[4]。通過病原學聯合檢測,以便更全面地反映陰道炎患者的病原學感染狀況,協助臨床醫生做出正確診斷和治療。由于女性生殖器特殊的解剖特點,陰道極易被感染,有研究表明,陰道炎癥的感染途徑與個人行為、生活衛生習慣及氣候條件等因素有關[5],因此,要加強個人衛生,注意季節的變換引起的陰道感染,發生不適,及時就診,以防止最佳治療時間的延誤可能導致的其他婦科疾病。要提高認識,將陰道炎看作是性傳播的一種可怕的疾病。同時有關衛生部門及保健工作者應引起重視,加強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定期普查,有利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1] 楊尚契,李菁,楊辛.987例婦科陰道炎患者感染病原體的調查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7):646.
[2] 許耀輝,陳道楨.女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及藥敏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0,14(1):82-83.
[3] 葉巧國.1 639例白帶鹽水法和快速染色法結果的比較分析〔J〕.臨床醫學與檢驗,2012,9(1):51-52.
[4] 吳美娟.2 612例陰道分泌物檢測及其臨床意義探討〔J〕.檢驗醫學,2009,24(5):390-392.
[5] 柳益群,冉江帆,陳仲恒.禪城區35 535例育齡婦女陰道分泌物檢查結果分析〔J〕.醫學檢驗與臨床,2010,21(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