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春 苗宇船 高 嵐 山西中醫學院,山西省太原市 030024
組織胚胎學是一門醫學基礎課程,是后續醫學課的奠基石。在組織胚胎學教學中進行提升學生學習品質的研究,是當前教育教學形勢的需要。自2005年以來,筆者在組織胚胎學教學中以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能力為核心指標,不斷進行教學研究。2009年我校的專業建設與改革工作開始啟動,以此為契機,結合組織胚胎學課程的特點,筆者在2012級中西醫教改實驗班(50人)進行了試驗探索。
在長期教學實踐與教學改革中,筆者構建了學教并重的教學結構[1]。該結構核心在于既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此結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與教學媒體四要素相互作用,研究它們相互作用的過程,就是研究它們相互提高的方法,就是研究提升學生學習品質的策略。
2.1 研究學生的學習狀況 組織胚胎學在一年級開課,在開課前,先進行學生學習狀況調查,指標包括進入大學后的學習規劃、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能力等。組織教研室教師共同分析研究調查表內容,并進行必要的課程介紹、心理輔導。
2.2 深入研究教材,優化教學內容,優選教學形式 組織胚胎學課程具有圖多、名詞術語多、結構細微的特點,學生在學習中常感到枯燥、抽象、難以理解,因此必須深入研究教材,優化教學內容;在突出教學重點的同時,選擇最佳教學形式,例如選用自學、以自學為前提的討論、課堂講授、開放式實驗等形式。
2.3 設計并編寫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學習指導方案 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出發點,以知識單元為單位,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知識結構,設計并編寫組織胚胎學學習指導方案。具體設計和應用:每一知識單元由課前導學、案例鏈接、鞏固拓展三部分組成。(1)課前導學:側重學法指導,結合知識點的特點,設計成不同的形式,有問題式、圖解式、圖表式等,指導預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2)案例鏈接:選擇鏈接點,與生活實例、臨床病例鏈接,以多重設問形式啟發和引導學生,以培養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的主動思維。(3)鞏固拓展:分為基礎知識和拓展知識兩部分。基礎知識突出三基訓練,拓展知識以綜合題形式提高學生知識整合和應用能力。
2.4 采用以“圖”、“案”互動教學法為主的教學方法 “圖”、“案”互動教學法中,“圖”包括圖形、圖表,“案”包括案例、學習指導方案,是以學習指導方案為依托,引導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小組討論,課上結合教學內容圍繞組織結構圖進行互動,圍繞案例進行互動的教學法。
圖形互動教學法是以組織切片圖、圖表等為展示方式,形象、直觀地引導學生看圖、讀圖、描述圖,逐漸使學生從死記硬背轉變為圖文結合記憶,降低了學生學習難度。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描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案例互動教學法,選擇鏈接點,針對性的與案例鏈接并分析和討論的學習過程。通過案例有步驟地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加深對組織結構的理解和記憶。
2.5 積極進行考試改革,對學生學習品質進行合理的評價 (1)建立動態與多角度的考核方式。考核包括動態考評占20分,實驗考評占20分,期末考試占60分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考核。動態評價包括:預習情況檢查、提問、小組討論、上講臺、小論文等。(2)進行考試內容改革,從2005年開始,期末試題中逐步增加圖形題、理論聯系實踐題等,加大對綜合素質和能力的考查比重。考核方式和考試內容的改革,將知識與能力的評價相結合,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平時學習,增強學生看圖學習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012級中西醫實驗班期末考試成績均分為88,其中,圖形題得分優秀率達78.6%(核算90分以上為優秀);理論聯系實踐題得分優秀率達81.6%,反映出大部分學生的基礎扎實,掌握了看圖學習的學習方法,分析能力有所提高。
通過設計教學改革調查問卷,對實驗班級進行無記名調查,發出調查表50份,收回50份。問卷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實驗班教學改革問卷調查結果(n=50)
從表1可以看出,通過改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品質。
組織胚胎學名詞概念多、圖多,學生在學習中常感到枯燥、抽象。根據課程特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提升學生學習品質。主要體現在:
4.1 組織胚胎學學習指導方案將知識點與學法指導、能力培養有機結合 學習指導方案中的“課前導學”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問題、圖解、圖表列出,側重學法指導。“案例鏈接”與生活實例、臨床病例鏈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的主動思維,使學生逐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4.2 “圖”、“案”互動教學法,體現了課程形態學特點和實用性的特點 圖片在學習中形象、直觀,使學生從死記硬背轉變為圖文結合記憶;案例的引入,使學生在討論、探究的過程中,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4.3 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品質 動態與多角度的考核方式,將知識與能力的評價相結合,促進學生的平時學習,增強了學生看圖學習的意識,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
4.4 教學相長,教師的教學素質得到提高 要教會學生學習,提升學生學習品質,既要求教師具備淵博的知識,又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控制課堂節奏等技巧[2]。既是探究提升學生學習品質策略的過程,又是提高教師水平的過程。
對于21世紀的大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遠比掌握現有知識更有意義。在組織胚胎學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順應時代的要求,為中醫藥教學改革提供創新的思路。
[1] 林巖,金莉,王國忠,等.病理生理學學教并重教學模式的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7):2783.
[2] 石小玉,李文林,周瑩,等.鏈接式教學法在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1,13(8):696-698.
(編輯 凌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