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竹炭由于表面疏松多孔,像木炭一樣具有良好的吸附功能,廣泛應用于凈水、除臭和凈化空氣上。然而最近,越來越多的食品也傍上竹炭的概念。
竹炭食品指的是添加了一定量的食用竹炭粉,使食物具有附加營養價值的食品。竹炭食品的制作工藝并不復雜,一般是把竹炭粉末按一定比例加入到食品原料中,再一起加工。
竹炭面包是目前市場上最為普遍的竹炭食品之一,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此面包聞起來與一般面包相似,有奶香味,內外均為純黑色的,吃在嘴里并無異味,外皮嚼起來很韌,能感覺到有細小的顆粒,略有一點牙磣。
養顏排毒只是一種臆想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營養科主任卞華偉表示,所謂竹炭能“清除腸道垃圾,排毒養顏”,是根據竹炭的物理特性聯想出來的夸張之詞?!爸裉扛静皇钦H祟愂澄锏慕M成部分。它在體內不能被消化,不可能進入血液去凈化人體代謝所產生的毒素。”
從理論上說,竹炭如果可以在體內發揮作用,那么也僅限在腸胃里。通過接觸食物,竹炭可以無差別地吸附食物中處于離子狀態的各種元素,也就是說,吸附的物質既包括有害的重金屬元素,也包括食物中所含的鈣、鋅等有益微量元素。因此,靠吃竹炭來清理腸道,有可能影響到正常的營養吸收,甚至造成營養不良。
尚未列入食品添加劑名單
實際上,竹炭能否添加到食品中早有定論。2008年年底,浙江某公司申請生產“竹炭袋泡茶”,由此引發竹炭能否作為食品的討論。在衛生部官方網站,可以看到對此問題的復函稱:竹炭未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規定,植物炭黑可作為著色劑用于糖果、大米制品、小麥粉制品、糕點、餅干等的生產加工;植物活性炭可作為食品工業用加工助劑使用,但應在制成最終產品前除去。但竹炭是否與植物炭黑、植物活性炭等同,還難以判定。
竹炭和活性炭都是經過高溫炭化后的產物,但是活性炭在炭化后還要經過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活化,即進行高溫催化或化學催化之后再經過酸洗或水洗、烘干而制成。經過活化處理后,物質的微觀結構將發生很大改變。而竹炭的加工過程并沒有標準,大部分沒有經過活化步驟。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的專家表示,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的添加劑都是經過嚴格評估的,只要按規定劑量加入,其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證。而未列入標準的非食品添加劑,如果安全性未經過風險評估,很難保證安全。因此,對于時髦的竹炭食品,可以有那么一點好奇心,但不應該對用其排毒養顏抱有奢望。
(摘自《人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