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展
摘要:高中音樂教育不僅承擔著普及音樂知識、提高全體學生音樂素養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還能為發展音樂特長生,為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提供后備力量服務。藝考視域下高中聲樂教學應該注意堅持正確的教學原則,這些原則包括直觀性與形象性、藝術性原則、啟發式原則。藝考視域下提高高中聲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包括:良好的組織教學,合適的練聲曲目,情感的把握以及完善課后監督機制等。
關鍵詞:高中聲樂 教學 藝考
隨著我國高考人數的逐步增加,越來越多的考生選擇藝術考試作為自己走進大學的途徑,所以現在的高中音樂教育不僅僅承擔著普及音樂知識、提高全體學生音樂素養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發展音樂特長生,為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提供后備力量、發展優秀的音樂人才等。
一、基本定義
藝考就是藝術聯考,是目前我國全國公認的藝術類考試。高三第一個學期結束藝術類考生就會在全國各個考點開始考試。國內各類藝術類院校和各大高校的藝術類院系跟根據這次考試的成績來評判考生的藝術成績。等到高考結束,考試的考試成績下來后,學校就會將藝術成績與高考成績相結合,擇優錄取。它已經成為現在我國挑選藝術人才至關重要的一部分。
聲樂教育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種科學。首先藝術性質是指學生學習的內容,聲樂簡而言之就是唱歌,現在聲樂教學主要包括美聲、民族、通俗三個方向。學生通過學習演唱,來認識和學習音樂;通過演唱來感受和表達音樂。其次科學性是指教育的方法以及技術。教育是講究方法的,教育也是講究技術的。只有通過正確的方法,使學生熟練掌握演唱技巧,才能提高聲樂教學的效率,促進聲樂教育的發展。
二、藝考視域下高中聲樂教學的原則
(一)直觀性與形象性
教學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科學系統,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方方面面。教師素質、學校氛圍、學生水平等都直接影響著教學成果的好壞,所以教師將知識形象化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得到直觀化的認識是高中聲樂教學最基本的原則。
(二)藝術性原則
高中聲樂教學歸根究底都是一個藝術傳承的問題,它是上一代藝術工作者發掘和培養新一代藝術者的行為,所以藝術性原則是高中聲樂教學的根本性原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管是開始的發音練習,還是后期經典歌曲的演唱,都要追求音樂的藝術美。
(三)啟發式原則
新課改以后課堂教育已經不僅僅是老師的獨角戲,它更需要學生的參與和師生間的互動。特別針對高中聲樂教學的特殊性,教師要做的就更不僅僅是教學生唱歌而已,更重要的是啟發學生演唱。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促進學生親自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啟發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聲樂教育的關鍵。
三、藝考視域下提高高中聲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良好的組織教學
高中聲樂教學的組織教學與傳統教學不一樣,不是每個學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聽講就可以,往往是所以人圍繞著鋼琴自由的展開,聆聽教師的課程。這就使課堂的自由性增加,所以組織教學需要更多的組織性、個性化與人性化。教師要組織學生站立保存一定的距離,保證學生之間不會有過大的影響;教會學生正確的姿勢,帶領學生進入內心平靜的狀態,保證學生進入學習的理想狀態;帶領學生練習呼吸一段時間,使學生感受呼吸感受節奏,保證學生身心放松的進入學習。
(二)合適的練聲曲目
高中聲樂教學就專業聲樂教學的起步階段,大部分學生是初次接觸專業的聲樂知識,聲線開發得不夠透徹、節奏掌握的不夠準確、樂理了解的不夠充分等問題都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慎重選擇練習曲目,在保護學生聲帶不受傷害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挖掘學生聲帶的潛力。特別是在教育出去,應該選擇一些簡單的、音域在自然音域范圍內的、對聲帶要求較低的歌曲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才能提高高中聲樂教學的有效性,保證高中聲樂教學的順利進行。
(三)情感的把握
音樂產生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表達內心的感情,而現在的音樂也是如此。作為一門表演藝術,歌曲表演者站在舞臺上演唱,首先要打動的是自己,只有打動自己才能打動觀眾,所以高中聲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音樂情感的理解至關重要。首先教師要降解歌曲創作的背景,使學生了解音樂表達的內涵。其次教師要分析歌曲情感在歌曲中的表達手法和表現技巧,使學生明白感情的表現方式。最后通過教學和學習,讓學生分別談談對歌曲的理解和認識,以加深學生對歌曲情感的理解,強化學生對情感的把握能力。
(四)完善課后監督機制
高中聲樂教學在大部分學校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其面臨著教育資源沒有得到足夠的配置,教師素質有待提高,學生水平有待加強等諸多問題。在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時,就更需要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努力。由于課堂時間極為有限,再加上聲樂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建立健全課后監督機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歌曲分節講解,將學習的重點標明,使學生找到課下練習的重點。每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要讓學生進行一次總結,指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平實應該適當的給學生鼓勵與督促;設立小組學習制度,保持師生間的交流;組織定期的觀摩、考試和藝術實踐;組織學校內的藝術節、文藝匯演或合唱等。完善的課后監督機制可以有效的提高高中聲樂教學的教學效率,保證高中聲樂教學的教學效果。
聲樂教育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它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感情,用音樂訴說自己的心事;它也是音樂藝術傳承的有效途徑,是培養音樂人才的有效方法;同時它還是一種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只有保證良好的組織教學、選擇合適的練聲曲目、注重情感的把握、完善課后監督機制,才能保證聲樂教學的質量,促進高中聲樂教學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蔡黎曼,孫文云.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幼兒教學音樂教育中的運用[J].教育導刊,2007,(01).
[2]戴維揚.建構·建構主義[J].教育研究,2002,(93).
[3]丁延哲,房居清.淺談建構主義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赤峰學院學報,2006,(04).
[4]范琳.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 CAI 英語教學[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