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輝
老人手抖可分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正常人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生理性手抖,這種手抖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常與精神緊張、恐懼、情緒激動等有關,不屬于疾病,也不需要治療。病理性手抖常是某些疾病的征兆,中醫稱為手顫。“諸風掉眩,皆屬于肝”,中醫認為肢體顫抖等癥狀往往與肝風有關。
根據具體病因,老年人手抖可分以下6型進行辨證調治。
肝風手顫
主要表現為手震顫不已,并伴有頭暈頭痛,煩躁不眠,舌紅少苔,脈弦緊有力。肝風手顫的病因為肝陽亢盛,陽動生風,手隨風動,故表現為手震顫。
治以平肝息風為主,用天麻鉤藤飲加減,藥用天麻、鉤藤、杜仲、桑寄生、牛膝等。
脾虛手顫
主要表現為手顫伴有手的握力減弱,體倦乏力,腹脹便溏,舌胖質淡,苔薄白,脈虛緩無力。脾虛手顫的病因為脾虛運化無力,食欲不振,飲食不香,使脾氣虛弱而致肝木生風內動。
治以健脾定風為主,用六君子湯加減,藥用人參、茯苓、白術、鉤藤、白芍等。
血虛手顫
主要表現為手顫伴有手指發麻,面色蒼白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失眠,唇舌淡白,苔薄白,脈細無力。血虛手顫的病因為血虛生風,血不榮筋所致。
治以養血息風,用四物湯加減,藥用當歸、熟地、白芍、天麻、川芎等。
陰虛手顫
主要表現為手顫伴有精神萎靡不振,腰膝酸軟,口燥咽干,舌紅少苔,脈細數。陰虛手顫的病因為肝腎陰虛不足,陰不潛陽,陽動生風所致。
治以滋陰息風,用二甲復脈湯加減,藥用鱉甲、牡蠣、生地、白芍、阿膠等。
風痰手顫
主要表現為手顫伴有麻木,胸脅滿悶,干嘔惡,口黏,時有煩怒,舌苔白膩,脈弦滑。風痰手顫的患者多形體肥胖,面部虛浮,其病因為經絡內有深伏之痰飲,阻滯經絡所致。
治以祛風化痰為主,藥用導痰湯加減,藥用半夏、膽南星、茯苓等。
風寒手顫
主要表現為手顫伴有疼痛,惡風寒,項強無汗或有汗,苔薄白,脈浮緊。風寒手顫的發病常伴明顯的氣候變化,如天氣驟然變寒,病因為外界的寒邪侵入機體,使之營衛不和所致。
治以祛風散寒,藥用黃芪、桂枝、葛根、芍藥等。
老年人手抖的病因不同,用藥也肯定不同;即使是找對了病因,所用藥量因患者的體質而有所差異。因此,老年人如有手抖的癥狀應及時去醫院,請醫生進行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摘自《健康養生周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