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月球探測器
1959年1月2日,蘇聯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了世界上第一個星際探測器月球1號,并在1959年1月4日從5995千米外掠過月球。月球1號是第一個人造行星,現在仍然在圍繞太陽公轉,周期為450天。
月球號是蘇聯的第一個月球探測計劃“月球計劃”中所使用的空間探測器的名稱。從月球1號開始,蘇聯在“月球計劃”中先后成功發射了24個探測器。整個“月球計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包括月球17號和月球21號分別將兩輛無人月球車釋放到月球表面。
伽利略發現木星的三顆衛星
1610年1月7日,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用望遠鏡首次發現木星的三顆衛星——木衛一、木衛二和木衛四。在這一天的觀測中,伽利略認為這些新發現的天體是“固定天體”,但隨后幾天的觀測發現它們在環繞木星運行,因此應該是木星的衛星。目前已發現的有確定軌道的土星天然衛星共有62顆,其中52顆已被命名。
伽利略發現木星的衛星為天文學帶來了一場革命。在此之前,亞里士多德的宇宙觀認為所有的天體都圍繞著地球運轉,因此不可能存在衛星繞著地球以外的行星運行的情況。然而,進一步的觀測強有力地支持了伽利略的發現。
大衛·希爾伯特誕生
1862年1月23日,著名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出生于德國哥尼斯堡。他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
1900年,希爾伯特在巴黎舉辦的第二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了名為《數學問題》的演講,其提出的23個數學問題(史稱希爾伯特問題)涉及數學基礎、數論、代數和幾何以及數學分析方面,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第8個問題中的一部分。這些問題的研究解答對于20世紀數學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希爾伯特和他的學生為奠定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基礎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