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屎殼郎的導航系統
科學獎都很嚴肅和枯燥?這可不一定!美國《科學幽默雜志》自1991年起設立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就是一個例外。主辦方每年會于諾貝爾獎揭曉前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舉行頒獎典禮,獎勵那些“乍一看好笑,后又引人深思”的十大科學成就。2013年,該獎首次頒發獎金,數額為驚人的10兆津巴布韋元(約合人民幣24.5元)。
2013年搞笑諾貝爾生物學/天文學獎頒發給了由馬庫斯·伯恩教授(南非金山大學)和瑪麗·達克教授(瑞典隆德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因為他們發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的事實:屎殼郎可以利用銀河定位!該研究結果發表在2013年2月18日出版的《現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上。
他們解釋到,在天氣晴朗的夜空里,雄性蜣螂(俗稱屎殼郎)可以在銀河星輝指引下,滾著屎球沿直線前進。然而,如果在陰云蔽月的情況下,屎殼郎就只能原地打轉。同時,研究人員在模擬出完整的星空和銀河的情況下,屎殼郎又可以走在直線上。此外,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當月亮和銀河同時出現時,屎殼郎也只會選擇其中一種光源進行定位,但是對這種選擇性的偏好暫時還沒有合理的解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