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


截至2013年12月底,人類總共發射了130個月球探測器。隨著月球探測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新的探月方式應運而生,其中就包括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這樣做有利于大規模開發月球上的重要資源,如氦-3;同時可以全面開展科學研究,如利用月球沒有大氣層的優勢建立全波段天文觀測臺等。
精心選址
雖然前景誘人,但是我們面臨的挑戰也很嚴峻,基地的選址就是一個大問題。月球雖然很大,但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建立基地的。根據月球基地的不同用途,其選址的標準和要求也有所不同。如果從開采利用月球能源的角度來考慮,在月球建立能源基地,應根據月球能源的分布情況來選擇。如果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考慮,在月球建立科研基地,可在月球的背面選址,那里沒有地球無線電波的干擾,很適合于進行天文觀測,但會帶來與地球上飛行控制中心的通信聯系方面的困難。因此基地的選址需要權衡利弊,綜合考慮。
鎖定北極
總體上講,月球基地選址有2個基本要求:要有充足的陽光和豐富的水冰。從目前來看,在月球兩極建設基地比較好,因為那里地勢比較平坦,有利于月球飛船的起飛和著陸。另外月球南北兩極有一些區域接近于在太陽的永久照射之下,而另一些太陽照不到的地方則有水冰存在,同時滿足了以上2個要求。由于月海多集中在月球北極,在月球南極月海不多,因此把月球基地建在月球北極的可能性很大。
美國藍圖
目前在月球基地的研究方面美國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美國的計劃是先發射一些月球探測衛星來測量月面空間環境,采集有關月球土壤巖石成分的數據,繪制月球詳細的資源分布圖,并提供詳細的月面地形地貌數據,為下一步機器人或月球車和未來載人登月艙著陸點選址提供依據;然后用先進的機器人或月球車對探測衛星提供的最有希望的地點進行考察,為建立月面前哨站和月球基地做準備;一旦確定了立足點,將進行載人探測。
2009年6月18日,美國用宇宙神5號火箭一舉發射月球勘測軌道器和月球坑觀測與感知衛星2個月球探測器,其中月球勘測軌道器運行在距月球表面約50千米的圓形月球極地軌道,分辨率優于1米,用于為建造月球基地選址;月球坑觀測與感知衛星通過撞擊月球南極卡比厄斯月球坑,發現月球上存在水,而且不是一星半點。
三步實施
月球基地的建設和開發的時間、規模和能力,與空間運輸系統、基地設備、電源、生活設施和交通工具等因素緊密相關。有科學家建議月球基地應分三個階段進行建設:第一階段是準備階段,即為月球基地選址和完成月球基地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第二階段是初級基地建設階段,即將航天員和基地的建造設備送上月球,然后將設備組裝起來。第三階段是發展階段,即從初級月球基地發展為中高級月球基地的階段。在此階段,基地成員將從6人擴大到12人,并能在基地停留3個月到半年,同時基地的居住艙也將從2~3個發展為5~7個。
與載人航天器一樣, 月球基地需要包括兩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設施,那就是可供航天員生活和工作的加壓居住艙和生命保障系統。除此之外,供電系統、出艙活動系統和月球漫游車也是月球基地上必不可少的重要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