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云
文山州廣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廣南663399
廣南縣2009—2013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學分析
陸云
文山州廣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廣南663399
目的分析廣南縣2009—2013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學特點,以期作為乙肝防治工作的參考。方法分析廣南縣2009—2013年的乙肝病相關資料,總結廣南縣近幾年乙肝流行學特征。結果廣南縣2009—2013年發病率位居前三的分別為2012年的0.132%、2013年的0.125%、2011年的0.083%;各鄉鎮發病率位居前三的分別為蓮城鎮0.73%、者太鄉0.63%、底圩鄉0.59%;各月份發病率位居前三的分別為3月份9.21%、7月份9.10%、6月份9.07%。廣南縣2009—2013年乙肝發病率在年份及鄉鎮方面,對比有差異(P<0.05)。在季節性方面,對比無差異(P>0.05)。結論應根據廣南縣近幾年乙肝流行病學特征,制定有效的防治對策,降低乙肝發病率。
廣南縣;乙型肝炎;流行病學;特征
乙型肝炎是一種流行性疾病,發病率較高,危害性較大,如何控制乙肝疾病,降低乙肝發病率,具有重要意義。多年來,乙肝一直是廣南縣重點防控疾病,為了分析廣南縣近幾年乙肝疾病流行學特征,做好乙肝防治工作,本文對廣南縣2009—2013年乙肝流行學特征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資料來自于廣南縣統計局及國家疾病監測報告管理系統。包括2009年12月—2013年12月廣南縣各地區乙肝發病率、乙肝發病時間、不同年齡及性別的乙肝發病率及病例職業分布情況等。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統計法進行數據分析,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4.0及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P<0.05)表示數據之間的差異。
2.1 廣南縣2009—2013年乙肝發病情況
廣南縣2012年乙肝發病率最高,為0.132%;其次是2013年,為0.125%;2011年0.083%。具體見表1。

表1 廣南縣2009—2013年乙肝發病情況
2.2 廣南縣2009—2013年各地區乙肝發病率
根據廣南縣2009—2013年人口人數及乙肝發病人數統計得出,蓮城鎮2009—2013年乙肝發病率為0.73%;董堡鄉發病率為0.40%;壩美鎮發病率為0.82%;舊莫鄉發病率為0.32%;楊柳井鄉發病率為0.45%;板蚌鄉發病率為0.56%;八寶鎮發病率為0.50%;南屏鎮發病率為0.22%;曙光鄉發病率為0.30%;黑支果鄉發病率為0.30%;珠街鎮發病率為0.36%;舊莫鄉發病率為0.32%;篆角鄉發病率為0.28%;那灑鎮發病率為0.29%;五珠鄉發病率為0.16%;者兔鄉發病率為0.38%;者太鄉發病率為0.63%;底圩鄉發病率為0.59%;珠琳鎮發病率為0.24%。其中,蓮城鎮的發病率最高,為0.73%;其次為者太鄉的0.63%;底圩鄉為0.59%,居全縣發病率第三;五珠鄉發病率最低,為0.16%。各鄉鎮發病率對比有差異(P<0.05)。
2.3 廣南縣2009—2013年乙肝發病時間
從2009—2013年,廣南縣乙肝病例共3538人,1、2、3月份分別有289例、292例、326例;4、5、6月份分別有312例、291例、321例;7、8、9月份分別有322例、295例、291例;10、11、12月份分別有303例、248例、248例。其中,3月份乙肝發病人數最多,高達326例,占總數9.21%;其次為7月份,人數為322例,占總數9.10%;6月份321例,占總數9.07%。11月與12月發病人數最少,均為248例,占總數7.0%。由此可見,廣南縣2009年—2013年乙肝發病率無季節性差異(P>0.05)。
2.4 廣南縣2009—013年乙肝發病性別、年齡分布
5年共報告男性病例2373例,女性病例1165例,男女性別比例為2.04:1。15以下和60歲以上年齡組發病較少,15~59歲年齡組病例數占總病例數的78.32%。具體見表2。

表2 廣南縣2009—2013年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乙肝病例構成比[n(%)]
2.5 廣南縣2009—2013年乙肝發病職業分布
病例以農民為主,占82.93%,其次是學生和散居兒童,分別占5.37%和2.26%,3種職業發病率總數為3204例,占總數的90.56%。
2009—2013年,廣南縣共發生3538例乙型肝炎。研究表明,2012年的乙肝發病率最高,占總數0.132%;2010年發病率最低,占總數0.052%。廣南縣近幾年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說明乙肝防治工作仍面臨嚴峻挑戰,需要進一步加強流行病防治,尤其是乙型肝炎,以降低乙肝發病率。
廣南縣近幾年鄉鎮乙肝發病率差異較為明顯,蓮城鎮發病率最高,為0.73%,五珠鄉發病率最低,為0.16%。考慮與當地乙肝住院人數、新農合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治療水平、人口流動性、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1]。從研究結果來看,廣南縣乙肝發病率無明顯的季節性差異,說明季節對該疾病的發病率無顯著影響。相關數據顯示,該縣乙肝發病人群主要以15~50歲人群為主,這是由于該年齡段人群活躍于社會,在工作和生活中,接觸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幾率較大,容易被傳染,因此,發病率比較高[2]。相關資料指出,在廣南縣乙肝患者中,職業分布主要以農民工為主,占總數82.93%,其次為學生,占總數5.37%,散居兒童占總數2.26%。這是因為農民工乙肝防治意識較差,即使發現自己得了乙型肝炎,礙于經濟壓力,沒有及時接受治療,導致疾病傳染。
40~50歲人群乙肝發病率最高,達20.83%,大多數乙肝患者均為農民,占總數82.93%,這與余在邏、周紹英、陳彩粼等人的研究觀點一致。在縣級地區,很多居民以農作為生,農民居多,大多務農農民年齡都在35~45歲,因此,農民乙肝發病率最高,年齡多在40~50歲[4-6]。
根據廣南縣乙型肝炎流行趨勢,應加強改善當地的醫療條件,為人們提供醫療保障,加大乙肝疾病宣傳,提高人們流行病防治意識,加強乙肝疾病管理,減少病源傳播,降低乙肝發病率[3]。另外,還要做好乙肝疫苗接種工作,通過接種乙肝疫苗,來防止乙肝感染,提高全縣乙肝免疫水平。
綜上所述,應根據廣南縣乙肝流行病學特征,制定乙肝防治措施,避免乙肝傳播,降低乙肝發病率。
[1]方巧云,琚雄飛,丘文清.惠州市2004—2008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10,10(8):162-163.
[2]甘曉紅,林國華.龍海市1999—2008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學分析[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0,4(2):94-95.
[3]劉洪光,王建強.云南保山市2004—2008年乙型肝炎疫情分析[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0,12(2):218-219.
[4]余在邏.儀征市2006—2010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學分析[J].江蘇預防醫學,2011,2(6):102-103.
[5]周紹英,邊國林,馬瑞.1990—2008年浙江省寧波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疾病監測,2010,12(4):216-217.
[6]陳彩粼,黃文龍,洪榮濤.福建省2000—2008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0,8(1):96-97.
R186
A
1672-5654(2014)10(a)-0037-02
2014-08-05)
陸云(1966-),男,云南廣南,漢族,大學專科,主管醫師,主要從事傳染病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