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麒麟陳金子劉建明
1.成都凱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91;2.華西醫院西藏成辦分院,四川成都610041
某傳感器生產線職業病危害識別及關鍵控制點分析
鮮麒麟1陳金子2劉建明1
1.成都凱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91;2.華西醫院西藏成辦分院,四川成都610041
目的識別傳感器生產線職業病危害因素,確定關鍵控制點。方法采用現場調查、檢查表以及工程分析法進行評價。結果傳感器生產線可能存在和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噪聲、激光、高溫、活性炭粉塵、炭黑粉塵、其他粉塵、矽塵、乙醇、二甲苯、氧化鋁、氧化鋯、氧化釔、氧化鈣、氮氣、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丙烯、乙烷、丙烷、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苯基丁基鄰苯二甲酸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聚乙烯醇縮丁醛、松油醇、3-羥基-2,2,4-三甲基戊基異丁酸、丁醛、丁烯醛、丁醇、硝酸鋁,球磨、流延切割、測試為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結論傳感器生產線選址合理,總體布局、生產工藝與設備布置、建筑衛生學等基本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衛生標準要求,擬采取職業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
傳感器生產線;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
目前國內使用的某傳感器主要依賴進口,為填補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擬投資建設某傳感器生產線項目。通過識別、分析傳感器生產線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評價危害程度,從職業病防治角度為設計提供必要的職業病危害防護對策和建議。
1.1 對象
某傳感器生產線的總體布局、生產工藝及設備布局、建筑衛生學及輔助用室、職業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以及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擬采取的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職業危害應急救援、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職業健康監護、職業衛生管理措施。
1.2 方法
根據擬建某傳感器生產線職業病危害的特點,主要采用現場調查、檢查表以及工程分析法進行評價。
2.1 平面布局
傳感器生產線不新建廠房,利用企業原有1-1號廠房東側的840 m2廠房面積和水、電、壓縮空氣等公輔設施,對廠房進行必要維修和改造。廠房中間1.5m的安全通道相隔,通道的東側和西側各有1個安全出口。安全通道北側從東到西依次是:爐窯室、測試室、氣體臺架室、特氣間、分析實驗室、球磨室、層壓室、漿料準備室和空調機房;安全通道南側從東到西依次是裝配區域和絲網及流延室,流延室的南側是精密空調機組。
2.2 生產工藝
生產工藝主要為敏感元件的制備、產品總裝和性能測三大類,其中敏感元件的制備分四個步驟,生產工藝流程見圖1,主要原輔材料見表1。日生產外形尺寸Φ22mm×84mm傳感器800只。

圖1 產品生產工藝流程

表1 主要原輔材料
2.3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
根據生產工藝流程、主要原輔材料化學成分和物料狀態,識別分析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表2。
2.4 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分級
從毒物急性吸入(LC50)、急性經口(LD50)、急性經皮(LD50)、刺激與腐蝕性、致敏性、生殖毒性、致癌性、實際危害后果與預后、擴散性(常溫或工業使用時狀態)、蓄積性(或生物半減期)等方面查閱文獻資料數據,確定危害分值、權重系統,測算毒物危害指數(),職業性毒物危害程度分級見表3。

表2 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表3 職業性毒物危害程度分級
2.5 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
2.5.1 防塵毒措施設備自動化和機械化程度高,正常工況作業時人員直接接觸有害因素機會較少。流延及絲網環節在潔凈廠房生產,漿料準備在抽風量為1400m3/h的通風廚內操作,球磨機球磨原料時為濕式作業,設備密閉,設置球磨機抽風外罩,切割機、流延機、切割機、排膠機機、沖孔絲機和印印刷機密閉機運行以及設置抽風裝置,絲印后的陶瓷板在通風廚內清洗,產品測試設置機械排風裝置。
2.5.2 防噪聲措施生產設備選用低噪聲、小振動的機械動力設備,噪聲指標參數設置為低于70~75dB(A);球磨機設置防護外罩降低運行時噪聲強度,采取減震安裝,工人巡檢運行。
2.5.3 防高溫和激光措施燒結爐隔熱全密閉運行,設置超溫報警、超溫保護功能,自動中斷超溫限制系統;激光打標機自帶激光防護罩,裸露激光少;主要生產區生產環境溫度采取中央空調控制在18~25℃。
2.6 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沿用企業已制定的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配發標準,相關維護、保養、更換規章,同時根據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性質為工人配備工作服、工作鞋、防噪耳塞、防毒口罩、線手套、橡膠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
2.7 職業衛生管理
企業設置有職業衛生管理專門機構負責全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工作,配置有公司共有職業衛生專職管理員1人,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職業衛生管理辦法》、《勞動保護用品管理規定》、和《應急管理制度》以及各部門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其中《職業衛生管理辦法》中含有了職業衛生檔案管理制度、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制度、培訓制度、職業健康體檢制度、職業病危害告知制度、職業衛生培訓制度。
2.8 應急救援
沿用企業已有應急救援體系,在企業《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下,根據突發事件的不同類型分別編制有不同子應急預案和處置方案,其中《急性職業中毒事故應急預案》適用于擬建項目;同時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布情況,結合對人體造成的影響,綜合判定在生產運營期二甲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氨、高溫燙傷等因素可能造成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擬在現場建沖洗淋雨、防毒救援設備儲放設施。
傳感器生產線選址合理,總體布局、生產工藝與設備布置、建筑衛生學等基本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衛生標準要求。通過對傳感器生產線系統工程分析后,認為傳感器生產線日常生產可能存在和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噪聲、激光、高溫、活性炭粉塵、炭黑粉塵、其他粉塵、矽塵、乙醇、二甲苯、氧化鋁、氧化鋯、氧化釔、氧化鈣、氮氣、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丙烯、乙烷、丙烷、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苯基丁基鄰苯二甲酸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聚乙烯醇縮丁醛、松油醇、3-羥基-2,2,4-三甲基戊基異丁酸、丁醛、丁烯醛、丁醇、硝酸鋁。根據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分級擬建項目職業病危害關鍵控制點為球磨、流延切割、測試點位;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年版)》(安監總安健[2012]73號)的有關規定,結合擬建項目生產工藝中綜合判定擬建項目為職業病危害較重項目。
傳感器生產線屬于科研性建設項目,目前未找到與其相似的類別生產線,僅采用現場調查、檢查表以及工程分析法進行評估,因此在初步設施、建設施工過程落實好防塵毒、防噪聲、防高溫、防激光的工程技術措施,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產或使用。針對關鍵控制點位進一步完善幾點。①對潔凈間應嚴格執行《潔凈廠房設計規范》(GB50073-2013)標準中的規定,其空調和潔凈區,送風系統應設有足夠的新風量,確保潔凈間室內每人補充新風量≥40m3/h;②對職業危害程度分級為中高危害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二甲苯廠使用場所合理平面布局、科學利用自然和人工通風換氣,安裝必要監測報警系統和應急設施;③根據生產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性質和工人暴力強度,選擇專用的個人防護用品,對工人上崗前落實好不同毒物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維護、保養等培訓,確保能正確使用。④有效落實職業健康監護各類體檢,尤其是上崗前職業健康體檢,控制好職業禁忌癥工人上崗。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Z].[2011]第52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Z].[2002]第352號.
[3]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2012年版)[S].[2012]第73號.
[4]GBZ1—2010.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S].2010.
[5]AQ/T8008-2013.職業病危害評價通則[S].2013.
[6]AQ/T8009-2013.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導則[S].2013.
[7]GBZ2.1—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一部分:化學有害因素[S].2007.
[8]GBZ2.2—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S].2007.
[9]GBZ230一2010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S].2010.
R136
A
1672-5654(2014)10(a)-0039-03
2014-08-05)
鮮麒麟(1977-),男,四川成都,大學本科,主管醫師,主要從事職業衛生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