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力 于進堂 于高平
海陽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山東海陽265100
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觀察
刁力 于進堂 于高平※
海陽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山東海陽265100
目的觀察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糖尿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隨機分為常規治療組和前列地爾組。常規治療組采用常規治療方法;前列地爾組在常規治療組基礎上靜脈推注給予前列地爾注射液。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心電圖、血糖、血小板計數、纖維蛋白原等指標的變化。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優于對照組的80%(P<0.05);心電圖改變、纖維蛋白原水平,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前列地爾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病情的發展。
前列地爾;糖尿病;不穩定型心絞痛
糖尿病心血管病變是糖尿病并發癥中的大血管病變最主要的并發癥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中約有50%的病人伴有心血管病變。糖尿病心血管病變是一直威脅著整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期,相關研究表明,即使在糖耐量受損期(既糖尿病前期)心血管的損害已經發生。且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損害的,其預后較無糖尿病患者更差,若不及時有效的控制其,常易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更為嚴重的后果。前列腺素E1(PGE1)又稱前列地爾,是臨床上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良好藥物,其對糖尿病患者周圍神經病變以及糖尿病足的治療已經得到臨床醫生的認可,同時對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治療也取得良好的療效,故在臨床常規治療的同時加用前列地爾針對糖尿病伴發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2年5~12月收治的糖尿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34~73歲,病程1~20年。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1]、國際心臟病學會和WHO關于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和診斷標準[2]。排除標準:近期有活動性出血者或出血傾向者,以及患有嚴重心衰或心功能不全者。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常規治療組30例、前列地爾組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年齡、性別、疾病史、心絞痛發作時間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治療組予臥床休息、吸氧、床旁心電監護、胰島素控制血糖、抗心絞痛藥物治療。包括口服腸溶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美托洛爾25mg/次,2次/d;靜脈滴注硝酸甘油(0.9%氯化鈉250 mL+硝酸甘油5~10 mg),1次/d。前列地爾組在常規治療組的基礎上加用前列地爾(曼新妥,哈藥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靜脈推注(0.9%氯化鈉10 mL+前列地爾20μg),1次/d。兩組均以7 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心電圖以及空腹血糖、血小板計數、纖維蛋白原等實驗室指標。
1.4 療效判定標準
①心絞痛:同等勞累程度不引起心絞痛或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80%以上為顯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50%~80%為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不到50%或加重為無效。總有效=顯效+有效。
②心電圖:靜息心電圖缺血性ST段恢復>0.1 mV或ST段恢復正常為顯著改善;靜息心電圖缺血性ST段恢復至0.05~0.1 mV為改善;靜息心電圖與治療前基本相同為無改善。總有效=顯著改善+改善。
1.5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對各變量進行正態性檢驗和描述性分析,以平均數±標準差(±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常規治療組顯效率、總有效率分別為50.0%和80.0%,前列地爾組顯效率、總有效率分別為66.7%和93.3%,兩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心電圖變化比較
常規治療組顯著改善率、總改善率分別為33.3%和53.3%,前列地爾組顯著改善率、總改善率分別為50.0%和76.6%,兩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心電圖變化比較[n(%)]
2.3 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變化對比
常規治療組和前列地爾組實驗室指標空腹血糖治療后較治療前有所下降,兩組患者空腹血糖下降明顯,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前列地爾組較常規治療組并未表現出更好的效果。
兩組血小板計數情況變化不明顯,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
常規治療組纖維蛋白原下降不明顯;前列地爾組纖維蛋白原降低明顯,較常規治療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s)
表3 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s)
注:與治療前相比較,#P<0.05,##P>0.05;與常規治療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空腹血糖(mmol/L)血小板計數(×109/L)纖維蛋白原(g/L)常規治療組前列地爾組治療前(30)治療后(30)治療前(30)治療后(30)7.7±1.1 5.6±1.0#7.6±1.5 5.5±1.3#212.5±46.2 210.3±51.2##214.8±49.2 209.6±48.2##5.34±0.8 5.02±0.6 5.45±0.8 3.12±0.7△
2.4 不良反應
全部病患均完成療程,治療療過程中未出現不良反應。
在本實驗中,將常規治療組與前列地爾組進行對比,前列地爾組的顯效率、總有效率分別為66.7%和93.3%,高于常規治療組的50.0%和80.0%,同時,前列地爾組的心電圖顯著改善率、總改善率分別為50.0%和76.6%,明顯高于常規治療組的33.3%和53.3%。由實驗結果可知,前列地爾能夠有效緩解糖尿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患者心絞痛癥狀、改善患者心電異常,可以明顯降低心絞痛患者發病次數及發病頻率。此外,對于實驗室指標進行分析發現,常規治療組和前列地爾組的空腹血糖值和血小板計數未見明顯變化(P>0.05),而前列地爾組纖維蛋白原則較常規治療組有所降低(P<0.05),此研究結果表明,前列地爾治療糖尿病不穩定型心絞痛的機制與調節血糖無關,主要是通過抗凝、改善血液循環實現治療效果,此外,研究也發現,前列地爾對于血小板計數沒有影響,而是降低纖維蛋白原從而實現抗凝效果。
不穩定型心絞痛發病機制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生破裂和出血,從而誘發局部血小板聚集,使得血栓得以生成,嚴重的阻塞了管腔影響血流[3],而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除了由于高血糖所導致的嚴重動脈粥樣硬化,更有血液高凝傾向,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被激活的現象使得血流不暢而產生循環障礙,加重心絞痛癥狀,而本實驗表明前列地爾抗凝、改善循環的作用能夠明顯改善這一情況,對于治療糖尿病不穩定型心絞痛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4]。由此可見,前列地爾與其它常規治療藥物在臨床合用能夠明顯減輕糖尿病不穩定心絞痛患者的心絞痛癥狀,緩解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質量。
前列地爾是人體自身分泌的內源性物質之一,其藥理作用廣泛,是人體天然的前列腺素激素的激活劑,小劑量可以引起強大而廣泛的生物學活性。前列地爾注射液是將前列地爾包裹在0.2 μm的脂微球當中,利用脂微球的載體作用,將藥物靶向的運送到血管發生病變的部位,從而發揮靶向擴張血管和靶向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藥理作用。其藥理作用機制為:調節環磷酸腺苷(cAMP),促進Ca2+濃度降低,拮抗血栓素A2(TX A2)而達到舒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5],從而降低心臟前、后負荷,改善心功能,增強心肌射血分數,減少氧自由基的生成,抑制了再灌注時氧自由基引發的脂質過氧化反應,防止組織損傷。尤其是在微血管發生病變的時候效果更為顯著。其次,前列地爾作用于腎上腺素能神經突觸前膜,抑制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而降低兒茶酚胺的心血管效應[6]。
[1]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78-779.
[2]陳國偉,顧菊康,陳灝珠.心血管病診斷治療學[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420-421.
[3]朱習春.靜脈滴注前列地爾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學雜志,2011,15(23):115-116.
[4]李納新,陳淑惠.前列地爾脂微球注射液對冠心病并閉塞性周圍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療前沿,2013,8(18):101.
[5]Pratico D,Cyrus T,Li H,et al.Endogenous biosynthesis of thrombox 2 ane and prostacyclin in 2 distinct murine models of atherosclerosis[J]. Blood,2000,96(12):3823-3826.
[6]符曉陽,蔡傳奇,鄭鴻,等.前列腺素E1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增生和遷移及其機制[J].中華醫學雜志.2013,93(3):222-225.
R541.4
A
1672-5654(2014)10(a)-0120-02
2014-07-28)
刁力(1979-),女,山東海陽人,本科,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內分泌專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