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規范轉基因食品標識使用

日前,中國政府網公布了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1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提出要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同時規范轉基因食品標識的使用。
今后,食品的“身份信息”將逐步實現可追溯。該工作安排提出要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同時規范轉基因食品標識的使用。
該工作安排提出,要建立食品原產地可追溯制度和質量標識制度。加快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體系,研究起草重要食用農產品追溯管理辦法,穩步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肉菜流通追溯、酒類流通追溯、乳制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有了追溯制度,則意味著每一份農產品的“身份信息”都可以隨時查詢。
同時,要求完善食品質量標識制度,規范“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清真食品”等食品、農產品認證活動和認證標識使用,規范轉基因食品標識的使用,提高消費者對質量標識與認證的甄別能力。
對于轉基因食品,我國實行較為嚴格的標識制度,比如國家質檢總局的《食品標識管理規定》,規定了轉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轉基因原料的產品,必須在標識上加入中文說明。但由于近年來關于轉基因食品的爭議甚多,一些商家將“使用非轉基因原料”作為廣告語。實際操作中,市場中使用轉基因原料的產品,卻沒有按照規定進行標識。
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方面,工作安排提出,探索建立企業首負責任制和懲罰性賠償機制。在嬰幼兒配方乳粉、白酒生產企業試點“食品質量安全授權”制度,通過企業授權質量安全負責人,對原料入廠把關、生產過程控制和出廠產品檢驗質量安全負責。同時,探索建立“誰生產誰負責、誰銷售誰負責”的企業首負責任制和食品質量安全懲罰性賠償機制。
工作安排還提出,加快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良好生產規范實施,嚴格行業準入和許可制度,采取多種方式推進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兼并重組,積極鼓勵一批基礎好、管理優、潛力大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做優做強。
此外,落實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設立食品安全舉報獎勵專項資金,適度擴大獎勵范圍,對提供有效線索、經查證屬實的,要及時兌現獎勵。對舉報違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等嚴重違法犯罪問題的舉報人,以及違法生產經營單位內部舉報人員,適當提高獎勵額度。嚴格執行舉報保密制度,依法嚴懲對舉報人打擊報復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