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華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 343000
衣原體、支原體性宮頸炎在婦科中屬于常見疾病,且其發病率呈增高趨勢[1]。臨床治療中由于其耐藥菌株的產生而給宮頸炎的治療造成極大的困難[2]。本文選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6例衣原體、支原體性宮頸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分析采用干擾素栓聯合阿奇霉素治療衣原體、支原體性宮頸炎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6例衣原體、支原體性宮頸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宮頸管分泌物檢測確診。將其按照入院時間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66例,年齡17~45歲,平均年齡(29.8±1.6)歲,單純衣原體感染27例,單純支原體感染22例,混合感染17例;對照組患者60例,年齡18~77歲,平均年齡(30.2±1.7)歲,單純衣原體感染24例,單純支原體感染20例,混合感染16例。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干擾素栓聯合阿奇霉素治療,給予250mg阿奇霉素分散片口服,2次/d,1周為1個療程,睡前將1枚干擾素栓放置在陰道穹窿處,隔日1次,1周為1療程。對照組患者單純給予干擾素栓治療。治療期間性生活帶套或禁止性生活。治療2周后采取患者宮頸管分泌物進行PCR檢測,記錄患者臨床癥狀以及體征變化。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3]計算患者治療后轉陰率、臨床療效以及2個月后復發情況。療效判定分:痊愈:臨床癥狀以及體征消失,宮頸分泌物檢測恢復正常;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宮頸分泌物檢測未恢復正常;好轉: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好轉,宮頸分泌物檢測未恢復正常;無效:病情未得到改善甚至有所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PCR檢測轉陰情況 觀察組患者中共有53例PCR檢測結果轉陰,轉陰率為80.3%;對照組共有32例轉陰,轉陰率為53.3%。觀察組轉陰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PCR檢測轉陰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痊愈49例,顯效8例,好轉1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7.9%;對照組患者中痊愈31例,顯效6例,好轉5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為70.0%。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停藥2個月后復查,觀察組患者復發4例,復發率為6.1%;對照組復發12例,復發率為20.0%,觀察組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衣原體、支原體是獨立生存在細胞外的最小微生物,主要通過性生活等途徑傳播,被稱為第二性病,嚴重影響著女性的身心健康。臨床上曾使用四環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療衣原體、支原體宮頸炎,但近年來研究發現其臨床治愈率呈下降趨勢,治療后復發率呈上升趨勢。劉愛霞[4]研究稱聯合用藥臨床效果相對較高,復發率相對較低。
應用干擾素治療衣原體、支原體性宮頸炎時其能直接對吸附在上皮細胞表面的支原體、衣原體病原體產生破壞,對特異性免疫功能產生調節作用,使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增強,提高機體抗病力,進而增強臨床療效。阿奇霉素屬于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其能夠對轉肽過程產生阻礙作用進行抑制病原體蛋白質的合成進而發揮臨床療效。本文中觀察組患者應用干擾素栓聯合阿奇霉素治療2周總有效率達到87.9%,顯著高于單純干擾素栓治療的對照組70.0%,PCR檢測轉陰率80.3%顯著高于對照組53.3%,復發率6.1%顯著低于對照組20.0%。綜上,采用干擾素栓聯合阿奇霉素治療衣原體、支原體性宮頸炎的臨床效果確切、復發率較低,值得臨床應用。
[1] 高娟.干擾素栓聯合阿奇霉素治療衣原體、支原體性宮頸炎的臨床觀察〔J〕.山東醫藥,2011,51(41):81-82.
[2] 覃健,陳道意.保婦康栓聯合阿奇霉素對支原體宮頸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60(15):24-26.
[3] 李楠.蒼柏濕毒清治療支原體性宮頸炎(氣虛濕毒證)的臨床觀察及對小鼠陰道解脲支原體定植干預的免疫機制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3.
[4] 劉愛霞.α-干擾素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宮頸支原體感染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09,49(1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