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華
摘 要:對于水泥生產企業而言,產品的質量不僅是反應企業生產技術與管理水平,更是企業賴以生存的生命線。為了能夠保障水泥質量能夠穩步提高,就必須對水泥的生產環節實現有效的監管,努力實現生產流程的科學化、合理化運行,保證企業生產的水泥能夠達到高品質,從而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在文章研究中,筆者將深入探討在水泥生產中各個環節中的質量控制方法,以期能夠從根源上保障企業水泥產品的質量。
關鍵詞:水泥;生產過程;質量控制
水泥在建筑業中是不可缺少的材料,只有在保證水泥產品高質量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提高建筑物的質量。因此,在水泥生產過程中,可以將水泥的質量控制作為企業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只有對每道生產工序把好生產質量關,才能提高水泥質量水平的可能。
1 水泥生產質量控制的概述
水泥作為一種重要的建筑材料,建筑物的質量與安全與水泥質量的好壞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對水泥的生產有著嚴格的要求。生產制造水泥的前提是要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和要求,并且水泥生產企業必須有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水泥生產許可證,并能夠接受相關部門的質量監督。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一些先進國家相比,我國水泥生產的質量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到了相關質量監督部門重視,對此修定了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標準以及五大通用水泥產品標準。五大水泥修訂標準頒布實施于1985年。在此之后,隨著國內市場不斷涌入了國外水泥,使我國水泥生產質量肯競爭力得到了不斷提高,促進了與國際的接軌。
2 水泥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
2.1 對原、燃材料的均化、控制
對于水泥生產的所使用的各種原料、燃料必須嚴格地質量控制,尤其是在進廠時需嚴格把好關,以避免因各種原料、燃料的質量問題而影響到水泥的正常生產。當前,仍無法避免的問題是部分石灰原料依然存在礦點較多以及成為波動較大等現象。因此,為了確保水泥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原料、燃料的穩定性,需要均化水泥的各種原料和燃料,在實施均化之前,可采用分批取樣法詳細分析需均化的水泥原材料及燃料所含的化學成分,再根據其分析的結果進行合理地搭配使用。同時,由于燃料在生產工藝流程中所用的量較多,在整個熟料成本中燃料要占一大半,并且價值日益上漲。對此,必須全方面考慮燃料價格和燃料成本,嚴格對燃料質量進行控制。如各水泥生產企業在買進燃料的過程中,對于燃料的供應點應選擇一個良好且穩定的供應方,這樣在得到質量保證的同時,還能大大降低燃料成本。之后,還應將燃料按照其質量進行分級和分類,并分開堆放,這樣一來為水泥生產過程中的按質搭配使用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2.2 生料均化與控制
在水泥生產過程中,確保生料成分的均勻穩定性非常重要,而對生料的控制主要是對生料的化學成本、細度進行控制。在生產過程中,工藝技術人員對于各種喂料秤的合理調節必須根據其原料和原材料的配料方案,才能正確搭配各種原材料之間的比例,使生料的化學成分能夠符合生產工藝的實際要求。水泥生產的具體控制過程,大部分是以X-熒光分析儀來實現對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質量控制,但值得注意,為了使生料的細度得到保障,對于選粉機的控制和喂料量的控制要引起重視。在原料成分相對復雜的情況下,要滿足配料的各方面要求,不能僅限于對生料進行單純熒光分析和控制,此時對生料進行均化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生料圴化庫目前在現新型干法中應用較為廣泛,所以應進一步加強均化庫的作用。
2.3 熟料和水泥質量的控制
對熟料和水泥質量的控制要求每天必須對其凝結時間、化學成分、強度以及安定性等物理性能和化學屬性進行分析和檢驗,在對熟料的實際情況掌握過程中,必須對熟料的各項性能及成分進行檢查,確認其控制標準是否能滿足其要求。同時,對出磨水泥的幾項基本控制主要包括細度控制、物料配合比例控制、三氧化硫控制以及混合材料量控制,并且還應不斷實驗和總結石膏在水泥生產過程中的最佳摻入量。如試驗石膏摻入量是否與水泥的強度、性能有直關的關系,根據所實驗的結果再確定石膏的實際摻入量。目前,在很多水泥生產企業中,大多數是以粉煤灰、爐渣、火山灰質材料以及石灰石作為混合料,在水泥中將這些混合料摻入不僅有利于進一步改善水泥的性能,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水泥產量,降低水泥生產成本。由此可以看出,在水泥生產過程中對混合料進行合理利用能有很多益處。但還應在提高混合料使用效果的基礎上,對使用過程中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很重要。
總之,在水泥生產過程中為確保其質量控制,必須對對水泥生產的原料、燃料以及生產工序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這就要求水泥生產單位的質量控制人員在了解水泥生產的實際情況下,合理選擇質量控制點,并進行取樣驗檢,從而有效保障各個生產工序的質量,使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董士文,張代立,董光升.水泥質量檢驗及其檢測工作質量控制[J].工程質量A版,2008(7):17-19.
[2] 李衛東.水泥廠生產質量控制[J].水泥技術,2009(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