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明
摘 要:根據土木建筑的安全性與耐久性現狀,探討土木建筑中很多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隨著建筑領域法制的日益完善,建設工程嚴格遵守建筑規章管理制度。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性主要決定于施工水準,因此需要制定技術標準,確保土木工程的持久性。
關鍵詞:土木工程;安全性;耐久性
隨著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土建工程的整體安全性和耐久性成了備受關注的話題。目前,房屋建筑、橋梁、水利項目的建筑安全事故頻發,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土建工程結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是結構工程最重要的質量指標,。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結構工程的安全性取決于設計與施工水準,土建工程法規和技術標準的合理性能影響到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大小,完善法規標準,加強施工技術,有效提高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是目前土建工程永遠不變的研究課題。
1 目前我國土建工程設計現狀
我國土建結構的設計與施工規范,忽視了環境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要求,嚴重程度已經安全水準設置偏低所帶來的危害。土建工程的安全性容易受干濕、凍融、土中有害化學介質侵蝕等因素的影響,同時還有鋼筋銹蝕或混凝土腐蝕導致的耐久性結構的安全性差,主要體現在耐久性、安全系數范圍、整體牢固性等幾個方面,與結構工程的細致的規范。我國規范的安全度設置水準在正常使用的條件下,很難做到理想的“三正?!?,結構的安全設置水準應適當提高。有些安全事故本來是可以避免的,缺陷在于安全性的提法上被掩蓋。安全質量標準要與學習發達國家的質量控制技術,增強土建結構工程的設計規范性,提高土木建筑的使用壽命,總體上要比國外同類規范低,設計規范的整體牢固性差,結構構件承載力安全水準設置偏低。土建工程出現事故安全程度的經費投入不足,造價中所占的比重不高。土建結構的使用的延性度上,防止人為因素破壞而造成的整體倒塌盡量避免減輕災害損失。加強對特殊環境狀態下耐久性的基礎理論研究,并制定技術規范。
2 土木建筑工程結構的安全性與耐久性設計策略
2.1 合理的設計理念
2.1.1 從法制上確定土建工程的正常使用的要求。既要保障承載能力,還要注重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質量,各種制度執行起來要有規范性。防止出現結構的局部破壞而導致大范圍倒塌,安全質量事故減少到最低程度,還應以預防為主,通過例行檢測及時發現問題。整體牢固性要具有必要的冗余度,增強地震、爆炸等災害的應對技術,減輕災害損失。
2.1.2 結構的耐久安全性。 結構工程的耐久性與工程的使用壽命相聯系,由于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過薄且密實性差,許多工程建成后幾年就出現鋼筋銹蝕,在材料性能和結構構造等方面,采取防治凍融和鹽害的綜合措施。
首先編寫出相應的設計施工技術文件,混凝土耐久性涉及到原材料和環境等特定條件,安全性規范設計的安全度反映了安全系數的可靠指標。結構的整體牢固性主要依靠結構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除了結構構件要有足夠承載能力外,結構物還要有整體牢固性。對于在土建工程的檢測和評估,需要建立相應的法規和標準,認真考察從業機構的資質認證制度,在管理體制上予以規范。盡量減輕災害損失。
其次是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占有量,減少水泥用量,適應環境保護的需要。結構的安全性是防止破壞安全程度。土建結構的設計要考慮干濕、凍融等大氣侵蝕以及工程周圍水等因素的環境影響。
2.2 嚴格運行管理措施
2.2.1 強化結可操作性。在設計規范使用上要注意結構耐久性和使用意識。保證土建結構安全性和耐久性時,充分考慮在建成后的使用期限,應該進行定期檢測和維護。在法制上確定土建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定期檢測的考慮安全性和耐久性,合理控制土建結構工程的安全質量,制定操作性的維護費用,用制度和法規來約束安全質量隱患。用科學的管理手段把握土木結構安全性及耐久性。
2.2.2 土建結構工程的檢測與維護。使用階段的維護和修理是提高結構耐久性和使用壽命的重要手段。只有定期檢測和維護,很多事故很有可能避免。在不斷提高施工操作人員的素質基礎上,健全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體系,規范結構安全與耐久性的設置水準,從法制上確定土建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定期檢測的要求。
3 調整結構安全設置
3.1 我國結構設計規范的安全設置水準較低,規范的具體規定技術規范或規程符合技術要求,設計與施工的依據要有利于技術進步和創造性的發揮,從施工企業的整體利益出發,在環保等重大原則上提出最低要求,并制定相應的法規,但過去的歷史能夠對土建結構取用較低的安全水準并基本滿足了當時的生產與生活需求,且歷經了較長時間的考驗,雖然安全儲備較低但也是國內土建科技人員的成就。
3.2 要適當提高安全設置水準。從事的基礎設施建設要為今后的現代化莫定基礎,要滿足今后幾十年、上百年內人們生產生活水平發展的需要
3.3 落實結構設計規范的概率可靠度設計方法。有些土建結構為了滿足市場經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質的單一。我國的建筑結構設計規范已從20世紀80年代末期起就以拋棄了傳統的多安全系數設計方法,從而統一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可靠度設計方法并已在多領域廣泛實施。
參考文獻
[1] 郭元裕.農田水利學[M].武漢: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7.
[2] 顏振良,鄭秀君.渠道防滲的幾種措施[J].現代化農業,1999.
[3] 建功.水在渠道防滲工程凍害中的作用及防治凍害對策[J].防滲技術,1996.2(2).
[4] 張伯平,牟過斌.渠道襯砌體凍脹破壞機理與防治對策[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