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成


一月的北京,寒風蕭瑟。但假如她能感受到出版界散發出來的熱情,那么沒準兒她早已春意盎然。
在這個月,整個行業都忙碌起來。出版業的領導會反復查看自己的日程表,確定自己的時間安排;各出版社的發行與營銷人員也都將自己深陷電話和郵件的包圍中,緊鑼密鼓地準備“開年大餐”;而跑圖書口的記者也都絞盡腦汁,尋求最佳報道切入點——這一切,只因為北京圖書訂貨會要在這個月舉辦。
創辦于1987年的北京圖書訂貨會是與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齊名的全國三大圖書盛會之一,如今已成功舉辦26屆,被譽為“中國出版風向標”,也有人戲稱為出版界的“嘉年華”。在往年,每次的圖書訂貨會都被寄予許多出版人的愿望與期許,而2014年更是如此。2014年,北京圖書訂貨會不再由原新聞出版總署管理,而是由中國出版協會和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主管主辦,而之前組委會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出的訂貨會8個特點,比如二維碼使用、數字出版展臺等也讓人們有了更多的期待。
2014年年初,《出版廣角》有幸采訪到本次北京圖書訂貨會主辦單位之一中國出版協會的副秘書長劉麗霞女士。新起點下,訂貨會的面紗就此揭開。
“特點”激活“亮點”,創新與堅持并存
《出版廣角》:我注意到一個有意思的細節,組委會在談2014年北京圖書訂貨會創新時,用了“特點”,而不是通常所用“亮點”,這是為什么?
劉麗霞:亮點應該屬于參展單位,只有他們才能創造一次又一次的驚喜,不斷豐富這次訂貨會。我們作為主辦單位,做事應該有特點。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參展單位,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開展信息交流、業務合作的平臺,我們的一切特點都是為他們的亮點服務。如果沒有參展單位真正的亮點,無論主辦方創造多少東西,都不是市場需求,那么這個服務平臺可能就會被淘汰。舞臺是參展單位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搭建好這個舞臺,讓他們能夠盡情展示自己。
《出版廣角》:那么通過這些“特點”創新,這屆北京圖書訂貨會又會呈現哪些不同的特點呢?
劉麗霞:北京圖書訂貨會從1987年建立開始,已經走過26個年頭。能夠堅持這么久,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我們將服務作為辦會的唯一宗旨。今年我們要更加強化這種意識,要為參展商提供強有力的后盾,期待能對整個行業產生積極影響。像訂貨會高層論壇、開卷年度信息報告、紅沙發訪談、經銷商大會等活動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得到過業內的一致好評。另外,隨著訂貨會的發展成熟,信息交流的功能變得和訂貨同等重要,我們還要將信息交流的作用發揮最大。我相信,北京圖書訂貨會有老一代出版人打下的基礎,有現在領導的頂層設計,訂貨會一定會做大做強。
《出版廣角》:目前對北京圖書訂貨會舉辦方式等問題有不同的聲音,您怎么看待訂貨會的創新,訂貨會的舉辦該堅持什么?
劉麗霞:創新其實很重要,但是相對而言,對于以往好的經驗更要堅持傳承。一個好的展會需要不斷地創新,但它整體的框架和功能是穩定的,需要后者不斷創新和完善。
現在的北京圖書訂貨會已經形成一套非常成熟的管理模式,很多核心內容年年都會有。以前我們曾經嘗試過為了創新而創新,也做了很多工作,提供不同的服務,可謂“群星燦爛”。但今天看來,這些組委會創造出的創新并不一定是參展單位真正的需求。所以,我們現在要基于以往的經驗,以服務為宗旨,了解參展單位的真正需求,全力以赴地提供支持、服務平臺,為他們制造亮點提供服務,我覺得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創新,真正的堅持!
《出版廣角》:您謙虛了,其實今年組委會還是做了很多工作。
劉麗霞:確實。我覺得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這次北京圖書訂貨會充分發揮了現代科技的優勢,比如說二維碼的使用、網上注冊的雙軌制等。而且,現在提倡勤儉辦展,展會要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為參展商提供更完善的服務;要利用現代數據庫的優勢,讓信息服務更加充分。我們也在努力探討新的模式,比如嘗試參展單位在網上選展臺,嘗試展館的網絡覆蓋、手機客戶端支持等。總之,我們的服務意識要跟上節奏,要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滿足參展商的需求。
訂貨功能漸淡,館配成為著力點
《出版廣角》:北京圖書訂貨會還是有訂貨功能的,比如說訂貨會上的館配會。在當前圖書展會訂貨功能越來越弱的前提下,您怎么看待館配會?
劉麗霞:首先,館配行業是風生水起的,早在2008年,它的發展態勢已經逐漸顯現。隨著訂貨會訂貨功能的逐漸淡化,需要一種新的形式來彌補訂貨功能的不足,我們相應增加了館配會。北京圖書訂貨會在館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無論是會場的布置,還是服務提供,我們都力爭做到最佳。如會場只有館配業務相關人員進出,現場提供免費飲料茶點、圖書檢索和查詢等服務,并在全國范圍內選擇最好的中盤商承辦館配會等措施。從2008年到現在,館配會已經成為全國圖書館采編人員必到的展會。
《出版廣角》:現在全國各地館配會也不少,北京圖書訂貨會館配會有什么優勢?
劉麗霞:我覺得優勢在于覆蓋面與權威性。隨著這幾年全國館配業務的擴大,各地館配會也逐漸增多,僅僅是2013年秋季就有39場之多。本著節約成本的要求,出版單位應該有選擇參加有權威性、符合自身要求的館配會,或者較大型的館配會。綜合比較來看,北京圖書訂購會館配會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廣泛性,并且因為它基于北京圖書訂貨會這個平臺,館配會與訂貨會兩者相得益彰:一邊是參展單位展示自己的舞臺,一邊是圖書館采購的嘉年華。這樣結合起來,不僅提升了館配會的權威性,也讓北京圖書訂貨會更具活力,更有效率。北京圖書訂貨會能保持連續六年的增長態勢,也是基于此。雖然也有人提到北京圖書訂貨會館配會的時間不是最佳的,但因訂貨會新書信息最全,參與人數眾多,時間不佳的問題已經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出版廣角》:您剛才提到北京圖書訂貨會館配會的權威性, 這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劉麗霞:館配會的權威與否取決于圖書品種,北京圖書訂貨會館配會有近20萬種圖書,其權威性首先體現在這里。當然,我們也在與時俱進,廣泛征求意見,不斷完善館配會的各項工作。我們曾經從近百家館配商中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二十家召開座談會,聽取他們的意見與要求??傊瑢τ陴^配會,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我們都投入了很多,為它的權威性做出了保證。
溝通的全平臺,提供一站式服務
《出版廣角》:現在數字化、網絡化為溝通提供了更快捷的方式,這是否意味著北京圖書訂貨會的現場溝通不再重要了?
劉麗霞:我覺得不是。訂貨會的重要功能就是讓大家充分開展面對面的信息交流、情感溝通,這很關鍵,也很重要。打個比方,現在通訊功能發達,但是各國間的首腦會議越來越頻繁,因為只有通過見面交流,大家才會建立彼此間的信任。借用現代通訊進行溝通和人與人見面的感情是不一樣的。
此外,我們努力推廣參展單位展區活動模式,把北京圖書訂貨會期間在其他場所舉辦的活動,集中在訂貨會展區里舉辦。拿一個出版集團為例,如果把預訂展臺和在其他場所舉辦活動租賃會議室、宴請活動、活動交通等費用和在展臺內舉辦一切活動費用做比較,展區活動模式節省費用優勢更為明顯。同時在展館內活動,領導不用跑來跑去,時間更好掌握,工作更有效率,而且整體的形象也更加統一。
《出版廣角》:那參展單位對北京圖書訂貨會平臺的使用程度如何?
劉麗霞:隨著每年北京圖書訂貨會的如期舉辦,參展單位也在成長,它們對這個平臺的使用也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有效率,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拿中信出版社來說,它們在展會的兩天時間安排了12場活動,量級與密度是非常大的。參展單位有效地借用平臺提升品牌,它們的參與度、使用度也確保了圖書訂貨會的品牌穩固。而從主辦方層面來看,活動角度也愈加新穎。比如 “紅沙發講座”邀請名人談讀書的感受,而不是單純的自賣自夸。有些變化雖然是微小的,但卻反映了訂貨會經營理念的改變——自己說好不如別人說好。這些都說明北京圖書訂貨會這個平臺的應用性在增強,參展單位的應用能力也越來越強。
《出版廣角》:如今北京圖書訂貨會的應用性在增強,那今年北京圖書訂貨會增加圖書零售環節是不是說明了這點?
劉麗霞:的確是這樣。這次的圖書訂貨會我們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將更多的權利交給參展方,讓它們能夠在這個舞臺上自由展示。以往的訂貨會不贊成圖書零售,一是因為展覽形式不適合零售,二是因為訂貨會面向的是專業采購人員,是批發模式。同時,北京圖書訂貨會展示的圖書品種多、庫存少,讀者所關注的往往是一些暢銷書,如果采用零售方式就對相應的環節造成困擾。但是今年,我們想把這個選擇的權利交給出版社,如果出版社覺得零售沒問題,就可以選擇零售方式。
回歸常態,回歸市場
《出版廣角》:北京圖書訂貨會一直被譽為“出版界的方向標”,對此您是如何理解的?
劉麗霞:我們所說的風向標,不是標志一個訂貨會的組織者如何,而是標志參展商展示的各方面所呈現的一個態勢。風向標由出版市場導向所決定,而不是由組織者所決定。在北京圖書訂貨會這個平臺上,參與者能夠看到趨勢,看到能給出版社帶來效益的外延機遇,這才是最重要的。
《出版廣角》:您對北京圖書訂貨會未來發展有何想法?
劉麗霞:這次北京圖書訂貨會由兩個協會主管主辦,是政府簡政放權的結果,是訂貨會成熟標志,是回歸市場的行為。未來訂貨會更需要加強團隊專業化建設,不斷滿足參展單位的市場需求,將服務精神理念貫徹始終。服務有止境,服務態度無止境,服務內容有止境,服務精神無止境,北京圖書訂貨會應在創新發展中做大做強。會后,我們將對各種反饋意見認真總結研究,腳踏實地,把北京圖書訂貨會辦成出版界期待的圖書盛會。
當然,我們要感謝老一代出版人創建的北京圖書訂貨會,是他們,有勇氣、有魄力、有韌勁,為中國乃至世界華文出版界搭建了交流、貿易平臺。我們要繼承并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要不斷創新、不斷完善北京圖書訂貨會的各項功能,讓北京圖書訂貨會產生源源不斷的動力滿足出版產業發展的需求,做大做強北京圖書訂貨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