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
近幾年,隨著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國經濟增長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下,“創新”的現實意義也就顯得越來越重要。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充分說明產學研對于充分整合學校資源、促進企業“創新”研發、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都有著積極重要的作用:企業可以將研發服務外包給院校,節省自身人力物力成本,將有限的精力集中到自身優勢上去發展;院校也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市場需求,將社會、企業真正需要的知識、技能教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在社會上的競爭實力;企業和院校的成功合作將不斷促進包括服務外包在內的高端服務業發展,提升區域高技術服務業水平,優化三次產業結構。在這個過程當中,院校有著研究硬件、創新能力和知識儲備方面的優勢;企業則對市場需求有著敏銳嗅覺,更有將技術創新轉化成生產力的強大能力;政府在政策和資金扶持方面稍加引導,就能使研發、創新和產業得到快速發展。
如何借助國內外知名高校的成功經驗,盡快建立起高效、快捷、系統的產學研體系,讓學校培養出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成為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話題。硅谷是一個只有250萬人口的地區,卻在2011年創造出占美國GDP總量5%的生產總值,生產了全美國30%以上的集成電路產品和20%多的航天產品。硅谷的成功就與其相鄰的斯坦福大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正是由于斯坦福大學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學校專業特色和當地經濟發展的產學研體系,才使得硅谷當地企業迅猛的發展起來,可以說是產學研完美結合的典范。學習硅谷和斯坦福大學的成功融合,對于現階段高校如何更科學有效地建立產學研系統有著積極的借鑒作用。
“硬件”的先行發展。硅谷與斯坦福大學“產學研”合作成功的重要支撐就是由弗里德里克·特曼教授于1951年親手建立的斯坦??萍紙@,并且在建立之初就對學校本身優勢、市場發展前景等做了一系列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別認真挑選出電子信息、航空航天等發展潛力大、資源消耗少、成長前景好的行業優先發展,并采取減免入園費用、公用學院設施資源等優惠措施吸引相關行業的中小企業入駐園區。
“軟件”的持續跟進。在斯坦??萍紙@順利發展的同時,斯坦福大學的管理者們意識到,僅有優質的硬件設備和眾多的中小企業支撐是不夠的,還要對眾多有開拓創新思想的年輕人進行有效輔導,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創新創業的發展,于是學校的絕大部分學院都相繼開設了創業課程,也更加注重校園創新文化的培養。
相對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相對完善的產學研體系,我國大專院校、當地政府和眾多企業相互聯系還不夠緊密,有待進一步提高。
一是著手研究創辦科技創新園區。在眾多大專院校積極興辦新區的同時,應該充分利用新區較為寬裕的土地資源,深化與當地政府的合作,爭取更多的土地、財政方面的政府支持,并結合本校自身專業優勢,積極探索建立適合本校特色和當地經濟發展的科技創新產業園區。全力引進入園企業,積極招引當地符合園區發展規劃的中小企業入駐,并且大力倡導本校有意愿的老師和學生進入園區創業發展。
二是與當地創新研發機構融合發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大部分地區和部門都有著符合自身發展優勢的產業聯盟和研發平臺,這些機構既有政府背景,又擁有優勢企業的技術和資源支持,大專院校可以通過與這些機構的合作不斷深化與政府、企業、市場的聯系。河北科技大學石家莊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生物制造公共實驗中心就是這種融合的實例之一。
三是進一步完善創新創業課程培訓。開辟專業的培訓課程,針對專業自身特點,對有創新創業需求的學生進行系統輔導。更要在鼓勵學生積極創業的同時,告訴他們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風險,以及對待這些困難和風險的心態,讓學生不斷提高心理素質,能夠勇于接受并承擔失敗的風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