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赴西班牙特派記者 謝戎彬 芮益芳 ●陶短房圖說:芬蘭一家電子廠商展示其“智能手表”。全球移動技術領域規模最大的會議——2014世界移動通信展(MWC)24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開幕。本屆大會將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有來自200多個國家的7.2萬名展商參展。這是MWC第二次在巴塞羅那的新館舉行,也是一場好幾萬人參加的盛會,會場上的每個人都不知道未來的生活會怎樣被移動終端和各種物聯網技術改變。展會第一天,三星、諾基亞、華為、中興等國內外巨頭紛紛推出新款智能手機。在《環球時報》記者看來,MWC更像是一場智能手機斗智斗勇的戰場。韓國廠商三星發布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Galaxy S5,中興當天發布超薄高性能的多模6英寸LTE手機——Grand Memo II LTE,日本的索尼也推出具有防水功能的Xperia Z2。其中備受關注的是,火狐系統宣稱可以與生產者一起將搭載Firefox OS系統的手機成本控制在25美元左右。Mozilla將與中國芯片設計商展訊進行合作,廉價手機的普及將成一大趨勢。諾基亞首發史上第一款安卓手機Nokia X系列,售價89歐元-109歐元,在移動通信展上引起很大轟動。這是它與安卓的首次親密接觸,但輿論對此并不看好。外界對三款新手機褒貶不一,有人稱其為“閹割版的安卓手機”,也有人認為,諾基亞斷臂求生,推出安卓系統手機有利于其開拓生存領域。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諾基亞的新手機都是中國制造的。記者還了解到,諾基亞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從鼎盛時期的40%跌到近4%。國外媒體人士稱,這么大的品牌市場占有率掉得這么厲害,失去的東西很難追補回來,如果不改變就沒有生存機會。可穿戴技術依舊是本屆展會上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三星、華為、HTC等主流廠商都將推出可穿戴產品,而許多創業公司也不甘落后,將借MWC這個舞臺展示其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新作。在2014年1月于美國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可穿戴設備已經嶄露頭角,2014年也被寄予“可穿戴設備元年”的厚望。華為在MWC展示了一款名為TalkBand B1手環,售價136美元,除計步、測距、卡路里以及檢測睡眠等健康功能之外,還可支持無線通話。三星電子發布兩款新智能手表Gear 2和Gear 2 Neo,搭載自家的Tizen系統。該新產品嵌入紅外線傳感器,支持控制電視機,還且可追蹤心率。智能汽車以及車聯網等技術也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眼球。車載多媒體通訊娛樂系統及更為智能的語音控制系統都將是今后發展的重點。福特此次發布的智能汽車新福克斯搭載了SYNC 2系統,SYNC 2擁有更為直觀易用的語音控制功能。駕駛者只需對系統說一句“我餓了”,系統將自動為你推薦餐館和行駛路線。有關5G的討論在展會上也特別熱烈。4G在中國剛起步,但關于5G的競爭已經開始。《環球時報》記者在中興的展廳上了解到,中國企業會參與到5G標準的制定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首批5G網絡將于2020年實現商用,容量是現有移動網絡的1000倍,最高速率達10Gbps。《環球時報》記者還注意到,在這次展會上,中國元素特別突出。中興、華為、聯想、酷派、金立等展商都將在展會上推出新品。據記者觀察,中興和華為的展臺特別大,而且緊挨著三星、IBM等國際巨頭,傳達其處于國際頂尖品牌的信息。展廳中,參觀者絡繹不絕,而拉美、非洲等地區的參觀者對中國手機很感興趣。一名來自非洲的記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華為、中興的手機在性能和指標上與三星、蘋果差不多。不過,據記者觀察,2014年1月中旬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剛剛謝幕不久,MWC展會第一天其實沒有太多殺手級的應用技術出現,亮點主要還是集中在可穿戴設備、車聯網等方面。▲
環球時報201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