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發
[摘 要] 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打破了傳統出版地域性、封閉性的特點,使得出版產業競爭格局開始重新“洗牌”。產業技術聯盟作為新時代的重要競爭手段,將在這一競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依靠“產、學、研、用”結合發展模式,發起成立了全國首個“數字與新媒體出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產業聯盟從促進企業創新平臺完善和共享、促進企業創新項目建設、促進企業科技人才培養等方面推動新媒體出版建設發展。未來應整合資源、拓展企業創新平臺,加速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和交流,擴大聯盟規模,加強聯盟凝聚力。
[關鍵詞] 產業聯盟 出版產業 轉型
[中圖分類號] G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4) 01-0011-03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應用普及,新媒體的崛起加速了傳統出版企業的轉型升級。現代傳媒技術的巨大變化,打破了傳統出版地域性、封閉性的特點,使得出版產業競爭格局開始重新“洗牌”。產業技術聯盟作為新時代的重要競爭手段,被稱為“20世紀末最重要的組織創新”,將在這一競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 電子書“免費”事件
2013年4月17日,當當網宣布其網站的所有電子書均可免費購買,一時間在互聯網上掀起了讀者免費下載的熱潮。隨后,京東商城在第一時間緊急上架5萬本電子書,也打出了“免費”的旗號。這一事件像是一面放大鏡,將目前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特別是電子書產業的核心問題暴露無遺。
當前的數字出版價值鏈上,以當當網、京東商城以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為代表的內容銷售方由于掌握了龐大的用戶群體,在產業鏈上處于強勢地位,甚至掌控了內容產品的定價權;而以出版社為代表的內容生產方,由于客觀原因,在同內容銷售方的合作中處于弱勢,掌握不了話語權,導致電子書定價權的頻頻丟失。試想,如果內容產品的價值已經到了可以免費購買、忽略不計的情況下,我們的文化產業如何能夠實現大發展、大繁榮?“電子書免費”這一事件也恰恰折射出目前數字出版產業鏈上各方的合作是不健康的,存在較大的問題。
2 組建聯盟的必要性——數字出版業轉型時存在的問題
隨著對數字出版重視程度的提高,傳統出版企業都在依托于自身的內容資源搭建獨立的運營平臺,寄希望于能夠依賴內容的獨特性與所掌握的地方渠道吸引用戶,將價值鏈從內容生產擴展到內容銷售,以彌補之前傳統圖書業務對用戶渠道的失控。但事實是,由于版權期限、生產規模限制等原因,任何一家出版單位的內容生產規模均無法滿足平臺級的內容需求。此外,數字出版平臺的建設時期,需要較高的投入與較長的培養期,就目前國有企業的考核機制而言,任何一家出版企業對于平臺級的投入都是較難承受的。這也是目前各出版機構的數字出版平臺在“轟轟烈烈”建成之后很快就“悄無聲息”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種情況下,出版企業之間更應該形成緊密的合作機制,找準自身的優勢與定位,立足于數字內容產品的生產,把握住數字產品的內容質量,由行業聯盟建立“共同投資、共享收益”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對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對相關標準進行統一,以推動整個行業的共同進步。
產業聯盟是聯結各公司活動的一種正式但非合并之合作關系,是介于企業和市場之間的中間組織,是整合創新資源的新型產業組織形式。產業聯盟的作用是完成戰略的構想,并在戰略層面提升企業的競爭地位,期望以聯盟所具有的快速性、互補性及效果相乘特質,結合同業或異業間各自的有限資源,共同分擔營運開發的成本及風險。
3 時代出版牽頭發起的“產業聯盟”發展現狀
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著眼于新媒體產業鏈建設,重點發展“產、學、研、用”結合,建立并發展了全國首個數字新媒體產業戰略聯盟。2012年4月,時代出版牽頭組織“數字與新媒體出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聯盟”),聯合參與單位包括廣東、浙江、湖北、江西等出版集團數字公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等高校、研究機構,以及中文在線等技術服務商在內的20多家數字出版上下游實力單位。
聯盟是以企業為主體,以創造知識產權和重要標準為目標,通過產學研聯盟成員的優勢互補和協同創新,通過協議等契約關系建立合作關系,形成長期穩定的利益共同體。聯盟以提升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為出發點,通過聯盟協議等契約關系建立起聯盟成員之間“共同投入,聯合開發,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突破制約我國數字出版技術及應用產品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構建共性技術平臺,凝聚和培育創新人才,加速技術推廣應用和產業化。聯盟的成立,推動了時代出版的數字化進程,數字出版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并成為新盈利來源;同時,在這一新興業務領域將研發產業標準,掌握新業務領域的話語權。
自成立以來,聯盟運營良好。2013年10月, 科技部下發了《關于發布2013年度國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試點聯盟和重點培育聯盟名單的通知》,其中時代出版作為責任主體單位的“數字與新媒體出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入選“2013年度國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重點培育聯盟名單”。
4 產業聯盟推動新媒體出版建設發展
在實際運營中,聯盟的建立和發展推動了時代出版的產業轉型與新媒體業務的發展。近年來, 時代出版不斷加強出版業的轉型升級,積極開拓新媒體出版業務領域,深入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公司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產業技術聯盟、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等多個國家級產學研技術平臺和產業平臺。目前,公司正依托該聯盟的產業鏈優勢,大力發展面向教育的數字出版,并逐步向電子書、泛閱讀、互動閱讀發展,對內容資源進行全方位、深層次、多元化的開發利用。
4.1 產業聯盟促進企業創新平臺完善和共享
聯盟依托時代出版和其他成員單位信息服務、人才與應用市場相對集中的優勢,在新媒體出版領域引導產業集群創新、提升產業素質和市場競爭能力等方面作用日益突出,通過組織模式創新、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匯聚產業資源,堅持聯合創新發展,在長期難以真正實現的“產、學、研、用”有機結合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突破和進展。時代出版以聯盟為產學研結合的切入點,完善企業創新已有平臺,共享優質資源,著力打造企業集成創新體系。時代出版為國家級現代服務業示范企業,同時擁有全行業首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該中心發展為包括重大出版工程、新媒體、數字印刷三個技術研發分中心,一個產學研分中心,已經連續三年評比獲得省級優秀。在聯盟發展期間,時代出版利用聯盟優勢,匯聚資源,建立了省級數字出版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數字出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endprint
4.2 產業聯盟促進企業創新項目建設
在創新項目建設方面,時代出版先后主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出版改革發展項目庫項目、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財政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等重大科研攻關與產業化示范項目的申報,并獲得了立項實施。
2012年,時代出版受安徽省科技廳委托,主持制定了《安徽省數字出版產業技術發展指南》,在版權保護、語義出版、智慧校園等數字領域獲得了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正在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兩套,申請專利及軟件著作權10余項。
2012年,時代出版聯合武漢大學等聯盟單位參與申報了2013年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現代服務業領域項目“基于語義的動態數字出版服務系統研發及應用示范”,并獲得了批準。該項目在研發自主創新關鍵技術和集成其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面向科技、教育等出版領域建設基于語義的動態數字出版服務平臺,為以跨媒體內容動態組織、按需出版為主要特征的新型數字出版提供系統解決方案,進行產業運作模式創新研究,以促進數字出版新興業態的發展。
與聯盟單位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了時代出版自有平臺——“時代e博”平臺的新媒體應用科技含量,進一步實現“一次數據加工,多網絡、多終端復合發布”,真正實現數字內容覆蓋網絡出版、手機出版、電子書通讀及各種新興用戶終端的數字出版產品體系,實現內容資源“多屏化”應用。
公司依托自身和聯盟參與單位教育資源,結合數字化與知識化處理,建立了一個面向中小學的教育資源動態出版平臺。平臺項目采用“內容+平臺+終端”的模式,以教育內容的數字出版為核心,為廣大師生提供規范化、個性化、交互式的移動教育教學解決方案,實現“教育無處不在,學習隨時隨地”的理念,打破地域經濟不同而導致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均這一現狀,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覆蓋。
時代出版在整理自有的大量動漫資源的基礎上,依托聯盟各單位的內容資源及技術力量,開發了“基于云服務的交互式電子書編輯發布平臺”,加深了對數字出版業務的理解與探索。該項目用于互動游戲及互動繪本的移動應用開發、發布、運營和后續服務,項目可以讓沒有編程基礎的內容提供者開發出基于Ios、Andriod和Windows phone 平臺的App,實現各類出版物、設計品和教材教案的移動互聯出版。
4.3 產業聯盟促進企業科技人才培養
時代出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自2009年6月經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正式更名建站,建站4年來共招收博士后13人,分別與參與聯盟單位的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聯合培養,專業涉及出版、傳媒、管理、印刷、影視等多個方向,進站當年每位博士都順利完成了開題,第一批博士后已順利出站,打造了一批新媒體行業急需的復合型人才,解決了部分數字出版發展的人才瓶頸。
5 未來發展展望
5.1 整合資源,拓展企業創新平臺
數字出版的平臺問題與相關技術問題對所有出版企業而言都是共性的,出版社孤立地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平臺建設極易造成資源的重復建設,并且不易取得成果。產業聯盟可以集中出版單位的資金力量,減少單個出版社的投入,同產業相關的高校、科研院所、技術服務商共同合作完成對技術的攻關與平臺的開發,最終形成的成果為聯盟成員共同所有,從而在總體上提升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
時代出版將立足于產業聯盟,整合自身已有平臺資源,利用聯盟單位共享資源,打造基于產業鏈的科技創新資源共享服務系統。建立市場化互動的服務體系與利益機制,引入專業化和市場化的管理運行機制與開放式創新模式,推動產學研從分散、割裂、封閉走向開放式創新。
5.2 加速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和交流
發揮產學研合作優勢,培養懂技術會策劃的復合型數字新媒體出版人才。將博士后工作站建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課題研究、與高校的橫向聯合起來,形成“產、學、研、用”一個鏈條,推動公司技術創新。以項目團隊為切入點,在完成相關課題的同時,也作為技術帶頭人帶一批技術人才,形成技術人才梯隊。發揮產業聯盟人才集聚作用,利用創新系統優勢吸引人才;發揮聯盟內部人才交流作用,對于急需的高端人才,按照“不為所有,但求所用”原則,實現聯盟內部人才流轉、共享。
5.3 擴大聯盟規模,加強聯盟凝聚力
在現階段的數字出版模式中,由于缺乏統一的數字出版平臺及相關標準,沒有形成良性的產業合作,出版企業無法將重點放在優質內容的生產方面,導致其逐漸失去核心競爭力。而組建產業聯盟,可以使傳統出版商主動利用自身的內容資源優勢,在優質內容的生產與內容質量把關上投入主要精力,從而增強其核心競爭力,重新獲取產業鏈上的話語權。
“十二五”期間,戰略聯盟將擴展到百家成員單位,成員組成涉及內容提供、內容運營、硬件等數字出版產業鏈各領域。在當前出版產業轉型升級,爭搶發展機遇的背景下,加快聯盟成員融合,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項目合作為抓手,在電子書包、內容投送平臺建設、數字出版等各方面實現資源共享、技術攻關,努力在數字與新媒體出版產業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共同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聯盟典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