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雪梅
2013年全球油氣業收獲頗豐,預計2014年國際油氣勘探支出將繼續增長,非常規油氣勘探將取得突破,俄羅斯海域和亞太地區將成全球最活躍勘探區域。
對全球油氣業而言,2013年是收獲頗豐的一年:墨西哥海上、埃及、伊拉克、加拿大紐芬蘭島、挪威海等新老區域紛紛找到商業油氣發現;北美洲非常規油氣的發展如火如荼,美國正在向能源自立目標大步邁進;各石油公司在油氣勘探開發上連續數年投入巨資正在獲得回報;北極和東非因其巨大潛力而成為業界追捧的熱點。但2013年國際油氣勘探開發也面臨諸多挑戰,勘探開發難度加大、成本上升、資源國政策風險和地區沖突干擾以及美國非常規油氣在其他地區復制成功率低等等。這些有利和不利因素互相作用,形成了2013年有別于往年的油氣勘探開發特點。
回顧2013年全球油氣勘探開發狀況,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特征:
1.全球油氣勘探開發支出繼續超預期。據巴克萊2013年12月底的預測報告,2013年全球油氣勘探開發支出將再次達到歷史新高,為678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這是自2009年以來連續第四年出現勘探開發支出增長。中東、亞洲的一些大項目,沙特阿美、伊拉克以及中國油氣公司是支出增長的主力,北美洲和南美洲增幅分別為2%和12%。油氣勘探開發支出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包括油氣勘探開發難度不斷加大、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導致勘探開發成本大幅度上升等。
2.大公司產量普遍低于預期,埃克森美孚一枝獨秀。盡管全球油氣勘探開發支出增長,但近年來,大型油氣公司每年的產量都低于其設定目標。為此,各大石油公司2013年紛紛調整了戰略,不再以產量論英雄,而是更注重現金流的提高。根據產量水平,殼牌去年8月甚至放棄了到2017至2018年達到400萬桶油當量/日的產量目標。業界分析師稱,美國的幾家大型一體化油氣公司的產量也已經到達向下的拐點,但埃克森美孚卻一枝獨秀,2013年第三季度實現了兩年來的首次增長,月產量增加了2%,達到了401.8萬桶油當量/日的水平。然而,埃克森美孚去年三季度與二季度相比,產量仍然存在下滑。盡管勘探開發支出大增,收獲卻并非立竿見影,產量下降將成為大石油公司的普遍趨勢。
3.美國頁巖油氣熱持續,全球其他地區未見大突破。美國頁巖油氣發展繼續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相關資產并購交易活躍,LNG出口終端氣源確定。根據頁巖油氣的發展態勢,美國能源信息署將其未來預期進行了上調,認為未來5年,隨著美國頁巖油的開發,其石油產量在2016年前以80萬桶的速度每年遞增,于2019年達到歷史最高。與之相比,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頁巖氣在經歷了前幾年的熱潮之后,2013年頗有回調的味道。除南美洲阿根廷內烏肯盆地不斷找到頁巖油氣外,其他國家都沒有太大進展。歐洲的波蘭勘探失利,法國、德國等因公眾反對而禁用水力壓裂,英國舉棋不定,俄羅斯、墨西哥常規資源相對豐富,尚無意勘探開發頁巖油氣資源。2013年,海上和陸上常規油氣資產的并購交易占據了更大份額,而非常規油氣資產的并購量與2012年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這都從一個側面表明了美國頁巖熱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復制的不易。

□ 墨西哥灣海上鉆井平臺。合適 供圖
4.北極仍是各公司追捧的目標。2013年,北極仍炙手可熱。為了爭奪資源,加拿大宣布擁有北極點及其附近水域后,普京迅速下令俄軍加強對北極的防控。對于領海劃分有爭端的區域,各國之間寸土必爭,互不相讓,較明確的海域則加快了勘探步伐。2013年12月,包括殼牌、BP等大公司在內的17家公司計劃聯手對挪威北極圈內海上區域開展海底普查,這表明了油氣公司開發北極的急迫心情。這一區域的面積約與瑞士國土面積相當,挪威和俄羅斯曾就其歸屬問題有過爭議。2010年,兩國達成協議后向各油氣公司開放,成為近二十年來首個開放的挪威北極海域。北極豐饒的油氣資源對油氣業界的巨大吸引力可見一斑。
5.東非成豪賭場,但資源國國家控制收緊成趨勢。隨著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亞海上勘探的持續進行,其天然氣潛力不斷顯現。迄今為止,阿納達科和埃尼已在莫桑比克發現了約130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BG與Ophir以及挪威國油在坦桑尼亞發現的天然氣資源達30萬億立方英尺。伍德麥肯錫認為,在莫桑比克還有約80萬億~90萬億立方英尺的待發現天然氣資源,坦桑尼亞的待發現天然氣資源為30萬億~40萬億立方英尺。目前該地區已確定6條液化天然氣(LNG)出口生產線(莫桑比克4條,坦桑尼亞兩條),但天然氣發現量至少能夠支持20條生產線。石油公司在此的資產交易活動極其活躍,但資源國政府有意收緊對油氣資產的控制。2013年底,坦桑尼亞新一輪區塊招標將采用新的產量分成合同,政府分成視風險情況占比將高達75%或65%。坦政府還在緊鑼密鼓修訂天然氣法,確定售與投資方的天然氣量及保證國內發電和需求措施。政府還打算設計地方審計機構,以確保投資方收回投資后,政府取得收益中的合理份額。坦桑尼亞目前與17家國際石油公司簽訂了25份產量分成合同,這些合同對外資相對優惠,但將來的合同收緊已成必然趨勢,這也將是后進入該地區的油氣公司面臨的難題之一。
2013年沒有特大型的油氣發現,但伊拉克、埃及、馬來西亞、加拿大等老牌資源國老樹新枝,有不少驚喜;墨西哥灣下第三系對新油氣發現的貢獻頗多,坦桑尼亞領銜東非天然氣發現。
1.老資源國煥發青春。伊拉克在其東南部省與伊朗接壤處找到近30年來的首個石油發現,規模為10億桶左右;DANA天然氣公司在埃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區連獲發現,1月兩口發現井預測儲量分別為760億~4360億立方英尺天然氣/250萬~940萬桶凝析液和80億~660億立方英尺天然氣/20萬~130萬桶凝析油;年中又找到15米厚凈產層,試獲940萬立方英尺天然氣和133桶凝析液,據評估儲量為70億~150億立方英尺天然氣和10萬桶凝析油。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在加拿大紐芬蘭和Labrador岸500公里海上的Flemish Pass盆地獲得重要石油發現,可采資源量達6億桶,可能為北美提供除頁巖資源以外的又一個熱點。馬來西亞24年來首次在陸上找到油氣發現,凈產層厚349米,試采日獲440桶原油和1150萬立方英尺天然氣。
2.各公司在墨西哥灣斬獲頗豐。BP與康菲在其共同持有的Gila遠景區下第三系第三次找到重大石油發現。前兩個發現為2006年的Kaskida和2009年的Tiber。阿那達科在墨西哥灣深水Shenandoah盆地(可能成為墨西灣下一個最具潛力的油氣盆地)下第三系也鉆遇1000英尺厚凈油層,是其在墨西哥灣迄今找到的最大發現。2013年3月25日,雪佛龍宣布在墨西哥灣深水下第三系鉆遇400英尺(122米)厚凈油層等。
3.坦桑尼亞獨領東非天然氣之先。2013年坦桑尼亞的幾個區塊有多個天然氣發現,充分彰顯了坦桑尼亞的資源潛力,其中,挪威國油與埃克森美孚在坦桑尼亞海上2號區塊找到了其第5個發現,新增天然氣地質資源量2萬億~3萬億立方英尺,2號區塊的天然氣總資源量達17萬億~20萬億立方英尺。4號區塊可采天然氣資源量也隨著幾個新發現升至4.5萬億立方英尺。
縱觀全年的油氣發現可見,老資源國仍有潛力可挖,墨西哥灣下第三系和加拿大紐芬蘭地區資源潛力不可小視,東非的天然氣資源將成未來熱點。
油氣勘探支出將繼續增長。據巴克萊銀行近期發布的《2014年全球勘探開發支出展望》報告,根據對全球300多家油氣公司調查的結果,預計2014年全球用于油氣勘探開發的總支出將達723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6.1%。其中北美地區的增幅最高,為7%,遠高于2013年的2%;北美以外地區的增幅將維持在6%左右;中東、拉美和俄羅斯的增幅相對較大。油氣公司在制定2014年投資計劃時所使用的參考油氣價格為:布倫特98美元/桶、WTI 89美元/桶、美國氣價3.6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考慮到大型石油公司投資增長有限,以及中國對其國有石油公司展開反腐調查有可能影響其投資增長等因素,巴克萊曾準備調低對2014年全球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增長的預測,但從目前的調查結果來看,今年的投資增長情況比其之前的預測樂觀。另外,全球油氣公司將調整投資方向,從大型基建項目向鉆完井轉移,這還為斯倫貝謝、哈里伯頓和貝克修斯等技術服務公司提供施展拳腳的機會。
北美以外地區可能取得非常規油氣勘探突破。歐洲公眾對水力壓裂所持的懷疑態度以及波蘭等地勘探受挫,都對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的進程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持續走高的油價和能源供需的巨大缺口,仍將推動北美以外地區非常規油氣的勘探開發。不考慮俄羅斯、墨西哥等無暇顧及非常規油氣資源的國家,務實的英國政府對開發頁巖氣態度異常積極;澳大利亞也非常支持,并已有煤層氣的成功開發先例和配套的基礎設施;阿根廷無疑將最具頁巖油氣潛力,去年的表現不俗,不僅有多個頁巖油氣發現,還是除美國以外非常規油氣資源交易最活躍的地區。這些地區都有望在2014年實現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的突破。
俄羅斯海域和亞太地區將成全球最活躍的勘探區域。俄羅斯的地震作業量2013年在全球名列第一,占全球總量的40%,工作人員也占全球所有地震作業人員的近一半,這個數據隨著俄羅斯加強前沿區塊的勘探,還將進一步增加。俄羅斯主要的地震作業地點在鄂霍次克海和巴倫支海的前沿區域,俄羅斯石油公司與挪威國油成立的合資企業將在未來數年鉆6口探井。另一個熱點區域是亞太,地震工作人員數量占2013年全球總量的20%,主力是中國。2014年,這兩個地區將成為最活躍的勘探區域。此外還有墨西哥灣、東非海上、北極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