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練異洞
在經濟結構持續調整、GDP增速處于較低水平的背景下,傳統能源化工企業將受到挑戰,政策受惠企業、清潔能源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則有更多機遇。
2013年,中國股市再度下跌,上證指數下跌了6.75%,深證成指下跌了10.91%,其表現在全球各主要股市中墊底。可以說,中國股市的持續下跌,既有經濟因素,也有體制方面的原因。當看到歐美各主要股指創出歷史新高的時候,人們不禁要問,中國股市的春天何時才能到來?而2014年是否就是中國股市的拐點?能源化工板塊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這些成為廣大投資者思考的內容。
從去年全年來看,能源化工行業整體表現差強人意,石化雙雄表現尤其不佳,年度跌幅均超過11%,不僅拖累能源化工指數,也對整個股市形成壓力。能源化工企業多數盈利能力不如預期,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經濟總體增速下滑導致國內需求增長有限,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多數化工品產能過剩。供需矛盾導致多數化工品價格走低,以期貨市場中的化工品為例,除塑料價格在2013年微幅上漲外,其他品種均出現下跌,天然橡膠的價格跌幅更是超過30%。價格下跌使得生產企業面臨困境,開工率明顯下滑,在國家政策的干預下,一些行業不得不進行重組。
當然,也有一些化工子行業在2013年表現較好,如農藥、化纖(氨綸)、日用化工、染料和涂料、海工裝備、頁巖氣等行業表現突出,不僅跑贏了大盤,而且走出了一些超級牛股。例如,為石油公司提供地震數據處理、解釋一體化找油服務的潛能恒信,憑借取得渤海05/31石油區塊勘探開發權益,以及成為國內少數掌握國際領先的第三代地震成像技術等亮點,全年累計漲幅高達326.82%,位列兩市漲幅第五位。此外,生產草甘膦的江山股份、生產氨綸的華峰氨綸、生產染顏料的浙江龍盛和閏土股份都成為2013年的明星股。
可見,2013年,能源化工板塊在大盤下跌的背景下仍不乏亮點,從而使整個板塊表現強于大盤,卻難以實現全行業的扭轉。這與中國進行的經濟結構調整不無關系,而經濟結構調整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對化工板塊的影響仍將持續。
2013年,國外經濟形勢好轉明顯,最突出的就是美國經濟復蘇強勁,從而帶動西方發達國家經濟逐步走出債務危機的陰影。2014年1月,美國失業率已經下降至6.6%,創出2008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他方面如房地產、商業銷售等數據也明顯好轉,這些因素推動了美國股市連續創出歷史新高。
2014年,美國經濟仍能實現較快速度的增長,只是會出現周期性的小波動,這對于促使歐洲發達國家徹底走出經濟低迷極為有利。但與此同時,美聯儲已經兩次削減購債規模,QE政策退出正在進行,這將導致美元升值,新興市場國家將會首先受到挑戰,一些國家如阿根廷等出現貨幣貶值就與此有關。其結果必將迫使新興市場國家提高銀行基準利率,以阻止美元資產外流,對于其本國經濟的發展顯然是不利的。目前,這種不利現象剛剛出現,并沒有大規模蔓延,如果2014年形勢難以控制的話,將波及與中國有密切貿易往來的美洲、亞洲的新興市場國家,中國產品的出口形勢將更加困難,一些以外貿為主營的上市公司將面臨更大風險。
中國的經濟形勢更為復雜。首先,由于經濟結構處于調整時期,GDP增速將不會太快,據市場預測,2014年GDP增速將低于8%,政府的調控目標可能維持在7.5%左右。這樣一來,政府將不會出臺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方案,需求低迷的形勢難以根本改觀。其次,貨幣政策難以保持獨立性。由于外匯占款規模日益龐大,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趨勢難以改變。而在國內,2013年“錢荒”頻繁出現,并會向2014年延續,政府需要采取必要手段引導資金流向制造業領域。最后,地方政府債務規模龐大,GDP統計水分較多。地方政府債務在2013年大約在19萬億元,2014年突破20萬億元可能性極大,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在短期難以實施。這些都會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出挑戰。
綜合國內外經濟形勢可以看出,2014年我國經濟將在曲折中發展,對于資本市場的積極性影響可能不及市場預期,加上中國股市自身的問題仍沒有解決,這就使得股市上全局性的投資機會不多,結構性的機會將會時隱時現。
黨的十八大為今后十年發展勾勒出清晰的藍圖,在會后形成的決議公報當中,能源化工領域多次被提及。2014年初,相關部門又出臺了《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內容可謂面面俱到,包含幾乎所有需要改革的領域。未來將研究擬訂全面深化能源領域體制機制改革方案,將改革落在實處。其中,需要關注的重點有,油氣上游環節(油氣勘探、開發、進口等)的市場化改革、中游環節的油氣管網的改革以及完善油氣價格機制等等。油氣上游環節的市場開放將給民營投資機構以及普通消費者帶來巨大的機會和福利,也將會使一些上市公司受益,這些企業多數有煉油項目,目前由于制度所限,只能從四大油企購買原料,成本較高,一旦放開,將使這些企業利潤大幅提升。

□ 2014年能源化工板塊中,政策受惠企業、清潔能源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則有更多機遇。東方IC 供圖
與此同時,原油期貨也將在今年推出,這將為大量的國營以及民間成品油生產與貿易企業提供風險對沖工具,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也會因此發生轉變,并將這一變化最終反映在財務報表中。
新材料產業仍將是今年化工板塊的亮點之一,電子化學品、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玻纖材料等方向是一些上市公司生產發展的主要化工新材料領域,具體有液晶高分子、彩色聚合碳粉、電子純試劑、特種橡塑高分子、氟樹脂、鋼化玻纖等等。新材料板塊的股票仍會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關注,從而將表現搶眼。
2013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1692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2.9%,而國內天然氣產量為1210億立方米,比上年僅增長9.8%,供不應求仍是天然氣市場的主要特征,2014年這一形勢也不會改變。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非常規天然氣的開采將進一步增加。國土資源部預計,到2030年,我國的頁巖氣、致密氣、煤層氣生產總量將翻番,達到7億噸油氣當量,占全國天然氣總產量的1/3。2014年,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在頁巖氣的開采投入將大幅增加,有望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2013年12月17日,國土資源部召開了2013年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探成果新聞發布會,宣布我國珠江口盆地東部海域首次探獲高純度新類型天然氣水合物,這意味著我國在可燃冰的勘探開發方面獲得重大突破。雖然可燃冰大規模被利用仍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但相關的服務企業將會提前受惠。上市公司中有海上鉆井服務和隨鉆測井服務的中海油服、海油工程;有受益于可燃冰完井服務和生產、儲運環節的杰瑞股份、恒泰艾普、惠博普、富瑞特裝等。
總體來看,在我國經濟結構持續調整、GDP增速處于較低水平的情況下,一些傳統的能源化工企業將受到一定的挑戰,投資機會不多,但在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政策受惠企業、清潔能源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仍有表現的機會。2014年,能源化工板塊的表現仍能強于大盤,是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的投資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