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木寶
2013年全球油氣業務并購市場風采不再,多數公司已經將重點放在資源開發和整合收購業務上。亞洲公司仍是全球油氣業務并購市場的主力軍。
在過去的一年中,全球油氣業務并購步伐放緩。2012年全球油氣上游領域并購交易約450起,交易金額超過2500億美元,為歷史最高水平。2013年全球油氣并購交易額下降近一半至1360億美元,創下自2008年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但全球油氣業務并購格局并沒有發生改變,亞洲公司仍然成為全球油氣業務并購市場的主力軍,非常規油氣業務繼續受到業界的追捧。
□ 中國石油通過下屬全資公司收購埃克森美孚公司下屬公司持有的伊拉克西古爾納-1期技術服務合同25%權益。CFP 供圖
全球石油行業交易的重心正逐漸向亞洲傾斜。亞洲各國的國有石油公司正日漸成為全球石油并購的主角。受中國國家石油公司引領,亞洲石油公司在2013年全球十大油氣業務并購交易中成為其中5起交易的購買者,表現十分搶眼,是全球油氣業務并購市場名副其實的主力軍。
在過去10年間,亞洲各經濟體的能源自給率全面下降,而該地區經濟的持續增長前景則意味著,長期來看其能源需求只會不斷增長。為滿足攀升的能源需求,許多亞洲油氣公司不僅頻頻買入海外資產,還經常利用國際資本市場滿足融資需求。隨著亞洲各國能源結構轉向清潔能源尤其是天然氣,該地區的能源供求缺口很可能會進一步擴大。在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以天然氣代替煤炭,以圖遏制日益嚴重的污染問題,其目標是將天然氣占能源消費總量的份額由2011年的4%提高到2015年的8%,到2020年進一步增至12%。在需求猛增的同時,亞洲本地區的天然氣儲量卻迅速下滑。在本地區能源短缺的推動下,許多亞洲油氣公司正努力在本地區之外擴充能源儲量。在亞洲油氣企業旺盛的收購需求之下,某些資產類型顯然更受青睞,尤其是政治穩定地區的非常規資源。大多數亞洲國家石油公司都青睞頁巖氣、煤層氣和油砂等非常規資源。
在2013年油氣業務并購競賽中,中國企業仍然拔得頭籌,繼續保持在亞洲公司中的領頭羊地位。中國三大石油公司均有所斬獲。中國石油表現更為出色。2月21日,中國石油披露自美國康菲石油公司手中購得部分資產權益,包括西澳大利亞的波塞冬項目20%權益以及陸上凱寧盆地頁巖氣項目29%權益。3月21日,國家發改委批準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收購加拿大阿薩巴斯卡油砂公司多佛油砂區塊40%權益項目。3月16日,中國石油發表聲明稱,公司已經與意大利埃尼公司簽訂了兩項合作協議,收購埃尼集團全資子公司埃尼東非公司28.57%的股權,從而間接獲得莫桑比克4區塊項目20%的權益,交易對價為42.1億美元。這也是近年來中石油海外收購中最大的一筆交易。6月21日,中國石油與俄第二大天然氣獨立生產商諾瓦泰克在2013年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期間簽署亞馬爾半島液化氣生產合資企業項目的合作協議,中國石油將收購后者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股份公司20%股份。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位于俄羅斯北極地區,已探明天然氣儲量超過1萬億立方米,擬建設LNG產能1650萬噸/年。9月7日,習近平主席訪問哈薩克斯坦期間,兩國達成一攬子協議,其中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以約50億美元收購哈薩克斯坦國有石油和天然氣公司KazMunaiGaz所持的卡沙甘油田權益。該交易刷新了中國石油海外并購紀錄。交易完成后,中國石油將持有該油田8.33%的權益。卡沙甘及其鄰近油田預計石油儲量350億桶,號稱“全球最大油田”、50年內全球最大的油田,當前可采規模為90億~130億桶。11月13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收購巴西能源秘魯公司全部股份,交易對價約26億美元。
□ 中國海油151億美元成功收購尼克森。CFP 供圖
相對于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在油氣業務并購方面邁出的步子更加穩健。4月14日,中國石化宣布,其全資子公司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已與美國第二大天然氣開發商切薩皮克能源公司簽署協議,收購其位于俄克拉荷馬州北部部分密西西比灰巖油藏油氣資產50%的權益,總交易對價10.2億美元。這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收購美國油氣資產比例最高的一次交易。8月30日,中國石化國際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與美國阿帕奇石油公司宣布雙方正式建立全球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作為戰略合作第一步,雙方簽署協議由中國石化收購其埃及油氣資產1/3權益,收購價格31億美元。
作為三大石油公司之一,中國海油2013年在油氣業務收購上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集中精力完成收購尼克森。2月26日,中國海油宣布,公司完成收購尼克森的交易,收購尼克森的普通股和優先股的總對價約為151億美元。分析師認為,對尼克森的成功收購,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中國海油的“能源危機”,中國海油因此躋身全球大型油企行列。
近年來,一直以中國第四大國家石油公司自居的中化集團致力于做大油氣業務,對海外油氣開發資產并購的興趣濃厚,并多有斬獲。2月5日,中化集團以17億美元收購著名的位于得克薩斯州二疊紀盆地的沃爾夫坎普頁巖油氣田40%的股權。通過這次交易,中化集團獲得優質的頁巖油資產,進一步優化了對外投資的資產組合。
此外,其他亞洲國家的石油公司也積極開拓海外業務。繼2012年之后,日本公司今年繼續投資北美油氣市場,東京燃氣以4.85億美元購買美國獨立公司Quicksilver在得克薩斯的頁巖氣項目25%股權,并尋求其他收購和合作機會。5月8日,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同意
支付8.5億美元收購巴西石油新貴OGX公司控制的一個巴西海上油田的40%股份。亞洲主權基金不斷關注石油領域的投資機會,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公司以23億美元收購西班牙Repsol公司5%的股權,使公司在Repsol公司的持股比例上升到6%。
□ 中資企業在全球油氣業務并購中表現突出。CFP 供圖
非常規油氣業務仍是全球油氣并購最為集中的領域。尤其是北美地區的頁巖油氣和油砂業務在近年來一直是全球油氣業務并購市場的熱點。美國頁巖氣革命爆發以來,國際石油公司紛紛進軍非常規領域,試圖占領這一戰略制高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球油氣資源并購市場。2013年全球油氣業務并購項目中,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常規油氣資源,其他為油砂、煤層氣、頁巖氣、深水資源等。
除了前述亞洲石油公司業務并購中的非常規油氣業務收購案例之外,2013年全球非常規油氣業務并購還有不少。
2月,全球最大礦業公司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公司同意以121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頁巖氣生產商Petrohawk能源公司,并承擔Petrohawk相應債務,交易總值達151億美元。這也是必和必拓再次收購美國頁巖天然氣資產。
5月8日,在倫敦上市的英國著名獨立油氣生產公司San Leon能源公司在倫敦表示,該公司從其合作伙伴加拿大塔利斯曼能源公司收購了后者在波蘭的頁巖氣探區。
5月27日,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同意出資35億美元購買私募股權公司KKR在南德克薩斯持有的部分石油資產,這也是迄今為止Eagle Ford油頁巖地區最大的交易之一。
7月16日,惠博普的一紙公告吹響了公司進軍煤層氣的號角。該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2088萬美元收購DartFLG100%股權。
綜合起來看,油氣并購向非常規資源轉移的原因在于四方面:一是常規資源是優質資源,從上世紀50年代起被國際大公司壟斷,不會輕易出售。參與交易的都是低品味的非常規資源。二是勘探和開采技術的突破使非常規資源可采資源量不斷增長,開采成為可能。三是相對常規資源來說,非常規資源價格較低。四是常規資源多集中在中東、非洲等市場經濟不太發達、地緣政治不穩定的地區和國家,非常規資源多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并購風險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