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躍忠
中國石化天然氣未動用儲量雖然數量不少,但潛力有限,需加強儲量管理,進一步盤活儲量資產,提高儲量動用率。
截至2012年底,中國石化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約2萬億立方米,目前累計開發近0.9萬億立方米,探明儲量動用率不足1/2。分析未動用儲量狀況,摸清其特點,對于了解天然氣開發已有的物質基礎,把握今后一個時期內的發展趨勢有著重要意義。
按照盆地劃分,未動用儲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鄂爾多斯、東海等盆地,三者合計占總未動用儲量的90%以上。其中四川盆地最多,占近60% ;其次是鄂爾多斯盆地,占23.5%;東海盆地占7.9%。按照管轄區域劃分,未動用儲量主要集中在西南、華北、中原普光等單位,三者占比超過80%。其中西南占了43.5%,華北占23.5%,中原普光占14.5%。
未動用儲量氣藏類型以低滲、碳酸鹽巖和凝析氣藏為主,三者占總未動用儲量的98%左右。其中低滲氣藏占比最大,近59.2%,主要包括大牛地、川西中淺層和川西須嘉河氣藏;其次是碳酸鹽巖氣藏,占比近28.8%,主要包括普光、大灣、建南、塔河9區奧陶系、興隆1井區等氣藏;凝析氣藏約占9.4%,主要分布于東濮老區和海域;火山巖氣藏和中高滲氣藏占2.6%,主要分布于松南氣田和泌陽凹陷淺層。

圖1 天然氣未動用儲量各盆地分布圖

圖2 未動用儲量氣藏類型分布圖
對已探明未動用儲量進行地質綜合評價,可以將其分為落實儲量、待落實儲量和待核銷儲量三種類型。落實儲量是指報批探明儲量后,又有新的資料和新的認識證實儲量確實存在,且在目前的工藝技術條件下可以開發的儲量;待落實儲量是指報批探明儲量后,沒有新資料和新認識,或者雖有新資料和新認識,但仍需要進一步評價才能開發動用的儲量;待核銷儲量是指經新的勘探開發資料證實,認為儲量不存在,需要核銷的儲量。
經綜合評價分析,中國石化目前未動用儲量中,落實儲量、待落實儲量和待核銷儲量分別占37%、46.2%和16.8%。
落實儲量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海域,三者儲量占總落實儲量的90%。主要在大牛地氣田、川西等地區。按照行業內部收益率標準進行初步經濟評價后,落實儲量進一步分為經濟可開發儲量、暫無效益儲量和條件限制暫緩開發儲量三種類型。其中,經濟可開發儲量占總落實儲量的55%,主要分布于大牛地、海域和川西地區。這類氣藏除大牛地和海域外,都是只有幾十億立方米儲量的小型和極小型氣藏,這部分儲量是近期開發建產的主要對象。暫無效益儲量占39.9%,主要分布于大牛地和川西地區。這部分氣藏普遍具有規模小、物性差、單井產量低的特點,有待于工程工藝技術的進步和氣價的提高逐步開發動用。條件限制暫緩開發儲量占5.1%,這部分儲量主要由于各種條件限制暫時不能開發,如新都氣田位于城市經濟開發區無法動用,寶浪凝析氣藏因進行循環注氣開采凝析油而暫緩動用,孤島氣頂因開發油環需要而不能動用,八里泊和花溝二氧化碳氣藏因無市場暫不能動用。

圖3 天然氣未動用儲量分類圖

圖4 天然氣未動用落實儲量各盆地分布圖
待落實儲量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占總待落實儲量的87%。待落實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儲層分布復雜,優質儲層分布狀況的認識程度還達不到開發建產要求。主要包括什邡JP2、新場TX4、合興場T3X2、元壩(方案外儲量)等氣藏,儲量占總待落實儲量的1/2。如什邡蓬萊鎮組氣藏探明儲量1500多億立方米,通過近年來的研究初步形成了“相帶控砂、河道控儲、斷砂輸導、差異聚積、巖性成藏、甜點控產”的地質認識,由于河道狹窄,儲層變化大,尋找“甜點”非常困難,經過近兩年的氣藏評價與開發建設,仍有約1300億立方米儲量待評價。第二,氣水分布復雜,氣水關系認識有待深入。主要包括東勝、新場TX2、松南營城組、雙廟、毛壩1和3井區等氣藏,儲量約占總待落實儲量的30%。第三,高產富集規律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深化認識。主要包括楊柳堡、建43、新店2井區、清溪場、老君等氣藏,儲量約占總待落實儲量的14%。第四,構造復雜,儲層變化大,需要進一步評價的氣藏,儲量約占總待落實儲量的3%。
待核銷儲量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的川東北、川西中淺層、松遼盆地八屋和蘇北等地區。待核銷原因主要是因為與探明儲量時對比含氣面積減小、儲層厚度減薄、氣水界面變化等因素造成開發動用儲量減少,剩余部分沒有進一步開發挖潛余地,多數氣藏儲量減少是多種因素綜合所致。如普光氣田主體目前已經投入正式開發,開發井網已經完善,通過新增開發井資料分析,待核銷儲量約占探明儲量的35%。

圖5 天然氣未動用落實儲量各盆地分布圖
未動用儲量是近中期天然氣開發的主要物質基礎。落實儲量中的經濟可開發儲量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盆地、海域、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以低滲氣藏和凝析氣藏為主。根據具體氣藏地質條件,類比目前已開發氣藏類型,按照低滲氣藏2%、凝析氣藏5%、碳酸鹽巖氣藏3%的采氣速度初步測算,預計建產潛力約70億立方米,新增經濟可采儲量潛力約440億立方米。
落實儲量中的暫無效益儲量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以低滲氣藏為主,少量為碳酸鹽巖氣藏,這部分儲量在目前氣價和工程工藝技術條件下,內部收益率小于行業標準要求。隨著提高單井產能等工程工藝技術的不斷進步、氣藏認識的不斷加深和氣價的提高,有望逐步開發動用。類比同類型氣藏開發狀況,按照采氣速度1.5%~2%預測,預計建產潛力約30億立方米,新增經濟可采儲量潛力近30億立方米。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國石化天然氣未動用儲量雖然數量不少,但潛力有限。為了提高天然氣儲量動用率,進一步盤活儲量資產,加強儲量管理,建議如下:第一,對天然氣未動用儲量進行一次全面清理,進一步落實各類儲量基礎,對確實需要核銷的儲量及時核銷,準確評價開發潛力。第二,適當增加開發投資,在3~5年內開發動用經濟可開發儲量。第三,充分利用好增量氣價格政策,積極推價,使暫無效益儲量逐步得到動用,提高天然氣開發效益。第四,積極開展氣藏評價工作,加大評價工作量和投資,提高待落實儲量動用率。第五,對部分長期難以動用的儲量,如新場須家河氣藏等,建議考慮向社會公開招標進行合作開發,盤活儲量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