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雪 李勇

自2009年起就停滯的熊貓債有了新動靜。
1月21日,有媒體報道稱,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的外方母公司德國戴姆勒股份公司(下稱“戴姆勒”)擬在中國發行人民幣債券。這種外國機構在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俗稱為熊貓債券。如若成功發行,戴姆勒則成為2009年之后的第一只熊貓債券發行企業,并將成為首家在中國發債的境外非金融企業。
2月12日,對于《中國經濟周刊》的此新聞采訪,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方面人士回復稱:“對這一消息,沒有任何的回復。”被傳為此次債券發行承銷商的中國銀行,在截至記者發稿前,亦未予以置評。
雖然,關于此次戴姆勒發行熊貓債券的規模、利率等諸多細節尚待確認,但這一消息,再度將市場的目光吸引到了中國蓬勃發展的債券市場。
發債或是奔馳本土化戰略構成
據媒體報道,戴姆勒發行人民幣債券的相關工作于去年就已經啟動,目前仍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預計不久后該債券將正式發行。
業內人士預計,戴姆勒此次發行熊貓債券將用于在華投資設廠。戴姆勒旗下的奔馳、奧迪和寶馬,并稱為德系三大豪華車,但是從2012年開始,奔馳與奧迪和寶馬的差距越來越大。2012年的數據顯示,奔馳全年銷量僅增長了4%,至206150輛;相比之下,奧迪的銷量上漲32%,至407738輛;寶馬銷量更是大漲41%,至313638輛。
2013年,奔馳全年銷量同比增長10.6%至228000輛;奧迪同比增長21.2%至488488輛;寶馬同比增長19.7%至390713輛。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任浩寧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從2012年開始,不僅在德系豪車中奔馳的表現不佳,跟日本的豐田、美國的福特等同等價位的車型比較,奔馳的銷量也有所下滑。奔馳在純電動汽車板塊發力不夠,跟寶馬、豐田等品牌的差距更大。奔馳的品牌在中國大陸市場,可以說是節節敗退。如果戴姆勒在中國成功發行債券的話,奔馳在中國大陸設廠生產會逐步提上日程,要想提高競爭力,降低成本,必須走本土化道路。
任浩寧認為,戴姆勒發行熊貓債券可以解讀為,奔馳公司中國本土化戰略的組成部分,即在中國市場取得資金,在中國市場建廠生產,在中國的市場進行銷售。奔馳希望在中國大陸建設更多的生產線,這樣汽車就不需要進口,節約了高昂的進口關稅成本,汽車價格會下降,從而提高競爭力。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呂隨啟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戴姆勒發行熊貓債券是企業的一種融資行為,由于戴姆勒公司是一個業績不錯的公司,對于中國的金融機構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同時,奔馳公司也利用了中國的優質資金在中國完成戰略調整。對于奔馳公司和中國的金融機構而言實現了雙贏。
信號意義或大于實際意義
戴姆勒發債的消息,讓市場將目光聚焦到了這個罕有耳聞的債券品種——熊貓債。
中國的債券市場分為三個部分,其一是被公眾所熟知的國內債券市場;其二是我國向境外機構發行債券的國際債券市場;其三是國外機構在中國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市場。
根據國際慣例,國外機構在一國發行以所在國貨幣計價的債券時,一般以該國最具特征的吉祥物命名,例如,日本的“武士債券”,美國的“揚基債券”,英國的“猛犬債券”和西班牙的“斗牛士債券”等。
據債券清算機構上海清算所日前發布的《2013中國債券統計分析報告》,2013年中國債券市場總交易規模達262.7萬億元,同比增速3.85%。截至2013年末,中國債券市場登記托管余額達29.9萬億元,較2012年的26.2萬億元同比增長14.1%。但我國對外發行的國際債券和熊貓債券市場發展緩慢,尤以熊貓債券為甚。
自2005年國家允許發行熊貓債券以來,2005年10月,國際金融公司和亞洲開發銀行兩家金融機構分別發行了11.3億和10億熊貓債,此后2006年11月國際金融公司再度發行8.7億元熊貓債券,2009年12月亞洲開發銀行再次發行10億元熊貓債券。此后熊貓債就杳無音訊了。
“熊貓債券市場發展已經8年時間,但發展比較緩慢,最重要的原因是對籌集資金的管制。與國內債券市場相比,我國對熊貓債券的資金用途、發債規模及發行者信譽等都加以嚴格限制,審批流程也更加嚴格,國內企業發行債券只需報中國證監會、國家發改委等審批,但是國外企業發行債券需要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中國證監會等各部門審核后,報國務院同意。”呂隨啟說。
為了提升熊貓債券活躍度,2010年9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國家發改委、中國證監會修訂關于熊貓債券的發行辦法,規定國際開發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券所籌集的資金可以購匯匯出境外使用,并可從境外調入人民幣資金還本付息。
任浩寧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從限制熊貓債券籌集的資金外流到放松管制,這是我國金融改革逐步推進的過程。“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主要目的就是引進外部資金和技術,以促進國內產業的發展。禁止資金流出,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擔心,外資撤走之后,會把產業鏈條抽空,把產業泡沫擠出,這對產業危害極大。現在,我國允許熊貓債券籌集的資金外流,表明我國的監管逐步放開了,對于國外機構合理配置資金,加快資金流動,提升資金使用效率有積極作用。”
而此次戴姆勒的發債,更多的被業界認為是信號意義居多。
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分析師張帆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戴姆勒發債作為我國首只非金融機構發行的熊貓債券,標志著我國債券市場的境外發行主體由金融機構進一步延伸至非金融機構,豐富了發行人主體類型,有利于深化我國多層次金融市場;另一方面,戴姆勒發債具有一定的示范效應,未來可能會吸引更多的境外企業來我國發債,對于促進人民幣國際化有重要意義。
從長遠來看,張帆認為,隨著境外企業在境內業務的發展,其對人民幣資金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增加了熊貓債券的發債需求;再加上隨著我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化和開放度進一步提升,熊貓債券市場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不過,任浩寧認為,我國的熊貓債券市場短期內不會有實質性的突破,可能有幾個境外企業能夠發行數量不多的債券,但是整體規模不會大量增長。因為目前,我國金融市場的重點工作不是對外開放。
當前,我國金融市場的重點工作有兩個:一是解決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這只是重中之重;二是,提高國內金融市場的聯動性。我國國內的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等金融市場的聯動性非常差,國內金融市場跟國際金融市場的聯動性更差。應該先把國內金融市場的聯動性提高,使得國內資金的流動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再考慮與國際金融市場接軌。
(關于更多熊貓債券的知識詳見本期P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