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國樞
互聯網的出現,將世界顛了個個兒。經營多少代的百年企業,瞬息間就分崩離析,昨天還排末位的無名小卒,今朝已成來勢兇猛的龍頭老大,真可謂“臺風口上的豬,不想上升都不行”……一切皆有可能的前提是,你必須具備互聯網思維,有則高人一籌,無則滿盤皆輸。互聯網思維從何而來?無疑,它源于互聯網給人類帶來的三大改變。
改變一,萬倍增速,時間縮短。24小時更新的報紙、現場直播的電視,不得不讓位于“瞬間即時”的微信和微博。當場挑選當場購物的超市,不得不在“瞬間即時”的網購前節節敗退。
改變二,萬倍擴容,空間放大。報紙的24版、48版、128版……怎么拼得過互聯網的海量信息?超市的一個倉庫、十個倉庫、百個倉庫……怎能及互聯網的無限庫容?
改變三,萬眾參與,萬人互動。時間的驟然縮短和空間的驟然放大,為萬眾參與、萬人互動提供了充分可能。一家傳統報紙,發行量不過數萬、數十萬份,一個網民微博,粉絲可達數百萬、數千萬人!一家大型商場,不過容納數百數千顧客,一個淘寶商店,數十萬人可以網上交易。互聯網令世界產生從未有過的核聚變效應:一變十、十變百、百變萬、萬變億……一切的發生,只在瞬息間。
互聯網的以上三個特點,決定我們的思維亦須作出轉變。
其一,求特思維,只做唯一。互聯網時代,速度已經不成問題,所以,你不一定要去爭第一也可能爭不了第一,那就認認真真去做唯一吧。比如報紙,拼速度搶新聞已沒有優勢,在“是什么”之外,你就扎扎實實從“為什么”、“怎么辦”入手,做出自己特色,成為刊載新聞深度、背景和評論的唯一。既然大商場拼不過小網購,你就在質量保證、優質服務和強化售后方面做成唯一。
其二,求精思維,只做最好。互聯網時代,數量已經不成問題,所以,剛開始你不一定去追求數量,當你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將產品做到極致,做到同類質量最好、同類價格最優時,你自然會贏得口碑。只要有了口碑,互聯網的“萬眾參與、萬人互動”特點必然在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應中將你的良好口碑無限放大,到此時,數量不就是順理成章之事了嗎?小米手機的成功,就是一例。
其三,求需思維,只做最需。互聯網時代,商品已極大豐富,所以,你需要琢磨的是人們到底需要什么。有需求則有市場,有市場則可實現價值。你能滿足一種需求,你就可以開辟一個市場。正因此,千方百計研究人們需求,千辛萬苦滿足人們需求,已是互聯網時代永恒的主題。只要能夠滿足讀者需求,紙媒體也有春天。只要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大賣場照樣可以賺錢。
互聯網思維究竟是什么?此事值得下些功夫,認真探討。筆者概括三種思維,意在拋磚引玉,祈愿網絡方家,有教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