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紫超,趙環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藥劑科,北京 100730)
·用藥分析·
100例神經外科患者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調查分析
計紫超,趙環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藥劑科,北京 100730)
目的:了解我院神經外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現狀,為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2年5月1日– 2013年4月30日100例神經外科出院患者手術病歷,對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100例神經外科手術患者抗菌藥物預防性使用率為95.00%,選藥合理占95.79%,術前給藥時機合理占87.37%,總預防用藥時間≤24 h占15.79%,萬古霉素用法用量合理占54.55%。結論:我院神經外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現象,應進一步加強監督和管理。
神經外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合理用藥
神經外科手術中,抗菌藥物不合理、不規范的應用,不僅會增加患者的醫療費用,還會增大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引起菌群失調和致病菌選擇性耐藥,因此圍手術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是保障患者治療安全的前提。為了解我院神經外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現狀及合理性,筆者對我院2012年5月1日–2013年4月30日神經外科出院患者病歷進行回顧性調查與分析,為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1.1資料來源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2年5月1日– 2013年4月30日神經外科出院患者手術病歷,共計100例。
1.2評價標準
依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1]和《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衛辦醫政發[2009]38號)[2],將手術按切口類型進行分類,Ⅰ類切口手術術野無污染,通常不需預防用抗菌藥物,僅在下列情況時可考慮預防用藥:1)手術范圍大、時間長、污染機會增加;2)手術涉及重要臟器,一旦發生感染將造成嚴重后果者,如頭顱手術、心臟手術、眼內手術等;3)異物植入手術,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放置、人工關節置換等;4)高齡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Ⅱ類切口手術由于手術部位存在大量人體寄殖菌群,手術時可能污染手術野引起感染,故此類手術需預防用抗菌藥物。
1.3調查方法
設計調查表,記錄患者資料及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患者資料主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病歷號、入院時間、出院時間、診斷、手術名稱、手術起止時間和切口等級。用藥情況包括抗菌藥物名稱、用法、用量,給藥時機及用藥起止時間。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和處理。
2.1一般情況
100例手術病例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齡3 ~ 87歲,平均年齡44.86歲。其中Ⅰ類切口手術65例,Ⅱ類切口手術35例。手術持續時間最短30 min,最長10 h,平均3.68 h,50例手術時間均超過3 h。
2.2Ⅰ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情況
本次調查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病例共60例,占Ⅰ類切口手術92.31%,單用一種抗菌藥物的比例為100%。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共涉及4個品種,依次是頭孢曲松鈉(76.67%)、頭孢替安(18.33%)、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3.33%)、頭孢西丁鈉(1.67%)。未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病例共5例,占Ⅰ類切口手術7.69%,手術時長均小于3 h,其中2例術后出現顱內感染。
2.2.1抗菌藥物給藥時機與方法60例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手術中,給藥方式均采用靜脈滴注。用藥時間在術前0.5 ~ 2 h內給藥有52例(86.67%),小于0.5 h有4例(6.67%),手術開始后用藥4例(6.67%)。其中,有33例手術時長超過3 h,使用頭孢替安的有5例,使用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的有3例,術中均未追加抗菌藥物,使用頭孢曲松鈉的有25例,其中4例患者術中失血大于1500 mL,術中均未追加抗菌藥物。
2.2.2抗菌藥物應用療程總的預防用藥時間≤24 h有8例(13.33%),25 ~ 48 h有19例(31.67%),大于48 h有33例(55.00%)。
2.3Ⅱ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情況
本次調查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35例,占Ⅱ類切口手術100%,單用一種抗菌藥物的比例為100%。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共涉及3個品種,依次是頭孢曲松鈉(88.57%)、頭孢替安(8.57%)、頭孢西丁鈉(2.86%)。
2.3.1抗菌藥物給藥時機與方法35例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手術中,均采用靜脈滴注給藥方式。用藥時間在術前0.5 ~ 2 h內給藥有31例(88.57%),小于0.5 h有1例(2.86%),手術開始后用藥3例(8.57%)。其中,有17例手術時長超過3 h,使用頭孢替安有1例,使用頭孢西丁鈉有1例,術中均未追加抗菌藥物,使用頭孢曲松鈉有15例,有1例患者術中失血大于1500 mL,術中未追加抗菌藥物。
2.3.2抗菌藥物應用療程總的預防用藥時間≤24 h有7例(20.00%),25 ~ 48 h有11例(31.43%),大于48 h有17例(48.57%)。
2.4抗菌藥物治療性應用情況
100例手術病例中有15例出院診斷為顱內感染(15.00%),其中12例為Ⅰ類切口手術,3例為Ⅱ類切口手術。12例Ⅰ類切口手術中有2例未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13例均在術前0.5 ~ 2 h內給予頭孢曲松鈉2 g預防用藥。15例出院診斷為顱內感染,其中4例使用美羅培南單藥治療,11例使用美羅培南聯合萬古霉素治療。美羅培南用法用量為1 g,ivgtt,q 8 h有6例(40.00%);用法用量為2 g,ivgtt,q 8 h有9例(60.00%)。見表1。

表1 萬古霉素用法用量統計Tab 1 Usage and dosage of vancomycin
3.1抗菌藥物預防用藥指征
圍手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的目的在于預防手術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潔-污染或污染手術后手術部位感染及可能發生的全身性感染。清潔手術通常不需要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僅在手術污染機會增加、手術涉及重要臟器、有異物植入及高齡或免疫缺陷患者等高危人群才考慮預防用藥[1]。本調查顯示,我院神經外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率為95.00%,有5例未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其中2例術后出現顱內感染(40.00%)。神經外科手術由于涉及顱腦等重要器官,手術創傷大、危險度高,如果發生術后感染會影響手術效果、危及患者生命、延長住院時間、增加醫療費用,有臨床研究表明,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可降低神經外科清潔手術的術后感染率[3]。
3.2抗菌藥物給藥時機和療程
術前過早給藥會造成術中患者體內藥物濃度不足而達不到預防感染的目的,而術后給藥由于錯過了細菌發生污染或定植的時間,同樣難以達到預期目的[4]。本次調查的100例患者中,大多數手術(87.37%)能正確掌握術前給藥時機,有5例術前小于0.5 h,7例在手術開始后用藥。本調查發現總預防用藥時間≤24 h僅占15.79%,在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方面存在給藥時機選擇不當,且預防用藥時間過長。圍手術期長期大量應用抗菌藥物并不能進一步降低術后傷口感染率,反而會增加細菌耐藥的可能[5],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因此,應加強圍手術期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管理,并限制手術后用藥時間。
3.3預防用抗菌藥物的選擇
預防圍手術期感染選用抗菌藥物時,應根據手術類型、常見致病菌、抗菌譜、手術部位及抗菌藥物組織濃度的分布特點,選用安全有效、不良反應少、組織滲透性好、價格低廉的第一、二代頭孢菌素類藥物[6]。Ⅰ類切口手術為預防術后切口感染,應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選用藥物[7]。參考文獻[2]規定:顱腦手術應選擇第一代或二代頭孢菌素或頭孢曲松作為手術預防用藥。本次調查顯示,95例術前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病例中,2例應用頭孢西丁鈉,2例應用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藥物的選擇不合理。頭孢西丁鈉為頭霉素類抗菌藥物,對革蘭陰性菌有強大抗菌作用,對葡萄球菌的作用較第一代頭孢菌素弱。廣譜抗菌藥物的應用并不能降低手術部位感染的發生率,反而會導致耐藥菌株的產生并引發繼發感染[8]。
3.4治療用抗菌藥物的用法用量
在給藥途徑方面,萬古霉素均為靜脈滴注給藥。在溶媒的選擇方面,11例患者選用0.9%氯化鈉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3例患者1.0 g萬古霉素用100 mL溶媒配制,溶液濃度偏高,其余8例均符合藥品說明書的要求“0.5 g萬古霉素應在不少于100 mL的溶媒中稀釋”。在給藥劑量方面,萬古霉素可每6小時500 mg或每12小時1 g給藥。萬古霉素主要以原型從腎小球濾過,經近端腎小管吸收和分泌而排泄,其血清半衰期與腎功能有關,若在體內蓄積,可能引起腎功能損害,進而影響其消除。11例患者年齡在14 ~65歲,肌酐清除率均正常,2例患者0.5 g萬古霉素q 8 h給藥,用藥劑量偏低,其余9例符合要求。
本調查結果顯示,我院神經外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仍存在給藥時機不適宜、藥品選擇不當、術后用藥時間過長、用法用量不適宜等問題。針對上述情況,我院采取了相應措施:1)進一步完善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的各項制度,并加強貫徹力度,同時加強對醫生圍術期合理應用抗菌藥物的培訓和管理;2)提高臨床藥師自身素質,加強對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全過程進行干預和監測;3)定期對抗菌藥物臨床使用情況進行數據匯總,開展病歷點評,定期對臨床科室做出反饋,以引導抗菌藥物應用向規范化、合理化方向發展。
[1]衛生部辦公廳.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S].衛醫發[2004]285號.
[2]衛生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S]. 衛辦醫政發[2009]38號.
[3]張曉硌,沈明,張楠,等.1510例神經外科清潔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研究[J].上海醫藥,2012,33(23):7-9.
[4]劉薇,李祿俊,劉霞,等.Ⅰ類切口手術圍術期使用抗菌藥物情況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0,12(7):1227-1228.
[5]肖秀紅,徐鳳琴,陳麗容,等.外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應用的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7,17(3):320-321.
[6]鄭其萍,張建懷,付聯強.226例圍手術期患者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調查分析[J].天津藥學,2011,23(5):25-27,65.
[7]周艷,何菊英,夏培元,等.應用PASS結合行政干預推進我院合理用藥[J].中國藥房,2008,19(29):2313-2314.
[8]周燕萍,陳玉玲,劉麗萍.我院住院患者藥療醫囑PASS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藥房,2008,19(32):2552-2554.
Analysis of perioperative use of antibacterials in 100 cases of neurosurgery
JI Zi-chao, ZHAO Huan-yu(Department of Pharmacy,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73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erioperative use of antibacterials in neurosurger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Methods:A total of 100 cases of neurosurgery outpatients were randomly extracted from May 1, 2012 to April 30, 2013, and the utilization of the antibacterials was analyzed by retrospective method.Results:The prophylactic utilization rate of antibacterials was 95.00% in 100 cases. The cases with reasonable use of antibiotics accounted for 95.79%. The quali fi ed rate of the medication time before operation was 87.37% and the cases with duration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within 24 hours occupied 15.79%.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rate of vancomycin was 54.55%.Conclusion:The perioperative use of antibacterials in neurosurgery of our hospital was basically reasonable, while there were still some unreasonable applications that should be further supervised and managed.
Neurosurgery; Perioperative period; Antibacterials; Rational drug use
R969.3
A
1672 – 8157(2014)03 – 0180 – 03
2013-11-11
2014-03-05)
趙環宇,女,主任藥師,主要從事藥事管理、臨床藥學工作。E-mail:zhy1992@sohu.com
計紫超,女,藥師,主要從事臨床藥學工作。E-mail:jzc976@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