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晶 苗紀法
(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武漢 430062)
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1]。“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已經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2]。
生態鄉鎮是要體現生態循環理念,強調社會發展和周邊環境生態相容、和諧發展,在整個鄉鎮發展的各個領域里達到基本符合生態和諧發展要求的鄉鎮級行政區域[3]。運用和諧發展理論[4]和生態學原理[5],將生態創建的內涵體現在先將能看得見、摸得到、實施到位的環境管理方法運用到改善現有環境質量上;其次通過引進注重環境保護的新項目契機,轉換經濟增長方式;再次強調地域優勢、品牌優勢、環境優勢,將重點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帶動鄉鎮經濟發展,基本實現環境良性發展,經濟良性發展,社會良性發展。
為進一步落實黨的十八大會議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生態文明指示精神,發揮蔡甸區生態環境的比較優勢,促進蔡甸區經濟-環境-社會復合生態系統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蔡甸區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創建國家級生態區的奮斗目標。2012年12月《武漢市蔡甸區生態建設規劃》[6]通過了湖北省環保廳組織的專家評審。根據蔡甸區生態建設規劃,洪北農業示范區被遴選為第一批創建國家生態鄉鎮的實施單位。
洪北地處蔡甸西南隅,漢水之南,長江之北,昔稱“泛北垸”,四周大堤環合,遠離重工業污染源。全境屬低湖平原,土地寬闊,四季分明,氣候溫潤,農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現已全面形成“田成方,樹成行,渠相連,路相通,排得出,灌得進,橋涵閘相配套”的田園新格局。1995年洪北先后被定為“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湖北省農業高科技示范區”、 “武漢市1110工程”農業農村現代化示范區。
通過農業生態化、產業發展集約化、環境保護制度化、生活方式低碳化建設,把洪北農業示范區建設成為生態經濟高效發展、生態功能穩定發揮、環境質量穩步提高、生態家園舒適優美、自然資源持續利用、生態文化進步繁榮的國家級生態鄉鎮[3]。
《國家級生態鄉鎮建設指標(試行)》[7]中國家級生態鄉鎮創建設置了五項基本條件和15類21項考核指標。
對照標準,截止2012年,五項基本條件中已經達標,且根據發展趨勢,可維持穩定達標狀態的指標為:條件1(機制健全)、條件5(鄉鎮環境保護社會氛圍濃厚,群眾反映的各類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公眾對環境狀況的滿意率≥95%);截止2012年,五項基本條件中已經達標,但根據發展趨勢,存在不穩定風險的指標為:條件3(政策落實)、條件4(環境整潔);截止2012年,五項基本條件中暫不達標需重點突破的指標為:條件2(基礎扎實)。
對照標準,截止2012年,已經達標,且根據發展趨勢,可維持穩定達標狀態的指標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農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地表水環境質量、聲環境質量、開展生活污水處理的行政村比例、重點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率、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使用清潔能源的居民戶數比例、主要道路綠化普及率、森林覆蓋率等11項,占21項總指標的52%;截止2012年,已經達標,但根據發展趨勢,不穩定的指標有:農藥施用強度,占21項總指標的5%;截止2012年,雖不達標,但通過努力,近期比較容易達標的指標有:飲食業油煙達標排放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主要農產品中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種植(養殖)面積的比重等4項,占21項總指標的19%;截止2012年,沒有達標,且需重點突破的指標有空氣環境質量、建成區生活污水處理率、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開展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農用化肥施用強度等5項,占21項總指標的24%。

表1 生態鄉鎮建設指現狀值及考核要求
根據對洪北農業示范區現狀調查,以2012年為基準年,洪北農業示范區國家級生態鄉鎮建設涉及五項基本條件中2項穩定達標指標、2項已經達標但不穩定的指標、1項不達標需重點突破的指標,
對于已經達標但不穩定的基本條件:條件3(政策落實)、條件4(環境整潔),在規劃期內,通過對其進行持續改進,確保實現持續穩定達標。
對于未達標的基本條件:條件2(基礎扎實)。洪北農業示范區共有9個行政村,其中5個行政村達到市級生態村建設指標,2個行政村達到區級生態村建設指標,占全部行政村比率78%。剩余老河村、東干村計劃分別于2014、2015年完成生態村建設工作,最終完成并達到國家級生態鄉鎮80%以上行政村達到縣(市、區)級生態村建設指標的考核要求。因此在規劃期內,洪北農業示范區可以達到國家級生態鄉鎮要求的五項基本條件。
4.2.1 大氣環境規劃目標可達性分析
洪北農業示范區屬禁燒區,境內大氣污染企業和私家車較少,空氣污染物超標主要由區域性大氣環境污染造成的。洪北管委會積極配合蔡甸區整體的能源結構調整、機動車尾氣的污染控制以及餐飲業油煙的管理,空氣質量將有所改善。
4.2.2 污水處理目標可達性分析
通過對集鎮新建500噸/日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以及集鎮、各中心村污水管網的建設完善,集鎮及附近中心村生活污水全部可以統一收集、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提高建成區生活污水處理率,確保水環境不受污染,有效改善地表水環境質量。
4.2.3 固體廢物綜合整治目標可達性分析
通過對洪北垃圾收集系統基礎設施進行改造、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程、村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宣傳教育,以及蔡甸區城建和環保部門對垃圾填埋場的建設,由洪北負責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不可再利用的固體廢物將通過垃圾中轉站,由蔡甸區環保部門運往填埋場進行無害化處理,可資源化再利用垃圾,進行回收或垃圾焚燒無害化處理,實現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
4.2.4 化肥農藥使用指標可達性分析
洪北農業發展以生態農業為主,隨著生態鄉鎮建設工作的持續進行,生態農業園區的建設、測土配方施肥和有機肥的推廣以及農藥的科學使用等有效措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將達到國家級生態鄉鎮考核要求,農用化肥施用強度、農藥施用強度將進一步改善。
(1)洪北農業示范區餐飲行業多分布在集鎮上,通過對餐飲企業安裝標準的油煙凈化機,以及執行嚴格、具體、細分的油煙排放標準,撤銷整改期限內不能合格完成整改目標的餐飲單位的經營權等措施,將有效控制餐飲油煙的達標排放。
(2)通過拓展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途徑,農作物秸稈禁燒令的嚴格執行,秸稈的綜合利用率將有所提高。
(3)洪北管委會近年來重視開展城鎮環境綠化建設,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在城區種樹,新建花壇,鼓勵居民房前屋后種草養花,增加城鎮綠化面積。在多項措施的綜合治理下,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可以達到12m2/人的考核要求。
(4)通過推動農業示范區的建設和特色經濟農作物的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認證,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的種植面積會有所增加。
綜上所述,洪北農業示范區在生態鄉鎮創建過程中暫不達標但較容易達標的飲食業油煙達標排放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主要農產品中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種植(養殖)面積的比重等4項指標,在建設期間達到生態鄉鎮考核要求可以實現。
洪北農業示范區境內水、土、氣和生物資源豐富,資源環境沒遭受大的污染與破壞,本底較好,這為規劃目標的實現奠定了較好的資源環境基礎。黨工委、管委會十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基礎,可為規劃目標的實現提供較強的經濟支持和良好的社會氛圍。從21小項建設指標看,大部分建設指標與現狀水平差別不是很大。因此,洪北農業示范區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總體目標可以實現。
[1]張旭.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理念——三論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N].中國環境報,2012.11.22.
[2]新華社.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EB/OL].http://www.gov.cn/ldhd/2012-11/08/content_2260053.htm,2012-11-08.
[3]Rene Van Berkel,Tsuyoshi Fujita,Shizuka Hashimoto,Yong Geng.Industrialand urban symbiosis in Japan:Analysis of the Eco-Town program1997—2006.Journal of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90(2009):1544 -1556.
[4]滕海浪.創環境優美鄉鎮建和諧文明社會[J].江西能源,2007(4).
[5]黃磊昌,張志國,黃春燕,等.生態思維模型:現代景觀設計的因循.重慶建筑大學學報[J].20008.30(4):28-32.
[6]武漢市蔡甸區生態建設規劃[R].2012,12.
[7]中國人民政府.國家級生態鄉鎮申報及管理規定(試行)[S].201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