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波 吳小江
(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畜牧食品局,四川達州 635711)
高位微生物發酵床養豬技術應用研究
李道波 吳小江
(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畜牧食品局,四川達州 635711)
近年來,隨著城鄉經濟的發展,畜禽養殖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養殖面源污染問題日益突顯,已嚴重影響到環境保護和城鄉統籌,極大地制約了畜牧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全面提升達川區生豬養殖水平,不斷提升養殖效益和發展質量,促進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畜牧生產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和諧共融。2009年1月開始,達川區畜牧食品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在全區開展了高位微生物發酵床養豬技術推廣應用研究,目前,已全面完成了各項技術指標,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高位微生物發酵床養豬技術是一種無污染、零排放、高效益的有機農業技術,其基本原理是:選擇有正式批準文號、安全優質、性價比高的菌種和應用效果較好的墊料組合(常用的墊料原料有鋸末、秸稈、稻殼等)制成微生物發酵床,在發酵床床體上方2米鋪設漏縫地板,豬不直接接觸發酵床,在漏縫地板上進行生豬養殖。豬通過漏縫地板將糞尿直接排放在下面的發酵床里,經發酵床里有益微生物菌落的發酵,加上翻料機等機械翻耙,豬糞尿和墊料充分混合并得到高效的分解和轉化,不再需要對豬的糞尿排泄物進行人工清理、沖洗,墊料使用3年后,廢棄墊料生產優質有機肥,真正實現糞污零排放和資源循環再利用。
2.1 圈舍建設
采用雙列式人字屋頂有窗式設計,為磚木結構,整個豬舍建筑高5.8m,其中:發酵床體上方2m鋪設漏縫地板,漏縫地板距房頂高度3.8m;豬舍寬8.64m(凈寬8.4 m),單列圈舍寬度3.4m;豬舍建筑長度根據地勢條件合理確定,但圈舍間隔不低于3m;走道1.6m(凈寬1.2m),舍內吊頂。窗戶距離漏縫地板高度1.5m,規格2m×1.5m,舍內距離漏縫地板0.8m抹灰。圈欄規格3.4m×3m×1m,圈門0.65m×1m,圈內地面坡度0.5%。
2.2 墊料制作
2.2.1 菌種選擇。選擇有正式批準文號,活力強大,性能穩定,安全高效,使用簡便的菌種。
2.2.2 墊料原料選擇。選擇來源廣泛,含碳量高,不易被降解,未發生霉變的原料(常用的有木屑、稻殼、米糠等)。
2.2.3 墊料制作。墊料主要成分為木屑和稻殼,稻殼占60%,木屑占31%(見下表)。

表Ⅰ 墊料配方表

表Ⅱ 墊料單位(m3)造價估算表
墊料菌種為嘉興綠地生物環保公司生產的“王肥八活性營養液”。墊料層高度60~80cm。先將備好的谷殼、木屑、米糠、酵素按配方比例配制,并充分混合翻拌均勻,蓋上麻袋保溫保水,開始發酵。發酵期間,每天測量發酵溫度,并認真記錄。從第二天開始在不同角度的三個點,約30cm深處測量溫度,溫度可上升至45~50℃,待溫度逐漸上升到65~70℃左右為止,則發酵成功,發酵時間一般夏季5~7d,冬季10~15d。墊料發酵成熟后,在墊料表面鋪設約10cm厚的未經發酵的墊料原料,經過24h后即可進豬。
2.2.4 墊料日常維護。每天將豬排泄的糞便疏散開,并埋入墊料下面。每周翻動墊料1~2次,每月深翻墊料1次。平時要經常查看墊料濕度,并保持適宜濕度。夏季盡量減少墊料翻動次數,并加強通風。墊料下降到一定高度要及時補充墊料。豬只全部出欄后,先將墊料放置干燥2~3d,再將墊料深翻一遍,視情況適當補充墊料和菌種,重新發酵。墊料使用三年進行更換,廢棄墊料由廠家回收生產優質有機肥。
高位微生物發酵床養豬技術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方向,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內在要求,國家已在農業清潔養殖項目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2009年1月至今,高位微生物發酵床養豬集成技術已在我區石梯鎮、九嶺鄉、萬家鎮、河市鎮等9個鄉鎮、27戶適度規模養豬戶進行了試點示范推廣,項目總投資1430萬元,實施場(戶)共27戶,現已累計建設高位微生物發酵床圈舍面積17000m2,年新增出欄優質商品豬34500頭,年新增產值6382.5萬元,年新增經濟效益1759.5萬元。
高位微生物發酵床養豬技術既克服了傳統發酵床養殖的缺點,又充分利用微生物發酵作用處理了畜禽養殖污染。與傳統微生物發酵床養殖技術相比,高位微生物發酵床具有以下技術優點:
4.1 減低生豬疫病的發生
由于傳統發酵床養殖,豬只直接接觸發酵床床體,豬因拱食會將木屑、稻殼等粉狀物、蟲卵、甚至發霉墊料吸入呼吸道、消化道,易引發感染豬呼吸道病、寄生蟲病、霉菌毒素中毒等疾病;豬體長期接觸發酵床床面還易引發感染皮膚病。通過高位微生物發酵床養豬技術,由于漏縫地板阻隔,豬只不直接接觸發酵床床體,因而呼吸道疾病、寄生蟲病和皮膚病將大大減少。
4.2 避免豬舍溫度過高影響豬只生長發育
傳統發酵床養豬豬舍內的墊料因發酵持續散熱,使豬舍環境溫度不斷上升,導致豬只生長速度緩慢、飼料報酬下降,尤其是夏天更甚。而高位微生物發酵床養豬技術因漏縫地板阻隔,且與墊料相距一定高度,通風透氣良好,即使墊料持續散熱,也使豬舍升溫幅度不大,從而避免豬舍溫度過高影響豬只生長發育。
4.3 延長微生物墊料的使用年限
豬只不直接接觸踩踏微生物墊料,墊料保持蓬松狀態,透氣性好,微生物對糞尿分解更快,墊料的使用年限更長。并且圈舍消毒時,因漏縫地板隔離消毒藥物也不會破壞墊料中的微生物,克服了傳統微生物發酵床不能對欄舍進行常規性消毒的弊端,減小了生豬疫病在場內水平傳播的風險。
4.4 提高豬舍利用率,增加養殖經濟效益
傳統微生物發酵床養殖密度低,100m2的發酵床只能飼養50~70頭豬,每頭豬需占地面積1.4~2.0 m2,采用高位微生物發酵床飼養后,由于豬只生活在漏縫地板上面,養殖密度比傳統發酵床高,每頭豬僅需占地面積1.0 m2,100m2的發酵床可飼養生豬
100頭,因而每年可增加生豬出欄60~100頭。節約了圈舍面積,增加了生豬出欄,提高了經濟效益。
5.1 加強生豬生產監測預警
及時向養殖戶發布生豬生產及市場價格信息,引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有效規避養殖市場風險。
5.2 做好動物疫病防控
按照生豬飼養管理技術規范(DB51/T1076-2010)進行生產,強化基礎免疫,加強消毒滅源,有效防控動物疫病,確保生豬養殖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