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萌
(重慶市武隆縣鴨江鎮畜牧獸醫站,重慶 400000)
壯育仔雛 畜禽優質高產之門
張慶萌
(重慶市武隆縣鴨江鎮畜牧獸醫站,重慶 400000)
(1)“畜牧業在自己的領域內把低一級物質轉化為高一級物質為人類所利用;(2)這個轉化首先是由畜禽的消化功能來實現的;(3)畜禽的消化功能是在胚胎其和幼齡期育成的。”因此,抓住了消化功能就抓住了畜牧業的本質及其社會功能和它要創造的社會財富、就抓住了畜禽飼養優質高產的鑰匙。
畜禽生命(特別是初生畜禽)和畜禽產品(肉、蛋、奶、油、皮、毛、雜)都要是畜牧生產的創造性成果。但畜禽生命是載體成果,畜禽產品才是終端產物。
事實是:(1)有了畜禽生命才會有畜禽產品;(2)畜禽生命力越健壯、消化功能越強,其生產能力也就越高;(3)在畜禽生命和畜禽產品的的生產過程中,初生畜禽的生命力、消化功能和抗病力,就是決定性的因素。
(1)初生畜禽生存環境巨變:畜禽都是恒溫動物,其生存體溫與環境溫度都有特定要求。當畜禽胚胎正常發育于母體的時候,確實是處于最佳的環境溫度、濕度之中,環境風險則由母體承擔。等到發育成熟離開母體,其脆弱的生命就離開了最佳生存環境而只能獨自與最初的惡劣的臨界環境拼搏了。以乳豬為例,當外界溫度上升或者下降3~4℃,其體溫就要上升或者下降1℃;如果空氣濕度加大,這種變化的敏感度與弧度還要加大。因此,單是溫度、濕度的巨大變化,就能夠在幾分鐘或者幾小時內使初生乳豬感冒患病而導致死亡。如此,面對初生畜禽生命的溫度、濕度環境威脅,必須于以人工調整;建議參考以下列表:

表1 初生畜禽與種母畜禽圈舍溫度、濕度比較 ℃
經驗證明:脆弱的初生畜禽生命只有從母體或者孵化環境中安全地轉移到安全的最適宜臨界環境(包括溫、光、水、氣)后,才能夠逐步適應、壯大其生命力而健壯育成并最終創造畜產品。
(2)初生畜禽消化功能不足:當畜禽胚胎在母體發育的時候,其依賴的是母體的消化功能供給各種營養;一但離開母體或者孵化而出,其生命與肌體所需就只能依靠自身的消化功能了。但是剛剛啟動的消化器官的消化功能與其脆弱的生命一樣,都是脆弱的:消化液分泌甚少,酶系又不完全,而且活力也差。以乳豬、鵝為例,根據各相關的研究報導,簡介于下:

表2 初生乳豬消化酶活動及分泌規律

表3 鵝十二指腸食糜的兩種酶 單位:國際單位/g
由此可見,對于初生畜禽,適時補飼必要的菌制劑、酶系制劑,構建生態平衡、增強其消化功能、保障其營養代謝所需,從而增強其生命力健壯育成,飼料轉化率提高,達到優質、安全畜禽產品的創造,確實是很關鍵的。經驗證明:菌制劑、酶制劑的保障作用,可以避免濫用抗菌素、激素、重金屬而致于殘留。對此,我們曾作過創新性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果,今后當繼續推進。
(3)初生畜禽易受病毒、病菌侵害:首先,我們應當確立一個觀點:畜禽是喂大的,不是醫大的。因而必須遵循預防為本、防病為先。眾所周知,初生畜禽肌體免疫力弱,故抗病力極差。因為,初生畜禽的基礎免疫力,來源于父本-母本的免疫狀況的遺傳和傳遞;如果父本-母本未能有效免疫,加之環境病毒、病菌感染,初生畜禽的生命就相當危險了。
然而,現代畜牧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已經完全能夠戰勝疫病;只要從防疫防病、滅菌除害、最適環境、科學育飼等全面著手,精心策劃、精準操作,是有把握培育出健壯幼齡畜禽的。早在多年前,武昌良種場就對800窩仔豬的育成與死亡,進行了深入的研判:
由此可見:800窩仔豬合計死亡403頭,窩均為0.504頭;已經將損失降到了很低的程度。同時,從其損失的梯次結構現象中(即:①1~10日齡死亡307頭,占76.18%、②1~20日齡死亡374頭,占92.8%;③21~60日齡死亡29頭,占7.2%),我們能夠得出判斷:1~20日齡期是培育健壯乳豬的關鍵時期。應當說,其他品種畜禽,與此大同小異而已。
品種優良、環境適宜、科學飼養、防病保障、產品安全,是優質、高效地進行畜禽產品生產的必要條件。而精心育成初生畜禽健壯的生命力及其消化功能的1~20日齡,則是成功之路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