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愛民 范 鋒 孫科敏
(無錫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無錫 214021)
2013年無錫地區H5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情況調查
毛愛民 范 鋒 孫科敏
(無錫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蘇無錫 214021)
為進一步掌握無錫地區H5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效果、病原分布態勢,對全市部分養禽場、野鳥棲息地、養豬場進行了半年定點、定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情況調查,通過免疫抗體檢測、非免疫抗體檢測、病原學檢測三方面,全面了解H5型高致病禽流感總體情況,研究其發生特點、流行規律,并通過此次調查提升疫情預警預報能力,更好地發揮科學防控的支撐作用。
H5型禽流感;抗體水平;病原學;科學防控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屬的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一種禽類傳染性疾病,雞、火雞、鴨和鵪鶉等家禽及野生鳥類均可感染,是目前養禽業最重要的傳染病之一,其中以H5和H7亞型為主引起的高致病性禽流感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A類傳染病,我國也將該病列為一類動物疫病。一旦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立即實施撲殺措施,同時實施移動控制、感染場地消毒和正確的監測監控等。為進一步掌握無錫地區雞群H5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效果、病原分布態勢,對無錫地區部分養禽場、野鳥棲息地、養豬場進行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情況調查,此項調查對研究主要動物疫病發生特點、流行規律,提升疫情預警預報能力,更好地發揮科學防控的支撐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1.1 材料
H5型禽流感抗原購自青島易邦、H5型禽流感RT-PCR試劑盒購自世紀元亨。
1.2 調查對象
無錫地區6個規模養禽場、6個散養禽場、4個養豬場、1個野鳥棲息地。
1.3 實驗頻次和數量
2013.6~12,雙月采集一次,本次試驗共采集份1200份雞血清、240份鴨血清、480份豬血清、1200份雞拭子、240份鴨拭子、60份野禽拭子。
1.4 實驗方法
血清樣品按照血凝血凝抑制(HA/HI)試驗進行,拭子按照病原學RT-PCR試驗進行。
2.1 H5型禽流感免疫抗體水平檢測結果
經檢測,1440份禽血清H5型禽流感免疫抗體平均合格率為97.1%。

合格率(%)規模養禽場72071298.9散養禽場72068695.3合 計1440139897.1
2.2 H5型禽流感非免疫抗體水平檢測結果
經檢測,480份豬血清H5型禽流感非免疫抗體陽性率為0%。
2.3 H5型禽流感病原學檢測結果
經檢測,1500份禽拭子H5型禽流感病原學陽性率為0%。
(1)通過對禽進行H5型禽流感免疫抗體檢測,免疫效果總體情況很好,高于江蘇省規定的80%合格率;從每次檢測的變化



趨勢來看,免疫效果水平較穩定,都保持在90%以上;從規模養禽場和散養禽場H5型禽流感抗體合格率變化趨勢比較來看,規模場略高于散養戶,表明規模場H5型禽流感免疫工作做得比散養戶要好。
(2)由于 H5型禽流感傳染源主要為患禽流感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另外豬也可成為傳染源,因此,本試驗增加了對靠近規模養雞場附近的養豬場進行豬非免疫抗體水平檢測,通過檢測,掌握豬感染情況和對家禽發生H5型高致病情流感威脅情況。通過對豬進行H5型禽流感非免疫抗體水平檢測,陽性率為0%,說明禽流感病毒暫時未出現不同畜種間的遷移,豬傳播禽流感病毒的可能性較小。
(3)H5型禽流感免疫抗體水平檢測旨在評價禽類抵抗H5型禽流感發生的能力,抗體水平越高,發生H5型禽流感的風險性越低,但要真正將發生動物疫病的風險降到最低,還必須切斷病毒的傳染源,包括帶毒的畜禽、野禽和環境。目前,禽流感病毒檢測方法主要是RT-PCR檢測和熒光RT-PCR定量檢測,本試驗采用RT-PCR檢測,通過檢測,未發現病原學陽性樣品,表明無錫市養禽場、野鳥棲息地H5型禽流感病毒帶毒現象較少,一定程度上確保了不發生H5型高致病禽流感疫情。
(4)通過此次定點、持續監測調查,可以進一步探索動物疫病監測機制,全面掌握主要畜禽養殖地區的疫情發展勢態,第一時間發現疫病隱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潛風險,充分發揮實驗室對重大動物疫病預警預報科學支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