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和
自治區提出新的發展思路后,我們圍繞如何在烏海市海南區實化、細化、具體化,組織全區干部進行深入學習討論。在統籌考慮海南區資源稟賦、發展基礎、條件和優勢的基礎上,初步確定今后一個時期海南區的發展思路,就是要“打造兩個基地、一個中心,壯大六大產業,建設四個海南”。
全力推進經濟轉型,加快建設富裕海南
產業強,則城市富。海南區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工業城市,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未雨綢繆,提前謀劃,走依托資源、延伸資源、超越資源的路子,以推進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為重點,推動新型工業多元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建立起以資源精深加工、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格局,實現資源導向為主的傳統產業體系向市場導向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轉變。一要做大做強工業。以發展能源、化工、建材、環保產業為重點,著力推動煤焦化、氯堿化工產業延伸升級,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煤焦化、氯堿化工基地。能源產業要圍繞清潔搞轉化,以提高資源高效清潔利用水平為目標,優化煤炭加工利用方式,重點發展以煤電、煤焦、焦爐煤氣制天然氣為重點的清潔能源輸出產業。化工產業要突出產業鏈條延伸和產品精深加工,煤化工方面要側重走產業鏈條延伸之路,重點是發展煤焦油精深加工系列產業,形成煤-煤焦油-萘-精萘-二萘酚-多品種中間體-多品種染料產業綜合鏈條。同時,大力發展蒽、酚、洗油深加工項目,推動煤焦下游產品鏈條進一步延伸。氯堿化工要側重走精深加工之路,重點發展PVC、PVC壓延膜、管材型材等精深加工項目,推動由PVC原材料向各類成品轉變,做精煤-電-電石-PVC-氯堿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打造氯堿精細化工園區。建材產業要突出抓好水泥產業發展,在現有產業規模基礎上,重點在做強做優上下功夫。在推進工業廢渣制水泥及熟料的同時,持續改進企業工藝設備和技術,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環保產業要以煤矸石綜合利用為重點,積極發展煤矸石燒結磚、煤矸石制備墻體保溫材料、煤矸石提取硅酸鈣、粉煤灰提取陶瓷纖維等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構建環保產業集群,做大環保產業,努力把環保產業打造成海南區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二要做活做優第三產業。以打造自治區西部區域生產服務中心為目標,充分發揮海南區區位、交通、產業等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生產性物流業,構筑集倉儲配送、維修服務、信息中介等為一體的生產性物流服務體系,推動工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加快陸港建設,充分發揮水陸聯運通道運距短、成本低的優勢,吸引周邊地區企業貨源,積極發展港口物流業,促進物流業深入發展。三要做精做特農業。加快發展以葡萄種植為主的特色高效農業,充分發揮陽光田宇、雙清、紅墩綠源等農牧業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公司+基地+農戶”三位一體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大力發展葡萄酒莊、觀光采摘、休閑娛樂等項目,打造沿黃葡萄綠色長廊和高效經濟帶。探索以轉包、出租、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提高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效益。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到2015年,實現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全覆蓋,基本消除城鄉差別。
全面推進城市轉型,加快建設文明海南
圍繞建設“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生態宜居城市目標,從優化城市布局、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入手,不斷提升城市承載能力和集聚能力,加快城市轉型步伐。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繼續高標準推進道路、供熱、供氣、給排水等市政公用設施建設,著力提高城市公共服務水平和承載能力,吸引農區、礦區和周邊企業從業人員向城區集中。加強環境生態建設,以水系建設和生態綠化為重點,打造生態良好、景觀優美的城市環境。水系建設方面,圍繞“三河、七湖、兩庫、一濕地”的水系布局,加強城市水系建設,加大泄洪溝渠綜合整治,全力做好水的文章;生態綠化方面,圍繞打造 “三山、兩廊、五園、七帶、多點”的綠化體系,加大植樹造林綠化投入力度,提高綠化覆蓋率和森林覆蓋率,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加強城市文化建設,以書法城建設為核心,廣泛開展書法普及和交流活動,將書法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設和日常生活中,著力打造“書法文化”特色,不斷豐富書法城建設內涵。高度重視發展旅游業,主動融入全市旅游發展規劃,做好滿巴拉僧廟、黃河兔島等景點規劃建設,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景觀體系,切實提升城市品位。
促進人民生活提質,加快建設幸福海南
堅持富民優先的發展理念,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打造幸福海南的著力點,積極而為,量力而行,將更多財力用于民生和社會事業,切實辦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全力保障教育、醫療、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不斷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以增收富民為核心,突出抓好就業創業,不斷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努力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和經濟發展同步。穩步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把搬遷改造和提高搬遷居民生活水平聯系起來,真正實現“建得好、搬得出、拆得掉、住得穩”。組織實施好市民扶貧脫困工程,通過市、區、鎮(辦事處)、村(社區)四級干部包聯,從總體上改善貧困居民生活質量,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加快建設和諧海南
全面加強社區建設,堅持把社區建設作為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載體,進一步健全社區服務網絡,拓展服務內容,努力使社區服務覆蓋到每一位居民。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和社區的積極作用,保持和諧穩定的社會秩序,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社會環境。深入推進“平安海南”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大力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治安問題,加大科技防控城市建設力度,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建立健全社會矛盾化解長效機制,有效預防和妥善處理各類群體性事件和突發事件,把各種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作者系烏海市海南區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