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周芬 周文輝
TAIWAN臺灣車輛安全技術檢驗管理制度解析
文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周芬 周文輝
在臺灣,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由交通部負責。臺灣交通部職責涵蓋運輸、觀光、氣象、通信4個領域的相關交通行政及交通事業管理,負責交通政策、法令規章的制定和業務執行的督導。交通部下設公路總局,負責車輛登記、發牌、檢驗,汽車運輸業管理以及駕駛人培訓、考試、管理等工作。截至2014年5月,臺灣機動車保有量為2140萬,其中汽車743萬輛,摩托車1397萬輛。為辦理車輛登記、檢驗以及駕駛人培訓、考試等業務,公路總局在臺北、新竹、臺中等市設有5個監理所,其下轄22個監理站及4個監理分站。臺灣地區實施車輛強制檢驗制度,并通過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確規定。臺灣《公路法》第63條規定,汽車和電車應經車輛型式安全檢測及審驗合格,取得安全審驗合格證明書,才能辦理登記、檢驗、領照。對于機動車檢驗項目及標準,由《道路交通安全規則》和《車輛安全檢測基準》進行細化規定。
臺灣車輛檢驗主管部門為交通部公路總局各區監理機關,負責車輛檢測項目和標準的制定以及檢驗監管工作。車輛檢驗業務由公路總局各區監理所委托符合條件的汽車修理廠和加油站辦理,稱之為代檢廠,代檢廠按照規定的檢驗項目和標準對車輛進行檢驗。公路監理機關對代檢廠進行定期或臨時檢查,根據檢查結果調整檢
測線日最大檢驗量。
臺灣私家車檢驗周期較寬松,私用小客車出廠5年內免予檢驗,5-10年每年1次,10年以上每年2次。而營業大客車5年內每年1次,5-10年每年2次,10年后每年3次。詳細規定如下表:

表1、臺灣地區車輛檢驗周期
臺灣地區,小型汽車、拖車檢(復)驗費新臺幣(以下同)450臺幣,大型車檢(復)驗費600臺幣。檢驗不合格車輛于7日內復驗免收費1次,第8日起復驗應收復驗費。根據臺灣交通部《汽車委托檢驗實施辦法》規定,汽車檢驗費由公路監理機關與委托辦理檢驗單位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其中代檢廠獲得三分之二的檢驗費用,公路監理機關獲得三分之一檢驗費用。
臺灣的車輛檢測機構全部實施社會化。按照《汽車委托檢驗實施辦法》規定,汽車、摩托車的申請牌照檢驗及定期檢驗都可委托給社會檢驗機構辦理。申請委托辦理申請牌照檢驗必須是汽車或摩托車制造企業,符合相關規定可以向公路主管機關申請受委托辦理,其本廠新出廠汽車或摩托車的申請牌照檢驗。對于定期檢驗,要求為依法辦理公司登記,營業項目包括汽車、摩托車修理的汽車、摩托車修理企業,或者擁有加油站經營許可執照的加油站,符合相關規定條件,可以向當地公路主管機關申請籌設受委托辦理汽車、摩托車的定期檢驗。通過交通部公路主管機關的資格審查,這些汽車、摩托車維修企業或者有車輛檢測能力的加油站與公路主管機關簽訂委托合同后,就可以進行車輛申請牌照檢驗或者定期檢驗。目前臺灣地區代檢廠共311家。代檢廠根據檢驗結果決定是否給車輛所有人簽注行車執照(相當于大陸地區發放檢驗合格標志)。
臺灣地區的車輛檢驗員實行分類管理,按不同檢驗車型分為大型車檢驗員、小型車檢驗員和機械腳踏車檢驗員。臺灣《汽車檢驗員汽車駕駛考驗員檢定及管理辦法》規定檢驗員申請要求:年滿二十周歲、具有與檢驗車型相當的駕照,且至少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①高中學歷以上,汽車、農機、重機械或機械專業畢業;②高中學歷以上,具有汽車修護技工執照或丙級以上汽車修護技術士證者;③領有汽車修護技工執照或乙級以上汽車修護技術士證一年以上。申請人通過培訓和考試獲得檢驗資格才可從事檢驗工作。
臺灣《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39-1條詳細規定了汽車定期檢測項目,共計12項基本檢驗項目,包括發動機、車身、制動系統、燈光等。判定標準依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的最低基數要求。臺灣車輛檢驗合格后不是檢驗合格標志,而是由代檢廠在行車執照(即行駛證)上蓋章簽注、注明下次檢驗日期。
按照臺灣交通部《汽車委托檢驗實施辦法》規定要求,每條檢測線均裝設全程錄影系統,影像資料保存一年半以上,以備公路監理機關抽查。每條檢測線裝設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監理機關派員不定期利用該系統查看代檢廠的驗車情況。如果發現有不合理驗車行為,應辦理現場查核,并按有關規定處理。
各檢驗線均實施電腦化管理,且檢驗結果由電腦判定。每次車輛檢驗結束后檢驗記錄數據應及時通過專用網絡傳送至指定數據管理公司備案,檢驗記錄表等材料應保存兩年,以便公路監理機關查核。
另外,公路監理機關成立“汽車代檢廠年度考核/評鑒委員會”于每年8月至11月對各代檢廠檢驗設備、檢驗記錄、服務品質等進行年度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代檢廠實行分級制度管理,依等級給代檢廠核定每條檢驗線每日代檢車額(包括日間檢驗,夜間檢驗,周六上午最大檢驗車輛數)。
1、臺灣《汽車委托檢驗實施辦法》詳細規定了檢驗機構違法行為處罰辦法:
(1)檢驗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公路監理機關予以警告一次,并責令立即整改,報請該管公路主管機關備查:
① 檢驗儀器不準確者;
② 登記、查驗、簽證、印鑒、各種報表或代收規費未依規定辦理者;
③ 檢驗員或相關經辦人員態度傲慢或故意刁難者;
④ 假借代檢機會刁難車主,以遂其強制修車或洗車,借以收費者;
⑤ 檢驗線、待檢停車場秩序混亂或有待檢車輛妨礙附近道路交通情事者;
⑥ 未依規定查核汽車燃料使用費繳納情形者;
⑦ 未依規定查核強制汽車責任保險者;
⑧ 未依規定檢驗車輛或檢驗不實者。
(2)檢驗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公路監理機關停止檢驗工作一個月,并報請該管公路主管機關備查:
① 違反前條規定一年內受警告達三次者;
② 未核對車輛之引擎號碼、車身號碼、移用牌照,或車身、引擎、燃料種類、底盤等重要設備變更而予檢驗合格簽證者;
③ 檢驗員或技工人數不符合第三條或第五條之規定,或未在場執行職務者;
④ 當值檢驗員、技工未領有證照或同時受雇于其它汽車修理業、代辦檢驗單位,或租借他人證照使用者;
⑤ 汽車修理業之機具設備不符合汽車修理業管理辦法第四條第四款之規定者;
⑥ 檢驗設備少于原核定數量者;
⑦ 檢驗儀器、計算機操作或外圍設備故障,不立即停止代檢、未能立即修復或不通知監理機關者。
(3)檢驗機構的計算機程序或檢驗儀器裝設有不當設施而影響檢驗數據資料值者,應立即停止其代檢工作,其涉及刑事責任者并移送法辦。
(4)檢驗機構在檢驗合約期限內,違反前條規定受停止代檢處分達兩次者,公路監理機關應報請該管公路主管機關廢止委托代檢工作。
(5)檢驗機構人員從事檢驗工作有違法情事,經司法機關提起公訴者,公路監理機關應即停止檢驗機構檢驗工作一個月,停止該具有檢驗員或技工證照人員之代檢工作,并報請該管公路主管機關備查。
(6)前項人員受有罪判決確定者,公路監理機關應報請該管公路主管機關停止代辦檢驗單位代檢工作一年。但其受無罪或免訴判決確定者,應即恢復代辦檢驗單位及人員之代檢工作。
2、《汽車檢驗員汽車駕駛考驗員檢定及管理辦法》詳細規定了檢驗員違法行為處罰辦法:
(1)檢驗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公路主管機關應停止其檢驗工作三個月至六個月:
①態度傲慢、工作不力者;
②利用職權故意刁難者;
③從事檢驗工作,不依規定辦理,或一年內曾受記過二次以上之處分者。
(2)檢驗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公路主管機關應停止其檢驗工作六個月至十二個月:
① 利用職權徇私,有虧職守者;
② 從事檢驗工作,不依規定辦理,情節較重,或一年內曾受記大過一次或記過三次以上之處分者;
③ 同時受雇于其他汽車修理業或受委托理檢驗單位;
④ 從事檢驗、考驗工作,違法失職,經司法機關提起公訴者。
(3)檢驗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公路主管機關廢止其檢驗員證照:
①從事汽車檢驗工作,不依規定辦理,情節重大,或一年內曾受記大過二次以上之處分者;
②受停止檢驗、考驗工作之處分在五年內達二次者。
臺灣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法規標準,委托社會檢驗機構開展具體檢驗工作,并對檢驗機構嚴格監督,保證了車輛安全技術檢驗制度的有效實施,獲得絕大多數民眾的接受和認可。結合我國大陸地區車輛檢驗工作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借鑒建議:
一是盡快修訂《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私家小汽車檢驗周期的有關條款,保證兩部委關于車輛檢驗的“十八條意見”的順利實施。我國道交法實施條例明確規定,私家小汽車6年以內需要每2年檢驗1次。該規定對維護私家小汽車的運行安全性能和保障群眾交通安全出行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隨著現有小汽車生產質量和安全技術的提高,車輛的安全性能可以在更長的時間內維持在較好的水平,每2年檢驗1次已無必要。臺灣、香港及歐洲等地區,私用小客車出廠4-6年內免予檢驗。為適應新形勢下車輛檢驗工作的需要,2014年4月29日,公安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機動車檢驗工作的意見》,試行私家車6內免上線檢測規定。在現有道交法實施條例的框架下,該意見盡可能的放寬了私家車6年內檢驗的要求,方便了群眾,但從長遠看,為落實該政策,應盡快修訂道交法實施條例中有關私家車檢驗周期的有關條款。
二是合理調整車輛檢驗收費政策,促進車輛檢驗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2004年發布的《關于加強和規范機動車牌證工本費等收費標準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私家小汽車檢驗每車次不超過100元。由于物價水平和人力成本的增長,檢驗機構的成本較10年前提高不少,驗車費用較成本偏低,間接造成檢驗機構故意刁難群眾,加收檢測費用的亂象。按照我國目前人均收入1.86萬元計算,私家小汽車每車次驗車費100元,占收入的0.53%。而在臺灣地區,人均收入為4.68萬臺幣,私家車檢測費用為450臺幣,占收入的0.96%,二者相差近兩倍,也反映了我國大陸地區車輛檢驗費用偏低的問題。為解決該問題,應該適當提高車輛檢驗費用,通過經濟手段,推動車輛檢驗機構提高檢驗服務工作,促進檢驗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另一方面,借鑒臺灣對檢驗不合格車輛“7日內復驗免收費1次,第8日起復驗應收復驗費”的規定,防止檢驗機構故意刁難群眾而多收復驗費,切實減輕群眾復驗的經濟負擔。
另外,建議質檢部門建立和完善專門的車輛檢驗機構監管力量,對檢驗機構實施定期考核,對檢驗人員實施分類資質管理,加強對檢驗機構和檢驗人員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