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社區
綠訊
據《北京晚報》6月日報道,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了本市今年起公共建筑實行能耗限額”、《北京市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辦法》頒布實施的信息。據北京市房屋全生命周期平臺信息統計,面積不低于3000平方米,且公共建筑面積占該單體建筑總面積50%以上(含)的民用建筑,將納入能耗限額管理范圍。這樣的公共建筑在北京共有8769棟,占全市公共建筑總面積的70%左右。預計該政策將在今明兩年為北京節約97.06萬噸標準煤。
為保證公共建筑能耗限額的公平合理,電耗限額指標將參考建筑歷史用電量、北京市節能形勢發展的需要制定。2014年限額指標,要比2009年至2013年的電耗量平均值降低6%,而2015年的限額指標,更要比這個平均值降低2%。2014年起,由北京市住建委對全市納入能耗限額范圍的公共建筑進行考核,時間為每年的12月,考核結果也將在北京市住建委官網進行公示。

《新京報》報道,5月29日,楊森制藥與清華大學在北京共同啟動了“2014清華——楊森公共健康日”。活動現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福透露,在“大數據”時代,網絡搜索引擎將可用于疾病預測。基于此,中國疾控中心正在籌建我國首個流感預報系統,將利用其巨大的用戶數據庫為預測流感爆發提供幫助。
人生病時,會通過網絡搜索相關癥狀或用藥、治療方案。如果對搜索關鍵詞進行監測,同時比對IP地址和電話號碼等數據,便可預測哪些地區可能爆發流感。當然,大數據預測到未來的流感疫情后,還得與流感監測網絡的實際疫情監測數據反復比對,驗證一致。
流感預報系統目前還處于開始研究階段,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投入使用,屆時可提前一個月或數周預測季節性流感疫情,以幫助疫情即將爆發地區制定防疫策略。
6月3日,國際勞工組織在瑞士日內瓦發布《2014全球社會保護報告》,呼吁各國加強社會保障的覆蓋率。這是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第二份同類報告。
這篇330頁的報告詳細分析了全球在社保相關領域的基本趨勢。目前全世界只有28%的勞動者能夠享有法律規定的失業保障待遇,這項數據在地區分布上差異巨大:歐洲80%,拉丁美洲38%,中東21%,亞太17%,非洲8%。除此之外,工傷保護和養老金也分別有60.6%和48%的人口沒享受到。
勞工組織副總干事波拉斯基介紹,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的社保制度發展較快。例如,中國已經基本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的全覆蓋,并且迅速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面、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巴西自2002年以來加快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并實施最低工資制度,大大減少了貧困。
總的來看,全球僅有27%的人享有較為全面的社會保障。波拉斯基說:“社會保障是一項基本人權,是弱勢人群步入體面生活的第一步;它同時保證人們不會因為失業、生病或年邁而失去安全感。全世界應該共同努力完善社保制度和覆蓋面。”

據歐盟官方網站6月3日消息,歐洲委員會和歐洲機器人協會,共同啟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到2020年將投入28億歐元研發民用機器人。歐委會稱該計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民用機器人研發計劃,有望為歐洲創造24萬個就業崗位。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內莉·克勒斯說,這個計劃取名為“火花”,意思是要讓該計劃像火花一樣點燃歐洲經濟。根據歐盟委員會與歐洲機器人協會簽訂的合作協議,雙方應分別為“火花”出資7億歐元和21億歐元。克勒斯說,該計劃將有200多家公司、1.2萬研發人員參與。
近年來,發達國家紛紛搶占機器人產業發展制高點。美國2011年開始推行“先進制造伙伴計劃”,明確通過發展工業機器人重振美國制造業,并投資28億美元開發能夠實現移動互聯的新一代智能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領先者,日本制定了機器人技術長期發展戰略,僅在類人機器人領域就計劃10年投資3.5億美元。韓國則將政策焦點放在擴大韓國機器人產業并支持國內機器人企業進軍海外市場方面。克勒斯說:“歐洲的工業雖然擁有3400萬工人大軍,但面臨全球日益激烈的競爭,其他地方有更便宜的勞動力,只有機器人可以使工業立于不敗之地。”

英國廣播公司5月27日報道,突尼斯民眾5月16日在社交網站“臉書”上,創立了一個名為“Selfi Poubella”的主頁,通過上傳自己與垃圾堆的自拍,來提醒大家關注街頭隨處可見的垃圾,從而重視突尼斯的環境問題。自拍照本用于塑造良好形象,突尼斯民眾的創意徹底顛覆了自拍的本意。目前已有超過1.2萬人為其點贊。同時,大量民眾自發上傳了自己與突尼斯街頭垃圾的自拍照。
該主頁的創立者、當地記者查克爾·貝斯布表示,希望用此主頁向政府展示突尼斯街頭的真正容貌。因為在他看來,政府并未對城市的衛生、環境問題給予足夠重視。目前突尼斯當局已承諾,將派出特別小組解決街頭垃圾問題。
6月2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副代表王民,向聯合國秘書長交存了中國政府接受《京都議定書多哈修正案》(下簡稱《修正案》的接受書。
《修正案》于201年12月8日在卡塔爾多哈通過。《修正案》就《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作出安排,為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附件一所列的締約方規定了量化限減排指標,使其整體在2013年至2020年承諾期內將溫室氣體的全部排放量,與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減排18%。中國政府已宣布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中國也希望發達國家盡快接受《修正案》,確保其盡早生效。 田野/供稿
本欄目責編/季天也jtyair2013@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