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杰
(鄭州華信學院 河南鄭州 451150)
體育產業作為綠色經濟產業,在我國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勢頭迅猛,自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體育逐漸演變為社會體育,特別是在2008年我國成功舉辦奧運會以后,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有了突破性的提升,體育事業的發展也從單一的競技體育不斷演變為競技體育、全民健身、學校體育、體育產業多方面協調發展。雖然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較晚,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改革我國體育產業基本形成了競賽表演、健身服務、體育中介、體育傳媒、體育培訓等多種類的新興產業。
河南省地處中原,有著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獨特的體育傳統文化資源,較為領先的輕工業產業資源,加之河南獨特區位優勢、人口資源優勢,適逢中原經濟區建設和中原航空港建設大好時機,河南省體育產業發展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通過調查走訪,數理統計分析初步了解了當前社會背景下河南省體育產業發展現狀,總結制約河南省體育產業發展的瓶頸因素,找出差距所在,為河南省體育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持和現實依據。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改革和發展,社會化分工日益細化,工業標準化的社會發展模式再給人民帶來物質利益提升的同時也給人民帶來了更大的精神壓力,健康的意識也逐漸被廣大的人民群眾所接受和認可,廣大的人民群眾更多的投入到了全民健身的行列之中。從健身形式來看廣場舞、籃球、游泳、健身、乒乓球、羽毛球等傳統項目仍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新興的戶外運動如滑雪、漂流、蹦極等項目也逐步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和參與。具體數據見表1(2011年、2012年群眾體育活動情況)。
通過表1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2012年河南省群體活動總量較2011年增加了649次,年活動參與總人數較2011年增加了87.23萬人,參加全民健身活動的人數持續增加。體育人口的增加極大地促進了河南省體育健身服務業的發展,體育服務業正在向服務內容綜合化、全面化發展,價格更加趨于大眾化,地域設置由城市向縣鄉一級發展,地域分配更加合理化。

表2 河南省體育彩票業統計數據
體育競賽產業作為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能很好地樹立地方品牌形象,為地區社會發展創造更多的有利條件,以恒大足球俱樂部運營情況為例,恒大足球俱樂部在獲得豐厚利益的同時也為廣州地區經濟發展,社會地位形象的提升帶來了無法衡量的效益,特別是恒大足球拿到亞冠冠軍,更是對廣州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和動力。由于受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限制,河南省體育競賽產業還處于摸索階段,通過多年的總結和摸索,以高水平職業聯賽、商業比賽、高級別單項比賽的多元化發展市場正在形成。世界武術傳統大會(原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焦作國際太極拳年會、安陽林州國際滑翔傘比賽和鄭開國際馬拉松比賽、黃金時代國際健身健美比賽都吸引了大批相關體育項目愛好者前來參賽和交流。高水平體育競賽的組織與開發不僅為當地地方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對于促進河南省體育競賽業品牌化發展提供了現實的實踐支持。
體育彩票業作為河南省全民健身計劃順利開展的重要資金來源在近幾年里得到了穩定的發展,隨著體育彩票業市場化運作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河南省體育彩票業在河南地方經濟建設中做出的貢獻逐步增大。河南省體育彩票業統計數據見表2。
從統計數據來看:河南省體育彩票銷售網點逐年增加,2012年較2011年增加銷售網點1051個;銷售收入2012年較2011年增加了127425萬元,連年增加的體育彩票收益為我省的各項體育工作開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支持基礎,為我省的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提供了必要的額支持和幫助。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體育運動已經成為人民大眾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水平的體育比賽更是吸引著更多的人群加入到了體育比賽欣賞隊伍之中,嗅覺敏銳的商家則充分意識到體育人群中的宣傳對于提升產品知名度,提高產品銷售水平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現代化的媒體宣傳途徑的更迭越來越多的商家在與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商家的資金注入沒有改變媒體宣傳的本質,媒體依舊以傳播體育文化信息為主;另一方面傳媒與商業的融合使得體育比賽獲得了足夠的資金持續開展,媒體通過傳播體育比賽信息也為自身獲取了不菲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體育傳媒業強大的聚合能量為其帶了巨大的商機,儼然已經成為體育產業發展的職稱力量。河南省2012年體育傳媒業營業利潤達到了4562萬元,較2011年的2166萬元增加了2396萬元,體育傳媒業的發展突飛猛進。
隨著我省經濟的不斷發展,我省體育場館建設方面通過財政撥款、社會融資、贊助等多種融資渠道不斷地加快體育場館的建設,有力推動了河南省全民健身事業的開展。一批高標準、配套設完備的體育場館相繼建成,市場化管理模式下的體育場館設施在競賽、全民健身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為體育場館產業化管理提供了更為科學管理實踐經驗。
隨著人民群眾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和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生態化的體育旅游越來越受到光大人民大眾的青睞,河南省各個地區根據自身條件,突出地域特色,開展了各種形式的體育參與項目和旅游項目,諸如鄭州的滑雪場、南陽的漂流、安陽的滑翔機體驗等項目的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參與其中,此外,具有濃郁民族地域特色的體育民間項目也得到了很好地挖掘與開發。特色鮮明的中原體育文化正以其特有魅力吸引著眾多游客的光臨,生態化、體驗式的體育旅游項目越來越多的被挖掘,并給當地旅游事業帶來了蓬勃的生機。
雖然我省體育產業在相對環境中取得顯著的成績,但是在全省的經濟收益比例中還是不夠理想,沒有充分發揮出體育產業的經濟生機特色功能。
河南省體育產業資源豐富,其中久負盛名的就是國際少林武術節和陳家溝的太極拳文化,然而,由于發展的無序性導致河南省體育產業大面積開展但是收效甚微,品牌化建設意識不足。
就體育產業發展情況來看,城市體育產業發展優于鄉鎮。主要體現在體育健身服務產業的地域分布,大部分的體育健身服務產業集中在城市,而縣鄉一級的體育健身服務場所明顯少于城市,全民健身的氛圍營造也遠遠遜色于城市。體育產業的發展受制于國民經濟水平的高低,因此導致我省體育產業發展大部分集中在了經濟發展迅速的城市,在縣鄉等地方開展體育產業,有著極大的阻力,產業布局不夠合理。
作為政府主管部門應該深入的研究分析河南省體育產業發展優勢的所在,緊緊圍繞特色體育產業確定核心產業發展政策,統一協調,保證核心產業的突出發展,其它產業協調共生發展。體育產業發展涉及諸多的部門,各個部門應從大局出發,克服利己思想,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更好地發展空間和平臺,從而真正的促進我省體育產業的優化發展。
品牌化發展是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產業產品可以被淘汰但是品牌則是永不落伍的,因此樹立品牌發展意識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必然之路,明確樹立河南省特色品牌體育產業,緊緊圍繞品牌體育產業進行挖掘、開發,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最大限度的進行體育產業品牌的形象樹立,從而實現河南省體育產業品牌化發展的優勢之路。
認真分析河南省體育產業發展優勢,通過橫向的聯合借助他人品牌打造自我的產業發展,以福建晉江體育產業基地為例,我省可以充分發揮紡織工業的先進行,通過聯合產業開發,借力發展,謀取自我品牌的逐步樹立與發展。
[1]http://www.ha.stats.gov.cn/hntj/lib/tjnj/2013/indexch.htm.
[2]吳曉強,李明.對河南體育產業的現狀評估、培育及開發的研究[J].體育科研,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