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洪斌+鄭子玲
近年來,鳳城市大興鎮黨委、政府在群眾發生突發事件和自身難以解決的困難時,及時介入提供幫助,對基層群眾實施更精細化的服務。
及時救助
聯合村王順勝家的山野菜大棚因電線線路老化發生火災全部被燒毀,直接經濟損失4萬余元。王順勝妻子患有帕金森綜合征27年,喪失勞動能力,兒子讀大學,老父親年老多病,突如其來的災難讓一家人的生活頓時陷入絕境。鎮黨委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發動機關志愿者為其募集救助資金1.6萬元,讓王家重燃生活希望。為不誤農時,鎮、村組織志愿者義務勞動,幫王家重建暖棚恢復生產。王順勝家之所以能夠得到及時的救助,正是鎮黨委、鎮政府建立的全鎮便民服務網絡所發揮的作用。通過建立便民服務網絡和信息反饋系統,鎮、村干部實行接報負責制,保證鎮黨委、鎮政府在第一時間掌握情況,第一時間實施救助。
主動介入
大興鎮黨委、鎮政府發現問題主動介入,將可能出現的隱患消滅于萌芽狀態。安樂村唐景山夫婦含辛茹苦拉扯大三子一女,兒女成家離開后,老兩口兒仍居住在破爛不堪的老房子里,一場大雨就可能把房屋沖垮。得知情況后,鎮領導先后3次來到唐景山家中,組織其子女召開家庭會議,研究解決老人住房問題。一開始幾個兒子、兒媳態度冷漠不表態,他們幾經努力,終于說服幾個子女共同出資為父母建房。為保證工程順利進行,鎮里安排兩位老人在汛期到大兒子家暫住,責成子女們將建房款集中到村委會保管,又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1萬元危房改造款。房屋建設過程中,鎮、村干部深入施工現場監督工程質量,老兩口兒終于住上寬敞明亮的大房子。老人逢人就夸,鎮黨委解決困難“到炕頭”。
幫在點上
本著缺什么幫什么的原則,鎮黨委、鎮政府把工作做在群眾最需要的點上。全鎮每名困難群眾都由黨員牽頭結成幫扶對子,實現幫扶人與困難群眾無縫對接。困難群眾佟承磊一家在結對幫扶活動中,與鎮、村黨員干部“攀上了親戚”,從此失去勞動能力的佟承磊家不再為春種、秋收發愁了,每到農忙季節幫扶小組成員就主動上門幫助。佟承磊女兒的學費也由幫扶小組成員承擔了,徹底解除了他家的后顧之憂。
把黨的溫暖送進千家萬戶,讓生活在這里的老百姓得到尊重、關懷和希望,這是大興鎮黨委、政府不懈追求和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