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國家煙花爆竹產品監督檢驗中心 朱玉平

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標準的主題不斷演變,國際標準的地位也變得更加重要。我國繼2008年成為ISO常任理事國之后,2011年我國正式成為IEC常任理事國,這標志著我國國際標準化事業邁向了新的階段。煙花爆竹這一傳統產業已有千余年的歷史,但全球統一的煙花爆竹國際標準仍是空白,這不僅給煙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帶來困難,也為國際貿易造成更大的風險和成本,為此,2011年9月ISO批準設立了國際標準化組織/煙花爆竹技術委員會(ISO/ TC 264),秘書處由中國承擔,正式啟動了煙花爆竹國際標準化工作。
2011年,世界煙花消費量在7000萬箱左右,年貿易額為600億人民幣左右,其中主要消費國和地區的消費量為中國的4000萬箱,美國850萬箱、歐盟950萬箱,中國消費量占全球的57%,而這些煙花90%是由中國生產,最近5年,消費量從2000萬箱增長到4000萬箱,另外新興國家煙花消費量也增長迅速,出于對煙花生產、儲運和消費過程中的安全性考慮,世界各國對其安全和質量進行管理,陸續出臺了法規、條例、指令、技術標準等,以規范對煙花的管理,降低事故的發生率。美國消費者安全委員會于1987年制定CPSC1500和1507標準;加拿大爆炸品管理局(ERD)于2001年制訂了消費類及燃放類煙花爆竹標準(Consumer and Display Fireworks Standards);歐盟于2007年頒布了煙火指令(2007/23/EC)并制訂了與指令相對應的煙花爆竹標準(EN 15947,pr EN16261,pr EN 16256等);巴西制訂了煙花、煙火制品和類似裝置的技術條例;俄羅斯于2009年制訂了煙花條例和標準;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制訂了國家標準,于2006年頒布《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于2013年修訂頒布實施GB10631-2013《煙花爆竹安全與質量》新國家標準,世界其他國家均有相應的規定,但缺乏全球適用的煙花國際標準。
多年來,發達國家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管理,已經建立起了靈活廣泛的可以對全球重大事件作出及時響應的國家標準體系以及合格評定體系。值得一提的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標準化活動中的角色不容小覷。關注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標準化活動中的利益已經成為ISO近年來政策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圍繞ISO戰略規劃和服務宗旨,國際標準化組織/煙花爆竹技術委員會(ISO/ TC 264)自成立以來主要開展煙花爆竹生產、流通、使用等領域標準化工作,包括制訂煙花爆竹定義、術語、分級、分類、標簽、試驗方法、產品等基本安全要求以及生產、儲存、運輸、使用要求等標準,建立并完善煙花爆竹國際標準體系,ISO/ TC 264通過了征集工作組召集人和專家的委員會內部投票(CIB),順利成立四個工作組,其中工作組1-名詞術語以及工作組3-分級分類這兩個工作組的召集人由中國擔任,工作組2-安全與標簽要求的召集人由德國擔任,工作組4-試驗方法的召集人則由法國擔任,于2014年1月13日成功通過了九項新工作項目提案(NWIP)立項,于6月24日開啟為時三個月的委員會草案(CD)投票,適用全球的煙花國際標準有望三年內出臺。

從國內方面而言,由于“霧霾禍首”的不實報道與曲解以及其他一些標準、政策等原因,國內煙花爆竹行業一度陷入低迷。一是產業發展政策收緊,GB10631-2013《煙花爆竹安全與質量》從生產、經營、運輸、出口等各環節提出了新的要求,六部委《關于做好煙花爆竹旺季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中要求“A級組合煙花和B級小禮花只能由具有禮花彈生產資質的企業生產”。二是國內消費市場緊縮。連霍高速義昌大橋坍塌,國內大范圍霧霾天氣持續,報紙和網絡媒體聚焦煙花爆竹,“禁”“放”之爭火熱,中央氣象臺首次發布煙花爆竹燃放氣象指數,這些都引發了公眾對煙花爆竹燃放產生垃圾、噪音、空氣污染的重重憂慮,加之中央厲行節約政策出臺,部分民眾和單位選擇少放或不放煙花爆竹,國內消費市場緊縮。國內煙花爆竹行業正處于轉型提質時期,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機械化生產、標準化管理要求更高,作為煙花爆竹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煙花爆竹行業的發展形勢是全球煙花爆竹生產和消費的風向標。煙花爆竹行業是否安全可控、產品能否安全環保成為全球社會關注的焦點,基礎性的科學研究和實驗的支撐成為了煙花爆竹國際標準化工作的重點。
從國際方面而言,國外從事煙花爆竹生產、銷售的國家很少,大部分國家靠進口,世界各國對煙花生產、儲運和消費過程中安全性,根據本國情況出臺了法規、條例、指令、技術標準等規定,但在煙花的分類、分級以及安全質量性能要求方面存在差異。發達國家憑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管理,在推動國際標準化過程中,貫徹了各自的標準化戰略,就煙花爆竹而言,歐盟于2007年頒布煙火指令(2007/23/EC)并制訂了與指令相對應的煙花爆竹標準,即EN15947和 EN16261兩大系列標準,是目前適用范圍最廣的煙花爆竹標準。發達國家的標準化機構的良好運為發達國家從事國際標準化活動提供了堅固保障,在國際標準化組織/煙花爆竹技術委員會中,歐盟國家處于相對強勢地位。
中國憑借深厚的產業基礎,已構建了較為完善的煙花爆竹標準化體系,包括產品標準、安全生產(經營)、工程設計(建設)、焰火燃放等四個標準子體系,涵蓋了產品質量、原輔材料、生產經營、企業管理、存儲運輸、設備設施以及產品燃放等領域,這為建立煙花國際標準化體系提供了充分資源和基礎,也為中國在煙花爆竹國際標準化占據了有利地位。
伴隨經濟的全球化發展,國際標準在全球的影響力愈加增強。ISO、IEC和ITU三大國際標準組織所制定的標準與全球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國際標準組織的標準化戰略、標準化政策、國際標準和標準化技術組織的變化也充分體現了促進全球發展的原則,基于煙花國際標準化的實際情況,立足于為中國的傳統產業服務,謀求四個發展。
第一,利用多方資源,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煙花國際標準化體系,大力開展煙花領域的基礎研究和試驗,建立煙花國際標準化服務平臺,促進煙花國際標準化的適應性,滿足國際市場需求。
第二,推動煙花國際標準成為煙花國際貿易的技術依據,推進國內標準的法律化,為契約合同維護、貿易仲裁、產品檢驗、質量體系認證等提供基本依據。
第三,提倡創新發展,優先考慮和制定有預見性并滿足市場和社會迫切需求的煙花國際標準,加快標準制定的進程,爭取國內標準向國際標準的轉化。
第四,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注重與各國家和區域性標準化機構的廣泛合作,采用各種措施推進標準化發展。
國際標準化的發展是動態的、開放的、透明的,并緊扣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需求、新挑戰,煙花國際標準化的發展也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