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彭燚 張帆
桃花侖商鋪林立、車流穿梭,市內、市外的人都熱衷于來此處購物、娛樂;秀峰公園連接白鹿寺、會龍山,集山水風光、人文景觀、休閑健身于一體,一天接待無數外地游客、本地居民;龍嶺工業園企業眾多、廠房遍布,形成了電子、醫藥、機械、食品、輕紡、新型建材六大產業集群……
益陽市赫山區轄 12個鄉鎮4個街道及1個工業園,地處洞庭湖畔,東鄰湘陰、望城,南界寧鄉,西接桃江,北臨資水,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繁榮的商業、工業為赫山區帶來經濟的快速發展,但背后隱藏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小覷。針對此情況,赫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安全隱患整治工作,在年初全區工作安排會議上明確提出2014年繼續定為區“安全隱患整治年”,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全面清零。
從2012年起連續3年,為赫山區政府確定的區“安全隱患整治年”。但從以前的工作開展情況來看,存在安全隱患排查易、整改難的問題。特別是部分監管部門,進行隱患排查工作多,督促企業整改隱患工作少,沒有對整改情況強力跟進;公共安全隱患牽涉部門多,資金難落實,整改難度大。今年以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區財政按人均不低于5元的標準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其中,消防隱患治理資金不低于240萬元,一般隱患治理資金100萬元,校車、公共安全隱患治理資金200萬元),并對全區的公共安全隱患實行“一事一議”,采取對安全隱患整治認領、整改、銷號等一系列制度。
為防止各部門“踢皮球”,赫山區明確安全隱患整改責任——“誰家的孩子誰家抱”,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屬地管理”原則,由區安委辦牽頭,制定安全隱患整治的責任單位、責任人、整改時限、整改要求,建立臺賬;再由區長簽發督辦令,下發到整改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讓具體單位認領。
而認領單位必須在規定時間、規定要求里整改相關隱患,并向區安委辦提出整改驗收申請。區安全生產督查小組再到現場整改驗收,并拍攝整改現場,在全區下一季度安全生產例會上對每處安全隱患和整治情況逐個對比播放。對已整改到位的,區安委辦及時銷號。

赫山區區委書記賀輝(左一)、區長鄧正安(左三)在危橋安全隱患現場視察
責任確定十分重要,落實也必不可少。赫山區人民政府制定了《安全生產問責暫行辦法》,對安全隱患整治未按規定時間和要求到位的,一律不得評先評優,并對整改責任人進行誡勉談話,責任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對安全隱患整治不到位導致1起生產安全事故的,對整改單位“一票否決”;導致2起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的,對相關責任人給予相關處理。
赫山區商業繁榮,商區各類店鋪吸引大量居民前來購物,人流量極大。由于購買力大,蘭溪、資江機、白鹿寺路口形成了以經營銷售煙花爆竹的“一條街”。可這些地方人口密集,若發生煙花爆竹爆炸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為了解決這種狀況,分管安全生產的副區長李恩念組織安監、工商、公安、當地鄉鎮召開聯席會議,采取疏堵結合的手段,一方面支持經營戶在符合安全辦證條件下搬遷選址,另一方面組織相關部門對拒不整改的零售點進行集中打擊。
為了讓煙花爆竹門店老板順利搬遷,安監局工作人員上門為其講解安全生產知識,并為老板們提供選址建議。在經營老板選址后,還上門為其提供門店安全規劃建議,大到門店間距離,小到柜臺排布,一一給出專業建議。在區安監局的幫助下,22家零售點成功遷至合法新家。
而對于不配合、置安全于不顧的門店老板,安監部門也絕不手軟,沒收其貨物,進行警示教育。依舊不改的,依法取締其經營權。在2014年初,依法取締、關閉13家非法經營門店。
赫山區在生產上帶著“服務”為民整治隱患,而在生活方面,赫山區也同樣為居民提供著“安全服務”。
赫山區城鎮人口29.4萬,居民區眾多,其中棄管小區更是有253個。這些棄管小區多為當地人自建的居民區,建筑設計上并不專業,也缺乏物業管理,消防設備更不完善,很多小區甚至連消防栓都沒有。
“棄管小區安全隱患不少,災害抵御能力弱,一旦發生事故,后果難以想象。”赫山區住建局副局長周衛國說。
為了保障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赫山區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對轄區內棄管小區進行摸底調查,計劃為各個小區一共安裝529個消防栓。同時,對當地居民進行消防安全培訓,讓居民掌握火情應對方法和逃生能力。
2014年7月10日,湖南湘潭市雨湖區校車事故致8名幼兒遇難。校車安全牽動著每個家庭,而校車安全問題究其根本,就是在標準校車的采購資金上。
當赫山區非標準校車安全隱患提上問政日程時,并沒有多少人看好,很多人認為難度太大,在規定時間內難以整治到位。在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從2013年下半年起,區財政每年投入450萬元整治校車安全隱患,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公辦學校及公辦幼兒園校車給予每年每車1.6萬元的地方財政補貼,引進4家公司,購買306臺標準校車,通過市場化運作,責任主體下移到當地政府。通過集中整治和日常化整治相結合的方式,全區基本上淘汰了非標準校車,確保學生乘車安全。
赫山區小河口車流較多,常常有路過的車輛要加油。當地一個居民找到其中的“商機”,自行買來加油設備,干起了加油的買賣。簡易的加油設備、簡陋的房子,沒有任何安全設備,這樣一個“加油站”就出現在小河口。
商務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立即聯合相關部門對其進行檢查。店主看到監察人員,態度很好,表示“配合工作,一定關閉”。但沒過幾天,又開門營業。監察人員多次警示教育無果。最后,聯合執法隊銷毀其加油設備,刑拘經營者,徹底取締了這個非法加油站點。
赫山區安全生產督查小組在明查暗訪中發現,車輛超載沙卵石隱患十分嚴重,甚至一些承載道路已出現壓損情況。由區政府牽頭,赫山公路管理局、赫山道路運輸管理所、交警三大隊等單位,成立了區聯合治超稽查隊,并出臺《赫山區治理車輛違法超限超載工作方案》,以衡龍橋檢測站為依托定點稽查,不定期流動稽查。
為了防止被違規人員摸清檢查規律,稽查隊不定時、不定點檢查。為了避免超載車輛夜晚運輸逃避檢查,稽查隊員經常凌晨兩、三點進行突擊檢查。在稽查隊的行動中,共查獲超限車輛2650臺,卸載貨物26632噸。
“安全監管工作容不得一點馬虎,必須動真碰硬。遇到隱患絕不手軟。”李恩念說。在赫山區政府對安全隱患絕不手軟的態度下,截至8月,今年全區共查出安全隱患和問題6605處,整改6595處,10處在整改中,整改率達到99%,保障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