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秀



一
下湯鎮歷史悠久,自古為南陽與洛陽、汝州的通衢之地,是富甲商人旅途歇息的驛站,騾馬車幫的集散地。推車挑擔,雜耍唱曲,江湖俠客,市井小民,匯聚于此,經朝繁華,歷代昌盛。
遠遠望去,下湯鎮好似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安詳地躺在青山的懷抱里。清澈的河水玉帶似的從鎮前流過,眼前的畫面便充滿了詩意和靈性。
據說想見到這里的支部書記艾勝虎很不容易,因為他是個大忙人。而我很幸運,也許是出于舊識之情,他爽快應了我的采訪之約。我驅車趕到的時候,天空下著零星小雨,他已經在新落成的辦公大樓前等我。他依舊留著標志性的短胡須,神采奕奕,熱情中不失禮數,豪爽中透著真誠。
一番寒暄后,他引著我參觀了剛剛落成、正在裝修的社區辦公大樓。這座氣派的大樓總投資560萬元,主樓建筑面積3080平方米,東、西兩座配樓建筑面積2080平方米,分別用作黨員群眾綜合服務中心和社區招待所。走馬觀花,他又帶我參觀了幽雅舒適的民族苑居民社區。
第二天,他要外出洽談投資項目,我便一人走進了鎮子。
二
1958年修建昭平臺水庫,下湯鎮成了淹沒區,大片的土地消失在水庫之下。沒有土地的下湯人,不得不另尋一條生存之道。改革開放后,大批的下湯人走出自己的家園,組成一支龐大的經商隊伍,遍布全國各地,生意涉及各種門類。長期的在外錘煉,不但讓這部分人眼界開闊、精明干練,而且造就了他們吃苦耐勞、智慧大氣的特質。沒有走出去的下湯人,則充分利用區位優勢,以經商為主,謀劃著自己的幸福生活。下湯人雖然失去土地,但在盛世春風的吹拂下,總體看并不貧窮,日子殷實滋潤。
日月更迭,四季輪回。2007年由于多種原因,下湯鎮新街社區黨支部陷入泥沼,積重難返,幾近癱瘓。
這年初秋的9月,艾勝虎在鄭州新鄭機場候機時,突然接到當時鎮黨委書記的電話,要他速速趕回,有急事相告。一時間,他有點摸不著頭腦,但組織的召喚不容遲疑,因為他是一名共產黨員!
剛一見到鎮黨委書記,書記就直奔主題,說要他接任新街社區的黨支部書記一職,理由是他群眾基礎好,威望高,有膽識有魄力。老書記還教導他說,一人富不算富,帶領社區群眾改變小打小鬧的局面,集體致富,才顯英雄本色。老書記的口氣不容他推辭和辯解,沒留下半點商量的余地。
那一夜,他輾轉反側,失眠了。
艾勝虎,1963年出生于魯山縣下湯鎮,回族,199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下湯最早走出去的打拼者,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實干型企業家。他坐擁雄厚的資產,其麾下有十幾個公司,涉及各種行業,分布在全國多個省市。他出色的經營管理能力,可窺一斑。
是什么促使他答應接下支部書記這個職位的呢?從與他的談話中,我發覺有兩個關鍵詞可以詮釋他當時的真實想法。一個是“信任”,當一個人被大家完全信任的時候,其實是被賦予了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就像一個舵手、一個船長,大家的前途都押在了你的身上,這讓你熱血沸騰,激情澎湃,敢于擔當,勇往直前。另一個是“情結”,就是對故土和鄉鄰的感恩情懷。這里的土地生養了他,賦予了他堅毅執著的秉性和干事創業的氣概。
少年的苦難經歷,恍若昨天。艾勝虎從小家里兄妹多,日子貧窮,食不果腹,到了冬天甚至連個避寒的地方都沒有。他告訴我,十歲那年冬天,他一個人睡在大門口的過道里,寒風順著木門的縫隙鉆進來,凍得他根本無法入睡。那時候,他最大的愿望和夢想就是將來一定要建一座大房子,有一個溫暖而富裕的家。
現在,他圓了自己的夢,坐擁億萬家產,該有的都有了。即便當下不再開拓新的事業,其積累的資產也終生享之不盡。而且近些年來,他給鄉鄰的資助和關愛已經很多了。
再說那時社區的狀況猶如一團亂麻,絲絲纏繞,環環束縛,一旦陷進去很難從容脫身。他深諳人情世故,完全有理由不去接這個爛攤子。
可他無法拒絕,一種原始的情感迅速發酵成為一種動力,讓他的才情揮灑在故土上,無怨無悔。
三
動力來自信心,信心來自能力。
他說,想把社區搞好,全面致富,就要改變分散的經營模式,由社區統籌,長遠規劃,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拿出一個切實可行、于民有利的方案,而后依靠兩種人就可以把事情做起來。這兩種人一是黨員干部,二是社區居民。
不怕亂如麻,只要用心慢慢理順。
上任伊始,艾勝虎不急不躁,摸清居民的怨氣在哪里,掌握居民的所需所求,抓住居民急需解決的突出問題。他帶領新街社區黨支部搞了一個“民情日”活動,這是他精心策劃和搭建的一個黨群互動的平臺。
他永遠忘不掉那個場面,牢騷、抱怨、要求、意見和建議,鋪頭蓋臉而來,每一條都代表著居民的心聲。那一天,他們聽取記錄居民意見和建議72條,他一件件梳理,緩輕就急,當場承諾落實解決53件。
一次民情日活動,讓他的良好聲譽在居民心里落地生根。
艾勝虎乘勝追擊,開始實施他的第一個民心工程——解決居民飲用水問題。
下湯溫泉素以溫度高(水溫63℃)、流量大(每小時涌出量34噸)、富含多種礦物質和醫療價值高(對治療皮膚病、類風濕、關節炎等10多種疾病有顯著療效)著稱。但地下溫泉水中所含物質復雜,長年飲用,對人體有極大的危害。
飲用水問題長期困擾著這里的居民,卻一直得不到解決。這是關乎民生大計、子孫后代的重大問題,艾勝虎就從這個難點入手,決心了卻幾代人的心愿。他善于把握時機,適逢他的朋友來下湯投資項目,需要占用荒地,當時按國家有關規定每畝荒地補貼3萬元,艾勝虎以朋友的身份說明社區面臨的困難,懇請朋友每畝額外拿出5000元,再加上自籌資金共計160萬元,全部用于飲用水改造工程。選址定位,取眼鑿井,徹底改造老化的自來水管線,把原供應3000人的自來水管線增擴至可供4萬人用的飲水管網,設計使用年限80年。這項改造工程僅用時90天,竣工投入使用后,社區居民喝上了放心水,大家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endprint
無論做什么事,艾勝虎都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重要環節。
新街社區回、漢兩族矛盾長期積累,成為社會隱患,隨時都可能爆發沖突。經過深思熟慮,艾勝虎尋到了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其實,要解決新街社區的民族矛盾,說到底就是要使兩族人民相互理解、彼此尊重。艾勝虎在黨員干部和居民中倡導,回民要理解漢民的生活習俗,漢民要尊重回民的宗教信仰,在一個大家園里,要和睦相處。只靠說教和宣傳不行,還要見實效。接著,他先捐資25 萬元,再倡議黨員干部帶頭捐資,只幾天時間,共籌資金60多萬元,建成了下湯鎮第一座清真寺。自此,當地回族群眾有了宗教活動場所和信仰自由的空間,一下子緩解和遏制了雙方矛盾,有效維護了民族團結。
豫西的堯山風景區,有河南后花園的美譽,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的游客前來度假觀光。下湯鎮就坐落在堯山腳下的百里溫泉帶上,這里也是游客往返堯山的必經之地。既有區位優勢,也有資源優勢,這給沒有多少耕地的下湯人提供了經商的有利條件。
隨著下湯鎮旅游業的不斷繁榮,前來購房、投資、做生意的流動人口越來越多。外來人口的大量涌入,無疑活躍了轄區經濟,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盜竊等案件不斷發生,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給前來投資的客商帶來了擔憂和恐懼。
面對該情況,艾勝虎及時提出整治社會治安,凈化社會環境,打造平安社區,讓居民安居樂業,讓客商無后顧之憂。
思路和決心有了,關鍵是落實行動。當時社區建設剛剛起步,沒有可用資金,艾勝虎沒有猶豫,自投資金12.5萬元,在主要街道、居民小區安裝了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實施全天候動態管理。
關于這件事我問他:“大家的公益事業,你為何自掏腰包?”他淡淡一笑說:“沒辦法,當時村里底子薄,拿不出錢,我就捐助了。我急于把這件事做好,確保社區平安和好的投資環境,要不我們以后的事也做不起來。”
艾勝虎的日常應酬很多,無論朋友來訪還是公務接待,他都是自費招待,至今沒有在公家賬上報銷過一分錢。這個說法我在其他干部和社區居民口中得到了證實。
老書記的話時常在艾勝虎耳邊回響,他始終把下湯鎮新街社區的經濟建設放在第一位。對社區居民守著寶地沒錢花的情況,艾勝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鼓勵大家要主動拓寬思路,擴大收入來源,提高生活質量。對那些有好項目而又苦于沒資金的自主創業的居民,他個人大力給予資金幫助。幾年來,通過他的大力扶持,新街社區先后打造了清香齋、鴻源飯店、興達超市等20余家全縣有名的餐飲、零售業新星,為全鎮100余人創造了就業崗位。
幾年時間,下湯鎮新街社區的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社區居民手里有錢了,不少人還開上了新車。但膽識和魄力非凡的艾勝虎沒有就此滿足,他帶領新街社區黨支部通過“四議兩公開”工作方法繼續著他的宏偉藍圖。
艾勝虎把商業經營模式巧妙地應用到新街社區的開發運作中。合理利用集體的閑散荒地,投資建造新街社區廉價安居工程,設計建筑面積6.038萬平方米。一期主體工程由社區投資4000萬元興建民族苑小區,設計建筑面積2.368萬平方米, 2013年10月投入使用。這些安居房按均價每平方米600元分配給172戶社區山地散居戶、住房特困戶和住房困難戶。目前,大部分回族居民已入住。一期工程建成的臨街門面房一次性出售,獲凈利潤500多萬元。社區居民住上了廉價房,還分到了5000元紅利。二期廉價安居工程項目建成后,加上引資改造舊房區項目,可保障新街社區居民三代人不做房奴。
四
出去打理公司生意他是艾總,回到村里他是艾書記。一位居民對我說,艾書記管我們吃水,管我們住房,還管我們的后事。
后事也管?我更為好奇。
生有所養,老有所葬,這是很多人的理想歸宿。歷代生長在山區的農民,對風水和地脈有著虔誠的膜拜和信奉。為了節約土地,規范殯葬秩序,保護生態環境,消除老百姓的后顧之憂,艾勝虎帶領支部規劃了公益性質的花園式回族公墓和漢族公墓項目。社區“兩委”自籌資金90萬元建成了占用荒坡地面積40畝的回族公墓、占用荒坡地面積55畝的漢族公墓。目前,公墓已投入使用,這在具有濃厚傳統的豫西山區,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說起來容易,聽起來傳奇,而其中的苦辣酸甜,艾勝虎早已化為痛并幸福的記憶。他不愿重提走過的路,只愿抬頭去尋找遠方的風景。
我問他:“沒遇到過阻力?”
他嘆了口氣,太多太大了。和基層群眾打交道太難了,不像做企業,你安排別人做就行了。這明擺著是為大家好的事,還要反復動員、做工作,觸動誰家的利益都是個麻煩事。
“舉個例子。”我想讓他倒倒苦水。
他搖搖頭。
“后悔過嗎?”
“不止一次。我寫過兩次辭職報告,都沒批準。”
“為啥還要干下去?”
“我圓了自己的夢,也圓了大家的夢,看到父老鄉親住進舒適的小區樓房,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欣慰。”
截至目前,下湯鎮新街社區集體經濟資產累積2000多萬元,居民人均純收入9000余元,比2007年的人均2000多元翻了3倍多,私家車達296 輛。艾勝虎接任支部書記時,社區有黨員32名,而在他的主持下,社區黨員隊伍不斷壯大,目前已增至58名,另有18名積極分子正在向組織靠近。近年來,新街社區先后榮獲平頂山市民族團結先進單位、魯山縣先進基層黨組織、下湯鎮先進黨支部、經濟發展先進村等榮譽稱號。
五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2014年伊始,艾勝虎把目光投向更遠的未來。
在他的辦公室,一幅巨大的規劃圖顯示:新規劃項目總投資3.7億元,占地89畝。沿新大橋引橋路西,擬建120畝游園、活動廣場。進入下湯鎮的主干道拓寬至40米,開發河灘荒地100余畝,建設新型園區。計劃投入資金550萬元,規劃建設社區幼兒園,建筑面積5858平方米,設12個班,每班45人,內設電教、食堂、宿舍、醫院等配套設施,本社區兒童入托學費、伙食費全免,區外兒童按成本收費。計劃投入資金580萬元,建設社區養老院,規劃面積達6345平方米,建成后可同時容納140位老人入院養老。屆時,本社區老人免費入院,兄弟村老人入院按成本計費。該項目計劃2014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外還計劃建設社區休閑娛樂廣場和社區污水處理廠。園區周邊的商品門面房,全部租給社區居民,規劃建設美食一條街、果蔬批發一條街、山貨特產一條街,并實施統一管理,集中經營。
望著這宏大的規劃,聽著他生動的講解,讓人如入夢境。但看著眼下,我不禁要問:“投入那么多,資金哪里來?”
他嘿嘿一笑說:“這你就是外行了,是經營上的事。按照設計規劃,建筑商先行墊付開工,初具規模后,各類房屋收取預售定金,以此獲得資金運營。”
“如果沒人交定金呢?”我又問。
“搶還搶不到手呢,這是終生受益的事,誰不愿干啊。”
他說等我再來時,一定給我展示一個新型而真實的莊園。
他能做得到。這是我們的約定。
離開的時候,我依依不舍。多么想在這個充滿溫馨和蓬勃生機的莊園里,享用生活和未來。
轉身回眸的一瞬,我仿佛看到一座新型的農村社區矗立在豫西的大地上,熠熠生輝,光耀中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