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艷華
(黑龍江職業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企業辦稅模擬實訓研究
魏艷華
(黑龍江職業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隨著我國稅收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稅收法規逐步改革完善,高職院校畢業學生的涉稅業務的處理能力恰恰是會計專業核心職業能力之一。企業辦稅模擬也就是一門結合納稅會計崗位需求的實踐課程。因而,如何提高辦稅模擬實踐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從關注稅務知識到完成涉稅工作任務的技能,提高學生畢業后涉稅業務實際工作能力,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高職會計教育 企業辦稅模擬 “雙師”素質
高職會計教育強調“應用性”,即高職會計畢業生應該能在上崗后就可以融入正常的會計工作流程,不需要或者只需要簡單的崗位培訓就可以開展工作。教育部16號文件指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
隨著我國稅收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稅收法規逐步改革完善,高職院校畢業學生的涉稅業務的處理能力恰恰是會計專業核心職業能力之一。企業辦稅模擬也就是一門結合納稅會計崗位需求的實踐課程。高職會計教育是面向中小企業、稅務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培養專業人才的,其主要就業領域和崗位為中小企業稅務會計核算和稅務會計管理,也可拓展到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非營利組織會計核算和管理、稅務師事務所等從事稅務代理和稅務鑒證,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等從事會計代理、會計咨詢、審計鑒證和會計培訓等領域。上述就業崗位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小企業的納稅會計崗位。因而,如何提高辦稅模擬實踐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從關注稅務知識到完成涉稅工作任務的技能,提高學生畢業后涉稅業務實際工作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傳統的涉稅實訓內容不能滿足崗位需求,教學內容上以文字描述經濟業務,側重提升學生稅額計算能力,學生并不能真正體驗企業的涉稅業務流程,因此對提升學生涉稅綜合業務能力的效果并不理想。
設計企業辦稅模擬實訓內容,首先應結合畢業學生就業實際情況,分析涉稅會計崗位需求。其次,一線教師深入企業進行實地調研和論證,確定企業辦稅模擬實訓的學習情境和典型工作任務,重新編排課程內容,將職業能力培養滲透到實踐教學當中。
以往的涉稅業務實訓中,多是先由指導教師根據實訓目標布置實訓任務,然后學生根據實訓資料完成填寫憑證、登賬、編寫納稅申報表等手工模擬操作,這種只重視手工模擬,輕視工作情境的實踐難以使學生真正掌握涉稅業務處理技能,適應職業需求。
基于涉稅會計崗位的需求,在組織企業辦稅模擬實訓過程中,應模擬企業、稅務、銀行之間形成的業務鏈,可以將實訓班級分為三組,通過角色輪換實踐相關業務操作,運用仿真資料,通過多媒體、案例等形式,由教師示范,學生操作演練,教學做同步,讓學生感受涉稅業務的發生過程,盡量創造真實的工作環境,提升實訓效果。
改變原來的以最終實訓成果作為重要標準的考核方法,按照小組考核。由于實訓中的每筆業務的完成要經過多個部門,不同崗位的學生來操作,實訓中講究團隊精神和協作意識,所以應當先按團隊考核,再由團隊內成員互評,制定詳細的考核辦法,嚴格執行。
實訓考核方法的改革使得對學生的評價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和崗位要求的實際。把考試的目標放在了共同完成團隊的任務上,可以達到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目的,也為今后走向社會做好了準備。
當前,各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都相繼開設了包含涉稅業務的實訓課程,但難以找到合適的企業辦稅模擬的實訓教材,更談不上與時俱進的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因此,院校應借助企業和社會的力量,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實訓教材。實訓教材形式不應僅限于案例、仿真憑證,還應配合實訓內容,開發涉稅業務相關票據等涉稅文件填寫的視頻和課件,甚至是軟件,便于隨時更新。
在高職院校中會計專業“雙師型”教師并不缺少,由于企業辦稅模擬實訓對實訓教師的實踐經驗有著更高的要求,真正能勝任的此項實訓任務的教師則是屈指可數,因此提高教師的“雙師”素質培養是提升實踐教學效果的關鍵。實踐教學中,指導教師應對涉稅理論和實務操作流程都非常熟悉,有效地指導和組織學生完成各項實訓任務,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實訓主動性的同時,能夠根據實訓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問題。此外,隨著國家政策和涉稅法規的不斷完善,實訓指導教師應不定期深入企業鍛煉,能夠將最前沿的,最實際的涉稅業務操作流程傳授給學生,進一步縮短學生從學校到就業崗位的距離。
此外為了彌補校內實訓指導教師的不足,可以聘請企業具有豐富經驗的財務在職人員擔任兼職教師,針對兼職教師工作任務繁忙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實訓時間,使得學生能夠得到企業一線工作的財務人員的實際工作經驗的直接傳授,提升實訓效果。
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大多已經建設了包括會計手工實訓室和會計電算化實訓室的硬件設施,并購置財務軟件配套教學,但是這些資源缺乏有效綜合利用,并未發揮其最大效能。還應通過校企合作,改進現有實踐教學設施和軟件資源,組織科學有序的實踐教學。以提高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包括企業辦稅模擬在內的會計專業實訓體系,架起成就高技能會計人才的“立交橋”,積極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互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
魏艷華(1976—),副教授,管理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會計、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