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珠單抗聯合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觀察與護理
安 娜,王效影
類風濕關節炎;托珠單抗;甲氨蝶呤;護理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系統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活動關節的滑膜[1]。臨床表現為對稱性、進行性、侵蝕性關節炎及晨僵,病情遷延,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受累關節的強直、畸形和功能喪失,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免疫功能失調為患者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抑制炎癥反應成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重要手段。白細胞介素-6(IL-6)是多功能細胞因子,與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密切相關,切斷IL-6信號傳導是治療RA的新途徑。生物制劑托珠單抗注射液(雅美羅)是由中國倉鼠卵巢細胞通過DNA重組技術制得的一種重組人源化抗人IL-6受體單克隆抗體,此藥通過阻斷IL-6的傳導通路達到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目的。此藥自上市以來,我科2013年10月~2014年1月對8例患者進行臨床應用,效果滿意。但該藥為生物制劑,臨床應用時間較短,在使用過程中要密切觀察病情并給予相應護理措施,現將我科使用中的護理體會做一介紹。
1.1 病例資料 我科2013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8例類風濕關節炎住院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齡16~65歲,平均40.5歲,均符合2009年歐洲風濕病防治聯合會(EULAR)類風濕關節炎診斷標準,且處于疾病活動期。
1.2 藥物治療 給予托珠單抗注射液[Roche Pharma(Schweiz)Ltd,批準文號:S20130020]8 mg/kg,以無菌操作方法將托珠單抗用0.9%的無菌鹽水稀釋至100 ml后靜脈滴注,時間>1 h,每4 w靜脈滴注1次。治療同時,給予甲氨蝶呤10 mg口服,1次/w。兩種藥物聯合治療6個月后評價治療效果。
1.3 結果 8例患者在使用托珠單抗治療中,1例出現血壓輕度升高,1例出現短暫性頭痛,其他均無嚴重不良反應。治療后,3例患者主訴關節疼痛、腫脹癥狀緩解,實驗室指標改變不明顯;4例患者臨床癥狀明顯緩解,DAS28評分<2.5,紅細胞沉降率(ESR)和C反應蛋白恢復正常;1例患者因肝功異常暫停使用,但治療效果明顯。
2.1 操作前準備 科室成立生物制劑治療小組,由從事護理工作3年以上,操作技術熟練,基礎理論知識扎實,病情觀察及急救能力全面的護師組成。對新上市的生物制劑專門派人外出學習,詳細掌握藥物的使用方法及觀察要點。病室要求:安靜、整潔、通風良好,備好氧氣裝置及生命體征監測設備及搶救藥品和器械。用藥前,對患者進行一次認真的生命體征測量。
2.2 靜脈準備 認真觀察患者血管,選擇較粗且直、彈性好的大血管,常選用橈靜脈、正中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等進行淺靜脈留置針穿刺[2]。保留48~72 h,每天用肝素封管液(10 U/ml)封管,以便于患者輸液后出現不良反應能夠及時用藥處理。輸液前后用生理鹽水沖管,保證靜脈留置針完好無外滲及藥物劑量準確。
2.3 患者準備 用藥前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對待患者態度和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解釋藥物的機理、用藥目的、常見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介紹一些治療成功病例,增強患者信心,減輕患者緊張焦慮情緒;做好藥物外滲評估表,告知患者及家屬注意事項。
2.4 操作方法 我科使用的托珠單抗規格為80 mg/4 ml,根據患者體重遵醫囑確定藥物用量,用藥前準確計算使用藥物量。在100 ml生理鹽水中,先抽出與藥物同等容積的溶酶,再使用10 ml注射器將藥物緩慢注入生理鹽水中,盡量避免或減少藥液出現泡沫。緩慢靜滴,滴速<25滴/min,輸液時間>1 h。
2.5 病情觀察 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科室制定特殊藥物用藥觀察表,為每位使用生物制劑患者做一份健康檔案,詳細記錄患者每次用藥時的生命體征、用藥劑量、用藥中的各種反應及下次用藥時間。按時巡視病房,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2.6 用藥護理 堅持藥物治療是類風濕關節炎綜合治療的重要措施,對患者做好用藥宣教,告知患者托珠單抗和甲氨蝶呤的藥物性質及常見副作用,使患者掌握自己所用藥物的劑量、應用方法和時間,特別是甲氨蝶呤每周一次服藥,如患者對用藥時間和劑量掌握不準確,藥量過大會出現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傷,影響治療效果。告知患者嚴格遵醫囑用藥,嚴禁隨意停藥或增減劑量。
2.7 健康指導
2.7.1 生活指導 盡量選擇向陽、通風良好的房間休息,保持室內干燥、溫暖、空氣新鮮;被褥要經常晾曬保持干燥,床鋪最好不要放在通風口處,以防睡中受涼;注意保暖,預防呼吸道感染;溫水洗臉,熱水泡腳,水要漫過踝關節以上,每天15 min,以促進血液循環;戒煙限酒;選擇高矮合適的床鋪及便器,改變體位時動作緩慢,以免摔跤骨折。
2.7.2 飲食護理 飲食應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營養豐富易消化含鈣高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豆制品、新鮮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刺激和生冷油膩的食物。
2.7.3 功能鍛煉 疾病活動期臥床休息,恢復期堅持進行循序漸進的肢體鍛煉,勞逸結合。睡眠時多變換體位,促進血液循環,減輕晨僵癥狀。早上醒來,不要急于起床,可在床上輕微活動或按摩僵硬關節,使局部血流改善。關節活動包括:(1)指關節:握拳與手指平伸交替運動;(2)腕關節:兩手合拳,反復交替用力向一側屈曲;(3)肘關節:手掌向上,兩臂向前平伸,迅速屈伸肘關節;(4)肩關節:做前后旋轉運動及上臂外展運動;(5)膝髖關節:做下蹲及向前抬腿運動;(6)踝關節:取坐位,做踝關節屈伸及旋轉運動。3~4次/d,10~15 min/次[3]。
RA是系統性多關節的變化,常累及軟骨、軟骨下骨、肌腱及韌帶等,造成關節破壞,甚至畸形或功能喪失。嚴重影響患者及家庭生活質量,目前為止尚不能根治。托珠單抗注射液是2009年在歐盟上市的重組人IL-6單克隆抗體,可與IL-6受體特異性結合,抑制信號傳導。治療中重度RA患者[4],托珠單抗在炎癥部位和全身都有顯著作用,不僅可以阻斷IL-6受體細胞,還作用于其他GP130表達的細胞,這樣有助于全面緩解關節炎癥和系統性關節的變化[5]。2013年在中國上市,我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FDA)批準托珠單抗在臨床單用或與甲氨蝶呤聯合應用。此藥在我科臨床應用中,通過護士的專業護理,嚴格遵守流程無菌操作,認真做好患者的操作前后告知及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向患者做好與疾病相關的全面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治療效果,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生。
[1] 蔣明,林孝義.中華風濕病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697-698.
[2] 趙淑美,李經選,韓靜.云克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5):393-394.
[3] 于孟學.風濕科主治醫生1053問[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0:493-494.
[4] 鄭紅艷,吳學軍,劉全海.類風濕關節炎分子靶向治療新藥的研究進展[J].世界臨床藥物,2013,34(5):306-311.
[5] 賈巖.RA治療新增一線生物制劑[N].醫學經濟報,2013-08-21(A06).
100700 北京,北京軍區總醫院風濕免疫科
R 473.5
A
1004-0188(2014)05-0545-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5.035
201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