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先天性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狹窄的護理體會
王 蕓,陸亞玲,高 磊
嬰幼兒;腎盂輸尿管狹窄;腎積水;護理
先天性腎盂輸尿管狹窄是小兒腎盂積水的常見原因,占小兒腎積水的85%~90%。我院自2010年7月~2011年7月對6例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狹窄致腎積水的患兒在全麻下實施了腎盂輸尿管交界處吻合成形術,術后經過精心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本組6例患兒,均為男性;年齡3個月零13 d~2.5歲,平均7個月;左側腎積水5 例,雙側腎積水1例。6例患兒經B超、靜脈腎盂造影檢查、MRU均提示腎盂擴張,腎實質變薄,不同程度的腎體積增大、積水。術后無明顯發熱,傷口對合愈合好,拔除尿管后可自行排尿,順利出院。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患兒因年齡較小,認知能力不健全,易受家屬的影響,表現出煩躁、哭鬧不止。因此,術前應多與患兒家屬溝通交流,取得家屬的配合。對于年齡較小的患兒經常給予擁抱、撫摸,病床旁可放置患兒喜歡的玩具,床邊加床欄,讓患兒有安全感,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1]。其次做好患兒家屬的心理護理,因部分患兒家屬是少數民族,對漢語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困難,故應多與患兒家屬溝通,用患兒家屬能理解的語言講解手術的重要性[2]。
2.1.2 術前準備 術前完善各項常規檢查,包括三大常規、出凝血時間測定、肝腎功能、靜脈腎盂造影檢查、心電圖、胸片。因本組病例全為嬰幼兒,無體毛,不需備皮,術前1 d洗澡即可。術前晚餐進食易消化半流質、流質飲食;給予肥皂液清潔灌腸,術前1 d晚和術晨各1次。術前1 d做好基礎護理,給予修剪指甲,根據患兒的腰圍制定合適的腹帶。術日晨給予更換病號服,備腹帶。
2.2 術后護理
2.2.1 全麻術后護理 患兒術后給予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密切觀察面色、口唇、切口敷料等情況。保持呼吸道通暢,床旁備吸痰盤、開口器,并保證能正常使用。如有嘔吐及時觀察,防止誤吸嘔吐物引起窒息。使用床欄防止患兒發生墜床,妥善固定各種心電導聯線及引流管,防止患兒蘇醒時無意識的牽拉。
2.2.2 病情監測 患兒回病房后,給予常規面罩吸氧,保持呼吸道的通暢,使患兒血氧飽和度保持在98%~100%。心電監護儀監護,密切注意生命體征的變化。全麻術后患兒容易出現低氧血癥,術后6~12 h應給予吸氧,氧流量為1~2 L/min,氧濃度25%~30%[3]。
2.2.3 靜脈留置針的護理 選擇彈性好、易于固定的頭皮靜脈血管,給予留置24號靜脈留置針,穿刺成功后,給予小兒頭套保護。避免患兒長時間哭鬧、出汗引起留置針的移位。向患兒家屬講解留置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家屬與護理人員配合保護好留置針。本組患兒術后留置靜脈留置針5~8 d,均固定好、通暢,無藥液外滲發生。
2.2.4 腎造瘺口的護理 保持敷料的干燥,觀察有無切口敷料滲濕、滲血情況。如有滲出,及時查看引流管是否通暢、滲出液的顏色是否正常。及時給予更換敷料。
2.2.5 管道護理 妥善固定腎周引流管及尿管,避免扭曲、受壓、打折,妥善固定,避免突然翻身導致引流管滑脫,避免患兒牽拉脫出。保持腎周引流管及尿管的固定與通暢,并交代患兒家屬腎周引流管及尿管的固定位置要低于膀胱水平,以防止尿液回流膀胱造成逆行感染。腎周引流管24 h引流量一般<50 ml,常為淡紅色血性液體,一般術后48 h拔管。若引流液無減少反而增加,顏色由淡紅色轉為紅色血性液,即提示有活動性出血;引流液如尿液顏色,即懷疑吻合口漏尿,應立即報告醫生處理。定時更換引流袋,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觀察并記錄引流量、顏色及性質,監測腎功能,如有異常,應及時糾正。本組患兒術后有5例留置腎周引流管,均6.5 d拔除引流管;1例留置雙側腎盂造瘺管,無出血及漏尿現象,14 d拔除引流管;5例患兒留置腹膜后引流管,均10 d拔除,引流口閉合,無發熱。留置尿管持續膀胱引流,以保證膀胱內低壓,以免排尿時反流壓力傳至輸尿管及腎盂,引起吻合口瘺[4]。
2.2.6 做好患兒皮膚護理 患兒術后長時間臥床排便,因此,每次大便后給予溫熱水清洗臀部,嬰幼兒要勤換尿布,并給予爽身粉涂抹,保持皮膚清潔干燥。保持床單位的整潔,做好會陰部護理和口腔護理,避免壓瘡的發生。本組患兒未發生壓瘡。
2.2.7 飲食護理 待患兒腸蠕動恢復后,指導患兒合理飲食,給予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避免進食糖、牛奶、豆漿等脹氣性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2.3 防止并發癥發生 術后給予抗炎止血、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等對癥處理。嚴密觀察術區敷料有無大量滲血,若滲血較多,需及時向醫生匯報,及時處理。每日監測體溫的變化,定期化驗尿常規。囑患兒家屬勤按摩四肢,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后囑其盡量避免劇烈活動,2 w內囑患兒少活動,多健側臥位或半臥位休息,有利于尿液引流;術后第3 w開始指導患兒家屬避免患兒劇烈活動,勿做突然下蹲、彎腰等動作,多飲水,囑其不要憋尿。
2.4 出院指導 囑患兒多飲水,增加飲食營養,避免受涼感冒,術后3~4 w復診,并拔除輸尿管支架管,3~6個月復查B超、腎功及電解質,若出現發熱、血尿等情況,及時至醫院就診。
腎盂輸尿管狹窄是導致嬰幼兒腎積水主要的病因,通過手術治療及術后做好患兒的留置腎周引流管、尿管的護理及對患兒的恢復起著重要的作用,引流管的固定與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關鍵。本組患兒通過我科耐心細致的護理,均已康復出院。
[1] 趙毅,康福霞,李艷,等.小兒后腹腔鏡腎盂輸尿管成形術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5B):65-66.
[2] 王蕓,果佳,王智勇.1例幼兒膀胱結石并包莖護理[J].西南國防醫藥,2012,22(1):11.
[3] 張艷.小兒全麻術后的觀察和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5(24):2223-2224.
[4] 金宗蘭.離斷性腎盂成形術治療小兒先天性腎積水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60.
661600 云南 開遠,解放軍59醫院體檢中心
R 473.6
A
1004-0188(2014)05-0549-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5.038
201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