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葡萄栽培品種選擇六關鍵
抗逆性強 由于棚室內的空氣濕度、溫度均比較高,有利于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的發生,影響葡萄植株生長,不同葡萄品種的抗逆性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保護地栽培葡萄時應選擇對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適應性強、抗病性強的品種。
早、中熟品種 通常保護地栽培葡萄的主要目的是促早熟,爭取占領淡季市場,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因此,栽培中應注意選擇高產、優質的早熟品種,使早熟品種更早熟,達到“早中求早”。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設施形式提早的程度不同。就同一品種而言,日光溫室可以提早40~60天成熟,塑料大棚可以提早20~30天成熟。而露地栽培時,不同品種的成熟期也存在很大差異。因此,保護地促成栽培時應盡可能選擇露地早熟或中熟品種,利用各種栽培方式將果實成熟期錯開。如栽培面積較大,應適當考慮早、中熟品種的合理搭配,避免上市過于集中。相反,為了延后成熟在晚秋或初冬上市,則必須選擇極晚熟品種或易多次結果的品種在保護地內栽植。
品質優良 保護地種植葡萄是供鮮食,且投資大、單位面積的年生產成本高,所以最好選擇高檔品種,通過保護栽培充分體現其商品價值。建議選擇果粒大而整齊、果穗緊、色澤好、香味濃、豐產、不脫粒、耐貯運的高檔優良品種作為保護地葡萄的主栽品種。
需冷量低 在華北地區,葡萄的休眠期多為11月上旬至翌年4月上旬。休眠又可分為生理休眠和被迫休眠。生理休眠不足時,需要用植物生長調節物質來解除,方能正常生長結實,否則發芽不整齊、生長不良;而在被迫休眠期內,隨時可以升溫栽培。不同品種生理休眠期持續的長短(即打破休眠所需低溫量的高低)存在差別,所以應選擇需冷量低的品種,以便早扣棚、早成熟上市。
同一棚室內品種宜一致 一個棚室內最好栽植同一個品種或是成熟期基本一致的同一品種群的品種,以便于統一管理。
耐弱光、易成花 保護地內的光強一般只有露地的80%左右,因此,應盡可能地選用耐弱光、長勢中庸、易形成花芽、花芽著生節位低、自花結實率高、散射光下易著色的品種,以保證豐產穩產。
任秀芝 吉林省大安市龍沼鎮計生站 13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