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英,楊 靜,姚芹雪
·個案·
雙子宮多發肌瘤合并一側子宮扭轉1例
吳麗英,楊 靜,姚芹雪
雙子宮;肌瘤;子宮扭轉
[1] 高玉蘭,高玉文,王小芹.子宮平滑肌瘤扭轉1例[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9,34:701.
610011 成都,成都軍區機關醫院婦科
R 713.4
B
1004-0188(2014)06-0676-01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6.058
2014-05-05)
病例 女性,43歲,孕1產1,22歲時在家自行分娩一足月活嬰。因彎腰時突發下腹疼痛7 h,加重2 h,于2014年3月10日1:10到我院急診就診。既往身體健康,無特殊病史及家族史,月經正常,無痛經史。入院查體:體溫36.6 ℃,脈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壓110/74 mmHg,痛苦面容,神志清楚,查體合作,心肺聽診無異常。下腹壓痛(+),反跳痛(+),肌緊張(+),以恥骨聯合上方偏右側明顯,無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正常。婦科檢查:外陰:已婚已產型;陰道:通暢、壁光滑,左側陰道壁可見一大小約40 mm×30 mm×20 mm皺襞,表面光滑,粉紅色,上端靠近宮頸,下端未達陰道口;宮頸:可見一個宮頸,表面光滑,形態規則,舉痛及擺痛明顯,宮頸表面11點位置可捫及一大小20 mm×10 mm×10 mm皺襞壁,表面光滑,粉紅色,可與左側陰道黏膜壁對合;宮體:后位,偏向左側,質地中等,大小約50 mm×40 mm×40 mm,活動可,輕度觸痛;附件:左側附件區無壓痛,未捫及異常,右側附件區可捫及一直徑大小約70 mm實性包塊,質地中等,邊界清晰,觸痛明顯。血常規提示:白細胞14.14×109/L,中性粒細胞79.9%,血紅蛋白123 g/L,CRP 44.5 mg/L;尿妊娠試驗:陰性。彩超檢查:可見兩個獨立子宮,并列呈“蝴蝶形”,右側子宮前壁宮底查見一約61 mm×64 mm×57 mm肌瘤,呈結節狀融合,左側子宮多發肌瘤,最大直徑約8 mm,盆腔積液約20 mm,回聲均質。入院診斷:(1)急性盆腔炎;(2)子宮肌瘤(雙側);(3)雙子宮;(4)不全性陰道縱隔。
于入院當日靜脈給藥抗炎治療,因抗炎治療48 h腹痛加重,于2014年3月12日行腹腔鏡探查術。術中見:盆腔內有少量暗紅色血性積液,見2個完整子宮體,雙側子宮體上分別見一側圓韌帶、輸卵管、卵巢、宮骶韌帶,左側子宮大小約50 mm×50 mm×40 mm,表面可見多個直徑約5~8 mm肌瘤突起,顏色呈粉紅色;右側子宮呈順時針扭轉100°,呈暗紅色,不規則增大,宮底見80 mm×70 mm×60 mm肌瘤結節,子宮及肌瘤表面多處滲出,肌瘤表面血管擴張呈紫黑色。兩個子宮體于子宮峽部以上獨立,于峽部以下宮頸內口水平融合為一個宮頸,雙側附件外觀無異常。行雙側子宮次全切除術,保留雙側附件,手術經過順利。術后病理檢查結果:多發性子宮平滑肌瘤。術后抗炎對癥治療,切口甲級愈合出院。
討論 子宮扭轉分妊娠扭轉和非妊娠扭轉兩類[1],都非常罕見,多由于妊娠期、子宮肌瘤、子宮畸形、盆腔腫瘤壓迫或炎癥牽引至使子宮本身重心發生改變所致,常被誤診,延誤治療時機。雙子宮為兩側副中腎管完全未融合,各自發育成兩個子宮,左右側子宮各有單一的輸卵管和卵巢,屬于子宮先天性畸形的一種。此類患者無自覺癥狀,通常在人工流產術、產前檢查甚至分娩時偶然發現。因宮體上僅有一側韌帶支持,子宮在腹腔內的活動度較大,有可能引起子宮扭轉。子宮扭轉的典型癥狀和體征:下腹部劇烈疼痛,并有惡心、嘔吐,運動和勞動后疼痛加重,扭轉恢復后疼痛緩解。扭轉后全腹有壓痛及反跳痛,可有不同程度的肌緊張。婦科檢查時可摸到有疼痛腫塊,宮頸位置高,宮頸內口緊閉。并可發現以宮頸為中心穹窿部呈螺旋紋狀,為本病的特征。處理原則與卵巢囊腫扭轉相同,一經診斷,應立即手術探查,如扭轉時間不長、程度不嚴重,及時手術可將子宮復位,子宮及附件仍可保留;如扭轉時間過長,子宮壁血性浸潤嚴重已發生壞死或感染時,則應行子宮及附件切除術。本例臨床表現為急腹癥,且扭轉側子宮有一個較大肌瘤,使子宮重心發生改變,偏于肌瘤一側,加之宮體上只有一側韌帶支持,當患者突然改變體位使子宮肌瘤連同子宮發生扭轉。手術探查見雙側子宮多發肌瘤,且右側子宮肌瘤有壞死表現,雙側附件未見異常。因患者隨訪條件差,已孕1產1,無生育要求,故在征得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后行雙側子宮次全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