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男,周 健
·個案·
他汀類調脂藥致嚴重皮疹1例
楊亞男,周 健
他汀類;立普妥;可定;過敏反應;皮疹
[1] 陳德宇,楊文信.皮膚性病學[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53-155.
610021 成都,解放軍452醫院心內科
R 972.6
B
1004-0188(2014)06-0688-01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6.059
2014-02-13)
病例 男,55歲,因“反復胸悶半年,加重0.5 h”于2013-04-20入院。入科后根據癥狀、心電圖及心肌標志物的動態檢查結果,診斷為“急性廣泛前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給予尿激酶溶栓,阿司匹林300 mg,波立維300 mg,倍他樂克23.75 mg,立普妥40 mg,洛汀新2.5 mg,依諾肝素4100 IU。患者癥狀緩解,隨后以阿司匹林100 mg/d,波立維75 mg/d,倍他樂克47.5 mg/d,洛汀新2.5 mg/d,立普妥20 mg/晚口服,于2013-05-01患者出現進行性加重的全身皮疹,伴瘙癢,請皮膚科會診后考慮為藥物疹,給予口服氯雷他啶,外涂鹵米松乳膏,隨后依次停用洛汀新、倍他樂克,皮疹不見消退且有加重趨勢。于2013-05-05停用立普妥(阿托伐他汀),并繼續口服氯雷他啶。于2013-05-07見皮疹未加重有控制趨勢,隨后患者皮疹漸消,于2013-05-12全部消退。因考慮到他汀類調脂藥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必要性,于2013-05-14換立普妥為可定(瑞舒伐他汀),但在服藥后2 h,患者再次出現全身漸進加重的皮疹伴劇烈瘙癢,遂立即給予地塞米松10 mg靜脈滴注,瘙癢于用藥3 h后緩解,皮疹于10 h后全部消退,以后不再使用一切他汀類調脂藥。
討論 在臨床工作中,若患者在同時使用多種藥物數天后出現嚴重皮疹,首先應考慮藥疹。藥疹有一定潛伏期,首次用藥一般為4~20 d;重復用藥(若再次用該藥或與其化學結構相類似的藥物),如機體已處于致敏狀態,則常在24 h內發病[1]。該患者第1次皮疹出現在用藥10 d后,而第2次皮疹出現在再次使用同類藥物2 h后,完全符合藥疹的典型表現。在治療藥疹時,應第一時間停止過敏原的繼續使用,并給予皮質類固醇激素、抗組胺藥、鈣劑、維生素類治療[1]。但是,尋找究竟哪一種藥物是過敏原才是臨床的難點。通常只能按照藥物對該患者疾病的必要性,由次要至重要的順序逐一停藥3~5 d,觀察其皮疹變化。該病例即在出現皮疹后按照上述辦法,確證致敏原為立普妥。但由于2013美國心臟病學會基金會(ACCF)和美國心臟協會(AHA)ST段抬高心肌梗死指南中明確指出,所有患者早期使用大劑量他汀強化治療為Ⅰ類推薦B級證據,為了讓這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獲得充分心血管治療,我們換用了可定,但用藥2 h后患者再次出現原過敏癥狀,充分說明該患者對他汀類共同的藥效基團(二羥基庚酸基團)過敏。根據立普妥及可定的說明書,其均可能導致出現皮疹,雖然其發生率極低。本例提示,在使用他汀類的患者中,一旦出現皮疹要考慮其副作用所致,第一時間停藥,并加用抗過敏藥物治療,并告知患者未來對該類藥物需慎用。